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煌斑岩

煌斑岩

煌斑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319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矿业工程、水利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5篇、会议论文31篇、专利文献65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大地构造与成矿学、岩石学报、地球化学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6年湖北地质科技论坛、第十三届全国矿床会议、第七届全国成矿理论与找矿方法学术讨论会等;煌斑岩的相关文献由782位作者贡献,包括黄智龙、王联魁、时毓等。

煌斑岩—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85 占比:74.80%

会议论文>

论文:31 占比:8.14%

专利文献>

论文:65 占比:17.06%

总计:381篇

煌斑岩—发文趋势图

煌斑岩

-研究学者

  • 黄智龙
  • 王联魁
  • 时毓
  • 刘希军
  • 朱成明
  • 吴祥珂
  • 孙晓明
  • 王新宇
  • 胡瑞忠
  • 董国臣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甘彩红; 侯照方; 许强平
    • 摘要: 拂晓地区位于郯庐断裂带的中段,区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本研究开展了1∶10000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结合成矿地质条件,分析了该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并进行异常评价。研究发现:元素异常具分异性,Au、Cu异常主要分布于管店二长花岗岩体内部,Ag、Pb、Zn异常除分布于岩体内部外,同时分布于岩体与西冷岩组地层的接触带;金矿化与煌斑岩脉、构造蚀变带有关,Au、Cu异常对金矿化具良好的指示作用。
    • 贾宏翔; 陈仁义; 庞振山; 林鲁军; 李安; 沙德铭; 薛建玲; 陈辉
    • 摘要: 【研究目的】白云金矿是辽东地区代表性的大型金矿床之一,通过厘清矿区内基性脉岩的形成时代、成因及其构造背景,有助于深化对区域构造演化过程及矿床成因的认识。【研究方法】本文基于矿床的野外地质特征,对与矿化有密切关系的煌斑岩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研究结果】煌斑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26.81±0.65)Ma,表明形成于早白垩世。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煌斑岩属于碱性系列、钾玄质岩石,具有富镁(MgO=3.63%~4.07%,Mg#=54~60)、富钾(K_(2)O/Na_(2)O=1.26~3.47)、富碱(K_(2)O+Na_(2)O=4.41%~5.23%)的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和轻稀土元素,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和重稀土元素,具有典型的与俯冲有关的弧岩浆岩特征。同位素地球化学结果显示,煌斑岩富集放射性Pb同位素;锆石176Hf/177Hf为0.282117~0.282471,具有负的εHf(t)值(-20.80~-7.81),指示岩浆源区为受俯冲熔体/流体交代的富集岩石圈地幔。【结论】结合区域大地构造背景,白垩纪时,由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产生伸展拉张环境,软流圈地幔物质的上涌可能促使EMII型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而形成基性岩浆,并沿郯庐深大断裂带及其次一级断裂上侵形成白云矿区煌斑岩。因此,本区早白垩世基性岩浆活动是对该时期华北克拉通东部岩石圈减薄的响应。
    • 部雪娇; 韩宗珠; 翁立猛; 来志庆; 刘明
    • 摘要: 华北东部青岛地区煌斑岩广泛发育,其岩石成因、构造环境等方面研究程度较低.本文通过研究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讨论岩浆的源区性质、形成的构造环境,进而推断研究区的地质演化过程.研究区内煌斑岩的SiO2含量(W(SiO2))为39.13% ~51.26%,属于钾玄质碱性岩.样品的稀土元素整体表现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特征,Ce和Eu异常(分别用δCe和δEu表示)不显著.样品微量元素总体表现出大离子亲石元素(Ba、K、Pb)和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而高场强元素(Nb、Ta和Ti)亏损的特征,具有典型的俯冲特征.源区为三叠纪时北向俯冲的扬子板块析出的熔体,交代上覆华北板块地幔橄榄岩而形成的地幔交代岩.白垩纪时,俯冲带岩石圈大范围坍塌,软流圈上涌形成伸展环境,地幔源区发生部分熔融,岩浆上升侵位形成煌斑岩.
    • 刘秉翔; 张招崇; 程志国
    • 摘要: 作为最早被识别出的碱性岩石之一,煌斑岩因富含金和金刚石等矿产资源以及对理解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的重要作用而受到广泛重视,但是目前对于煌斑岩的成因还存在不同的认识.本文基于近年来对煌斑岩的研究成果,对它们的分类、特征以及岩石成因进行综述.根据国际地科联(IU GS)的分类标准,煌斑岩可以分为超镁铁质煌斑岩、钙碱性煌斑岩和碱性煌斑岩.研究发现,超镁铁质煌斑岩往往是伸展环境下岩浆作用的产物,与金伯利岩和碳酸岩有密切的成因关系;钙碱性煌斑岩通常发育在汇聚或被动大陆边缘环境,其岩石成因可能有多种机制(如基性岩浆的分异、岩浆混合以及交代富集地幔的部分熔融);碱性煌斑岩出露在离散型大陆边缘和板内构造环境,通常和碱性玄武质岩浆作用密切相关.不管岩石的形成环境和过程如何,超镁铁质煌斑岩、钙碱性煌斑岩和碱性煌斑岩被普遍认为是来自于经历了交代富集作用的地幔源区.最后,文章指出了煌斑岩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科学问题,如富集的地幔源区存在的矿物相(金云母和角闪石)对产生钠质还是钾质岩浆的影响,控制岩浆在结晶过程中影响含水矿物斑晶形成的因素以及部分煌斑岩中碳酸岩球粒和钠长石的形成原因等.
    • 梁恩云
    • 摘要: 本文选择处于钦杭带中段的湖南道县虎子岩煌斑岩作为研究载体,通过地球化学特征探讨其蕴含的构造意义。虎子岩煌斑岩w(SiO2)为44.70%~49.13%,w(Na2O+ K2O)为2.21%~4.40%,w(K2O/Na2O)为1.80~4.84,属钾质–超钾质钙碱性煌斑岩。其稀土总量ΣREE为176.64 ×10−6~250.35 ×10−6,LREE/HREE平均为8.36,具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微的Eu、Ce负异常的特点;微量元素K、Th、Nb、Ce、P、Hf、Ti为负异常,正异常的元素有Ba、U、Zr。研究认为,虎子岩煌斑岩来源于富集地幔,在晚侏罗世燕山运动的NWW向挤压转为拉张过程中沿断裂上升侵位,岩浆在经历了板块俯冲导致部分熔融和分离结晶后形成的,在成岩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的地壳混染作用。
    • 谢元惠; 单伟; 于学峰; 迟乃杰; 汪方跃; 李大鹏; 张岩; 李小伟
    • 摘要: 穿地壳岩浆系统理念的提出为认知岩浆岩的形成机制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在穿地壳岩浆系统内,深层次岩浆储库结晶的矿物(例如辉石、角闪石、斜长石等)可通过通道向上运移至浅层次的岩浆储库,该过程可导致这些矿物的熔蚀、流体交代或再生长.上述矿物属于再循环晶,它们保留的成分环带信息可忠实地记录岩浆环境的变化.本文以华北克拉通东南缘胶北早白垩世丛家岩体(~ 127Ma)内产出的闪斜-拉辉煌斑岩为主要研究对象.这些钙碱性煌斑岩中常见不同结构和成分特征的单斜辉石再循环晶,它们保存了多级岩浆储库的相关信息.丛家煌斑岩包括一系列中基性煌斑岩,形成一个煌斑岩岩石组合,具有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La/Yb)N=14.2~28.1)的特征.在原始地幔标准化微量元素蜘蛛图上,丛家煌斑岩表现出亏损Nb、Ta、P和Ti,而富集Ba、Pb、Sr和Nd等元素的特征.本文在丛家煌斑岩中识别出了两类单斜辉石"再循环晶",即正环带单斜辉石和振荡环带单斜辉石.正环带辉石核部Mg#值为86.0~94.9,稀土元素总合量偏低,亏损HREE;部分核部具筛状结构,筛孔填充物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并表现出Cr-Ni元素的解耦,显示与流体交代作用有关.正环带辉石边部具振荡环带特征,反映了晶体在震荡环境中的再生长.再生长辉石环带的Mg#值为78.9 ~ 89.1,稀土元素总含量较高,但其分配趋势与核部相似,富集Th等元素,亏损Nb、Pb、P.振荡环带辉石的Mg#值为82.3 ~ 89.4,化学成分特征与正环带辉石边部相近.丛家煌斑岩中的角闪石可分为低硅角闪石和高硅角闪石.低硅角闪石的SiO2含量偏低(38.2% ~40.1%),Mg#值为72.0~82.4,结晶于较高的温压环境(976±22°C~ 1024±22°C,5.72~10.9kbar).高硅角闪石的SiO2含量较高(40.3%~44.3%),Mg#值为70.9 ~ 83.0,结晶于相对低的温压环境(872±22°C ~ 947±22°C,3.06~4.43kbar).本研究认为,丛家煌斑岩中的单斜辉石再循环晶在不同层次岩浆储库内发生了熔蚀、流体交代或再生长,指示了深部岩浆系统是由多级岩浆储库构成的.
    • 郭庆海; 张继友; 杨科; 杨传合
    • 摘要: 蓬莱区境内的东南部地区作为栖霞-蓬莱金矿带的北部,区内脉岩发育,主要有伟晶岩脉、闪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煌斑岩、辉绿岩等,按其与矿脉穿切关系划分为成矿期前脉岩、成矿期脉岩、成矿期后脉岩,与矿体空间关系密切,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也将在本区的深部外围探矿贡献更大的指导作用。
    • 尚君尉; 董轶学
    • 摘要: 在生产探矿过程中,我们发现煌斑岩往往与各类金矿脉伴生发育,煌斑岩与金矿脉在时、空上有密切的共生现象,理顺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煌斑岩与各矿脉成因关系的模型,对指导下一步的生产探矿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 李德东; 王玉往; 王伟; 邱金柱; 李生辉; 张志超; 周国超
    • 摘要: 青城子地区煌斑岩与成矿具有密切的关系.本文详细研究了青城子地区不同空间分布的煌斑岩,并且对蚀变煌斑岩和未明显蚀变煌斑岩进行了地球化学测试分析工作.结果 表明;煌斑岩具有幔源源区特征,又有壳源物质的混染特征;蚀变过程中,流体带来成矿元素Pb、Zn、Mo,带走Ti、Fe、V、Co、Ni元素;煌斑岩主量元素氧化物哈克图解呈现线性分布,说明它们之间具有演化趋势.大量钻孔中煌斑岩数量统计反映煌斑岩大致以青城子镇为中心,分别向二道→新岭→桃源、甸南→大地→小佟家堡子线性分布,这种分布与矿床/矿体分布规律相同,因此可以利用煌斑岩的分布规律指示矿床/矿体潜力分布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