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煤矿区

煤矿区

煤矿区的相关文献在1975年到2022年内共计1020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工业经济、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8篇、会议论文186篇、专利文献39303篇;相关期刊348种,包括安徽农业科学、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炭科学技术等; 相关会议113种,包括2015年全国矿山开采损害防治与数字矿山学术会议、陕西省煤炭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中国地质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学会煤田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煤炭工业安全科学技术学会水害防治专业委员会、煤炭工业技术委员会防治水专家委员会2014学术年会 等;煤矿区的相关文献由2054位作者贡献,包括胡振琪、杜培军、汪云甲等。

煤矿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8 占比:1.71%

会议论文>

论文:186 占比:0.46%

专利文献>

论文:39303 占比:97.82%

总计:40177篇

煤矿区—发文趋势图

煤矿区

-研究学者

  • 胡振琪
  • 杜培军
  • 汪云甲
  • 李琦
  • 毕银丽
  • 李新举
  • 韩亚芬
  • 卞正富
  • 张绍良
  • 杨策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恩; 王世博
    • 摘要: 高光谱遥感是煤矿区探测的有效方法,对于煤炭资源调查、矿区环境监测等具有重要意义,其中煤、矸石、植被、水体等被遥测物各个方向的反射光谱特征是煤矿高光谱遥感的基础,为此有必要针对典型煤的方向反射光谱特征进行研究。从我国不同矿区收集了无烟煤、烟煤、褐煤三大类煤中的4种典型煤样,4种煤样按煤阶由高到低顺序包括无烟煤一号、贫煤、气煤、褐煤二号,在实验室利用方向反射测量球坐标实验装置测定了每种煤样半球空间各反射方向的近红外波段(1000~2500 nm)反射光谱曲线。通过对反射光谱曲线波形分析,发现同一种煤不同反射方向的近红外反射光谱波形基本相似,但在整体反射率大小和局部波形特征上具有差异性,光谱曲线整体反射率越大,吸收谷越明显。随反射角增大,4种煤在前向反射方向(180°探测方位角)反射光谱曲线均整体上升,在后向反射方向(0°探测方位角)反射光谱曲线高度变化相对较小。在每种煤半球空间各反射方向的反射光谱曲线中,选取了1400,1700,1900,2200和2300 nm 5个特征波长,通过分析此5个特征波长处的反射率空间分布极坐标云图,发现4种煤在5个特征波长点处均具有一定的双向反射特征,均表现出较明显的前向反射热点特征和相对较弱的后向反射热点特征,无烟煤一号后向反射热点特征比贫煤、气煤、褐煤二号更明显,贫煤、气煤、褐煤二号随煤阶降低后向反射热点特征逐渐增强。每种煤前、后向反射方向的反射光谱中,通过对5个特征波长处反射率与反射角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前向反射特征波长反射率与反射角近似呈线性函数关系,后向反射特征波长反射率与反射角近似呈高斯函数关系,且高斯函数拟合曲线波峰随煤阶降低向较大反射角度移动。该研究为矿区煤炭高光谱遥感最优探测几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也为矿区煤炭资源精准探测提供了参考。
    • 邹明月; 卜庆伟; 朱晓燕; 蔡淳; 孟素; 吴季红; 凌可; 李庆山; 曹红梅; 姜巍巍
    • 摘要: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了乌海市57个表层土壤样品中多环芳烃(PAHs)的存在水平,进一步研究了其来源和生态风险。结果表明:乌海市表层土壤中PAHs的总质量浓度为38.88~4335.55 ng/g,平均质量浓度为537.66 ng/g。与其他煤矿区的表层土壤中PAHs对比发现,乌海市表层土壤中PAHs各单体的浓度处于中高水平,可能与乌海市煤炭开采强度大和煤化工企业密集有关。采用特征比值法和主成分/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土壤中PAHs的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类活动对研究区域内表层土壤中的PAHs具有重要影响,PAHs主要来源于石油燃烧和煤炭燃烧,贡献率分别为71.5%和28.5%。乌海市表层土壤中PAHs的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荧蒽、菲、二苯并[a,h]蒽和蒽导致生态风险的概率较高。
    • 杨飞; 张成业; 李军; 宋子恒; 郭添玉
    • 摘要: 黄河流域是我国目前主要的煤炭经济可采量和产能聚集地。了解和掌握黄河流域水资源及其变化不仅是推进黄河流域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前提,更是开展黄河流域煤炭矿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相较于传统地面水资源监测手段受限于监测点分布和数目的影响,GRACE重力卫星为中长尺度陆地水储量时空变化研究提供一种新的途径。利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开展2002年4月到2017年6月黄河流域水储量的时空变化规律研究。利用纬圈长度加权平均,计算黄河上中下游水储量变化均值,发现黄河不同流段表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且反映出2003年黄河流域水资源变化受到洪水等因素影响。进一步通过箱形图分析黄河流域上中下游水储量的月平均变化规律,反映出该流域“冬干春旱,夏秋多雨”的气候特点与水储量变化的密切关系。采用时间序列分解方法分析整个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的趋势、年周期及半年周期等特征。结果表明,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存在随经度由西向东递减趋势越来越明显的现象,其中黄河上游源头附近区域的水储量变化呈微弱的增长趋势;黄河流域水储量变化年周期和半年周期振幅存在明显区域差异,这与高山融雪、降水量的季节性差别及区域气候环境密切相关。了解和掌握上述黄河流域水储量时空变化,可为流域矿区的生态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数据与参考。
    • 摘要: 神东矿区位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与毛乌素沙地过渡地带。在蒙语中,“毛乌素”意为“寸草不生之地”,事实也的确如此--国家能源集团骨干煤炭生产企业神东煤炭集团在此开发之初,这里的植被覆盖率仅为3%。
    • 王俊辉
    • 摘要: 矿井透水越来越成为威胁煤矿安全的重要因素,掌握矿区水文地质特征是保证和预防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本文以新疆昌吉市孔萨拉煤矿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研究区含(隔)水层划分、含(隔)水层的特征、地表水、地下水、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及地下水补径排条件进行分析,得出了研究区总体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中等的结论。分析结论可为研究区煤炭资源的安全开发提供借鉴参考。
    • 杨峰
    • 摘要: 为了全面提升煤炭资源开采工作的效率,要结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落实更加合理的回填控制机制和安全开采工序,利用煤矿区井下矸石充填开采方案,全面优化采出率,避免煤柱应力高度集中造成的危险。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矸石回填技术的发展历程,并结合案例详细分析了煤矿区井下矸石回填操作的要点,最后对安全开采提出了几点建议。
    • 钱雅慧; 汪婷; 洪秀萍; 罗钟庚; 梁汉东
    • 摘要: 我国土壤中关于美国EPA优先控制的16种母体多环芳烃(16PAHs)的分析方法已较成熟且得到广泛应用,而针对烷基多环芳烃(a-PAHs)的测试和定量方法研究则较少。本研究建立了二氯甲烷超声萃取、净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全扫描模式同时测定土壤中51种a-PAHs及16PAHs的方法。通过分析质量色谱图和质谱图,并结合NIST谱库对未知化合物进行定性,采用相对响应因子法实现目标化合物的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7种多环芳烃混合标准液在0.05~0.8 mg/L范围内的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优于0.99,基质加标回收率在73.11%~119.8%之间,精密度(RSD)为1.07%~14.3%。对来源于4个煤矿区的地表土样进行测试,多环芳烃类化合物(PACs)的平均浓度为24543μg/kg(10606~36414μg/kg)。其中,a-PAHs总量均值为18815μg/kg(7059~26810μg/kg),是16PAHs均值(5728μg/kg)的3.3倍,表明煤矿区中的a-PAHs污染值得关注。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成本较低,适合土壤中a-PAHs及16PAHs的检测,并可为今后研究和评价煤矿区多环芳烃污染提供参考。
    • 冯超; 甘雨晨; 贺晓; 雷少刚; 程伟; 黄赳; 寇瑾
    • 摘要: 以内蒙古半干旱区草原的代表煤矿—胜利煤矿及周边的贝子庙、植物园、南山水库为研究区,通过对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分析了复垦过程中土壤对苔藓植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胜利矿区苔藓植物有4科6属7种,各生境苔藓总盖度排序为贝子庙>植物园>矿区南排土场>水库>人工林>矿区北排土场.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南排土场苔藓群落物种复杂程度高.对苔藓植物群落盖度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粉粒含量、沙粒含量和石砾含量对苔藓植物的分布都有显著影响.通过对苔藓植物群落结构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多元分析,发现不同研究区苔藓植物群落结构的差异性与环境因子的综合影响有关.
    • 孙俊东; 宋仁忠; 李飞跃; 佘长超; 郭添玉; 李军; 张成业
    • 摘要: 煤炭资源的开采和消耗给矿区环境和人口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面对这一资源环境问题,我国大力提倡建设绿色矿山,要求矿山发展必须在资源环境可承载的能力之内。综合利用Landsat 8、GF-2等多源遥感数据和社会经济统计数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承载本底和承载状态2方面构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承载本底采用资源可利用量占比表示,承载状态选用煤矿经济占比指数、煤矿就业指数、采矿破坏指数和废物排放强度以及起调节作用的开发限制性指数5个指标,经过公式计算和对比,对内蒙古锡林浩特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评价,并针对承载力大小对矿区提出适当的对策和建议。结果表明:锡林浩特矿区胜利一号矿和东二矿的承载力等级均为“中”,西二矿的承载力等级为“小”。2016年内蒙古锡林浩特市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需要在开采的同时加大修复力度,促进经济和环境的同步发展。研究结果对矿区环境的修复与治理具有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小尺度矿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提供了重要参考方法。
    • 成碧君; 杨秀娟; 高林英; 刘良坡; 张红梅
    • 摘要: 目的 了解山西煤矿区农田土壤重金属/类金属污染的来源、污染特征及其健康风险。方法 研究测定了山西省某煤矿区农田土壤样本中重金属/类金属含量,分析矿区土壤重金属/类金属污染特征,基于主成分/绝对主成分受体模型(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absolute principal component score receptor model, PCA/APCS)开展污染来源分析,通过健康风险评价评估周围居民的健康风险。结果 结果表明该煤矿污染区:(1)Zn、Cu、Cr和As的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区,As浓度是风险管制值的(3.4~4.3)倍;(2)研究区域内梅罗指数为4.34,表示土壤处于重金属/类金属复合重度污染;污染负荷指数为1.59,土壤污染负荷处于轻度水平;综合潜在生态风险指数为32.89,土壤生态处于轻度风险;(3)源解析结果显示土壤重金属Zn、Ni和Cu受煤矿开采、煤炭运输和农业活动等人类活动影响,As和Cr主要来自自然活动影响;(4)非致癌风险指数均未超过1,重金属/类金属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的非致癌风险甚微;Ni、Cr和As的致癌风险指数处于10^(-6)~10^(-4)之间,表明这些重金属/类金属对人体健康存在一定的致癌风险,但尚在可接受范围内。结论 煤矿污染区土壤重金属/类金属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其重金属/类金属复合污染有必要引起重视;尽管研究区域的土壤重金属/类金属污染引起的健康风险均未超过阈值,但土壤污染防治丝毫不容怠懈,对土壤重金属/类金属健康风险应提高警惕,加强预警。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