燃烧剂
燃烧剂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3年内共计165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武器工业、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2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666089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爆破、兵工学报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4年火炸药及装药安全性与寿命评估技术研讨会、第十八届全国高技术陶瓷学术年会、全国光催化技术与应用发展交流研讨会等;燃烧剂的相关文献由331位作者贡献,包括叶明泉、陈昕、韩爱军等。
燃烧剂—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66089篇
占比:99.98%
总计:666202篇
燃烧剂
-研究学者
- 叶明泉
- 陈昕
- 韩爱军
- 伍婷婷
- 储刚
- 史载锋
- 张兴高
- 李娟
- 李慧
- 李金明
- 焦武达
- 邓峰
- 郭涛
- 丁文
- 吴红梅
- 安振涛
- 宋敬埔
- 张启功
- 贵大勇
- 贾会平
- 陈宏达
- 黄歌德
- B·A·克纳本汉斯
- J·-X·莫兰
- M·卡索尔
- S·苏拉尼蒂
- W·拉芬纳
- 丁成
- 丁玉奎
- 于萍
- 任镇万
- 侯岛
- 冯朝阳
- 刘吉儒
- 刘吉平
- 刘国庆
- 刘广银
- 刘庚冉
- 刘晓峰
- 刘瀚文
- 占小玲
- 可勇
- 吕洪强
- 周楚雄
- 姚凌云
- 姚曙光
- 姚淼
- 宋云星
- 尹喜凤
- 崔秀梅
-
-
徐光泽;
张良;
张兴高;
盖希强;
马士洲;
杨林
-
-
摘要:
燃烧毁伤技术是含能材料与毁伤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主要综述了燃烧毁伤技术的研究进展,从燃烧剂配方设计和应用、燃烧热辐射毁伤理论与技术、燃烧毁伤评估技术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目前存在燃烧剂燃烧毁伤效能不足、热辐射模型中参数表征过程单一、燃烧毁伤评估方法不全面等问题.认为高密度、高热值燃烧材料、燃烧剂装药构效关系、以火球温度为代表的关键模型参数的测试技术、热辐射毁伤模型的修正和优化、毁伤场中多种毁伤元耦合作用下的热辐射毁伤效应的精准评估方法是未来的研究重点.
-
-
李多;
唐恩博;
刘晓辉
-
-
摘要:
现代战场环境复杂多样,传统单一纵火功能的燃烧弹已经无法满足军队的作战需求.研制一种既可对油料、被服、粮食库、弹药场等实施纵火,又能通过穿甲打击油料贮存设备、指挥中心设备、发射车辆、通信枢纽、机动平台的功能复合型燃烧弹药来满足现代作战需求.该功能复合型燃烧弹采用子母弹结构,不依赖于撞击引燃,利用抛爆式设计,应用了自主研发的新型高效燃烧剂,大胆尝试使用新型材料,实现了其穿甲、纵火、杀伤复合功能.为我军提供了"顶用"的装备,提升了作战效能,扩展了作战领域,高精度、高水准实现了战技指标,能适应现代化战争对燃烧弹的多种需求.引领燃烧弹药设计的方向,功能复合型为特种弹药的发展指引了方向,在某种程度上提供了一体化解决方案.
-
-
程刚
-
-
摘要:
燃烧弹是现代战争中广泛使用的武器弹药的一种,也叫纵火弹,靠的是击中目标强力燃烧后,对敌人的兵员、武器、建筑工事等杀伤摧毁。燃烧弹宴际上是一个统称,凡是装有燃烧剂的炸弹、炮弹、榴弹等,都叫燃烧弹,现代武器库中,这个东西是必不可少的。
-
-
赵旭光;
范华风;
田蜜;
李冬霞;
储刚
-
-
摘要:
以硝酸镧(La(NO3)3·nH2O)、硼酸(H3BO3)、甘氨酸(NH2CH2COOH)和氧化铕(Eu2O3)为原料,碳酸钠(Na2CO3)为助熔剂,通过微波诱导燃烧法制备微纳米LaBO3粉体和掺杂Eu^3+粉体,并对其产物粒度分布进行检测,寻找合适的合成条件来制备微纳米级硼酸镧粉体。讨论了燃烧剂的用量,功率,温度,时间等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RD,SEM,PL等检测手段对产物进行表征,确定合成微纳米LaBO3粉体和掺杂Eu3+粉体的最优条件为:微波功率350W,反应10min,马弗炉锻烧500°C,保温3h。合成的产物结晶程度高,分布均匀,分散性好。
-
-
-
王海朋;
杨洪涛;
朱绪强;
杨月;
成一;
宋东明
-
-
摘要:
设计了以双基(DB)推进剂、高氯酸铵(AP)为主要组分的燃烧剂,并加入金属可燃剂B、Mg、Al来调整燃烧剂的燃烧性能,采用全自动量热仪、数码摄像机、热电偶和TG-DSC测试了燃烧剂的燃烧热、燃速、火焰温度和热性能.结果表明,金属粉的加入可以提高燃烧剂的燃烧热、燃速和火焰温度,并可以改变其火焰结构;对于长距离、高沸点物质的引燃,3种金属粉中B粉的效果最佳,DB/AP/B的火焰温度可达1 070°C,火焰长度达25cm,其燃烧过程也更稳定,而DB/AP/Mg和DB/AP/Al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火星;AP和金属粉对DB推进剂的热分解没有影响.%Double-base (DB) propellant/ammonium perchlorate (AP) as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incendiary agent were designed and the combustion performance of incendiary agent was adjusted by adding metal (boron,magnesium,aluminum) combustible agent.The combustion heat,burning rate,flame temperature and thermal performance of incendiary agent were measured by automatic calorimeter,digital camera,thermocouple and TG-DSC.The results show that adding the metal powders can increase the combustion heat,burning rate and flame temperature of the incendiary agent,and change their flame structure.For long-distance ignition of liquid fuel with high boiling point,the effect of boron powder is the best in three kinds of metal powders,the flame temperature of DB/AP/B can reach 1070°C,the flame length reaches 25cm,the combustion process is more stable,while DB/AP/Mg and DB/AP/Al produce a large number of sparks in the combustion process.AP and metal powder have no effect on the thermal decomposition of DB propellant.
-
-
-
张启功;
安振涛;
肖辉;
李金明
-
-
摘要:
结合未爆弹销毁作业的特点,分析常用销毁方法的适用范围,将烟火切割技术应用于弹药销毁作业,介绍了一种引燃非引爆的销毁方法.概述了金属熔流销毁技术的原理,梳理了燃烧剂配方和燃烧炬结构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燃烧剂体系配比,添加剂成分和燃烧炬结构对金属熔流的作业时间、熔穿金属效率、效果的影响.对比文献资料,采用火箭发动机型燃烧炬和利用高热剂、合金剂、稀释剂和造气剂优化燃烧剂,更有利于未爆弹药的销毁.并为下一步深入研究基于金属熔流的弹药销毁技术提供参考.
-
-
-
华陈;
霍慧琴;
闫玉芳;
李晓芳;
田苗苗;
储刚;
姜恒
-
-
摘要:
采用Mg(NO3)2·6H2O,H3BO3,La(NO3)3·nH2O和不同燃烧剂(甘氨酸,尿素,一水合柠檬酸,柠檬酸铵)反应来合成微纳米LaMgB5O10粉体。讨论了不同还原剂(燃烧剂),时间,温度对产物的影响。采用XRD,SEM,TGDTA检测手段对产物和产物前驱体进行表征,确定合成微纳米LaMgB5O10粉体的最优条件为甘氨酸做燃烧剂,在900°C煅烧5 h。合成的产物结晶程度高,分布均匀,分散性好。
-
-
-
刘艳;
王红英;
赵守田
- 《2014年火炸药及装药安全性与寿命评估技术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以防暴CS混合炸药和OC燃烧剂为例,将其热加速老化实验数据进行反应动力学研究,建立了利用反应速率,考虑反应最可几机理函数影响的对防暴剂贮存寿命的预估方法.结果发现,在防暴剂热加速老化中,CS混合炸药发生符合Anti-Jander三维方程由扩散过程控制的物理过程;OC发生由零级或假零级反应化学反应控制过程.20°C含量减少3%时,CS混合炸药预估贮存寿命为983年,OC燃烧剂预估贮存寿命为21年.该方法考虑反应机理不同导致的反应速率的变化因素,防暴剂混合炸药的贮存稳定性寿命预估更为可靠、全面.
-
-
巨秀芝;
鲁思青;
李艳娟
- 《2011年中国兵工学会学术年会》
| 2011年
-
摘要:
介绍了一种新型燃烧剂的特点和性能,对各种燃烧剂的性能、用途进行了论述,对杀伤、穿甲、燃烧复合装药燃烧弹装药结构进行了设计与论述,阐述所用燃烧大火种、炸药、易燃金属合金、燃烧型小火种等复合装药的结构特性;作用方式采用抛爆式,打破以往"单一火种方案"、"爆炸燃烧方案"的单一模式.本复合装药燃烧弹集燃烧、穿甲、杀伤等多种功能于一身,可以大幅度提高对目标的综合毁伤效能.
-
-
-
-
-
李娟;
李慧;
邓峰;
龙振国;
史载锋
- 《全国光催化技术与应用发展交流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为了找出自蔓燃制备TiO2光催化剂的最佳条件,本文以TiO(NO3)2为前驱体,以前躯体用量、燃烧剂柠檬酸和硝酸铵的比例、煅烧温度为主要考查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制备TiO2并进行亚甲基蓝的光催化降解实验。结果表明,自蔓燃工艺制备的TiO2粉体具有松散、多孔的特性;正交试验选出最优制备条件为:煅烧温度在550°C,n(TiCl4):n(柠檬酸):n(硝酸铵)=1:1:3,最优条件下的TiO2比不采用此工艺制备的TiO2的降解率提高了13.28%;最大光降解速率比不采用此工艺制备的TiO2的速率提高了58%。
-
-
-
唐根;
邓康清
-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二十七届年会》
| 2006年
-
摘要:
通过DSC-TG、扫描电镜和单幅摄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PS/AP/JW1燃气发生剂燃烧机理,并建立了燃气发生剂燃烧物理模型。分析认为,燃气发生剂燃烧模型中存在四个火焰区,分别为PF焰、AP焰、PJW焰及FF焰。
-
-
唐根;
邓康清
- 《中国航天第三专业信息网第二十七届年会》
| 2006年
-
摘要:
通过DSC-TG、扫描电镜和单幅摄影等实验手段,研究了PS/AP/JW1燃气发生剂燃烧机理,并建立了燃气发生剂燃烧物理模型。分析认为,燃气发生剂燃烧模型中存在四个火焰区,分别为PF焰、AP焰、PJW焰及FF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