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灭菌质量
消毒灭菌质量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1年内共计100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00881篇;相关期刊62种,包括全科护理、齐鲁护理杂志、现代医药卫生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0学术年会、中华预防医学会第25次全国医院感染学术年会暨第12届上海国际医院感染控制论坛(SIFI2016)联合会议等;消毒灭菌质量的相关文献由220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君、刘汉卿、卢海英等。
消毒灭菌质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0881篇
占比:99.95%
总计:200981篇
消毒灭菌质量
-研究学者
- 于君
- 刘汉卿
- 卢海英
- 唐艳华
- 姜雅玲
- 李海燕
- 杨娟
- 杨玉琴
- 林荔萍
- 褚天兰
- 许莲君
- 邓成玉
- 陈毓楠
- 丁倩
- 丁艳
- 于小平
- 于淑芬
- 任春丽
- 伊力亚
- 何金庆
- 侯运香
- 冯金玲
- 刘勇
- 刘振红
- 刘晓
- 刘治清
- 刘淑萍
- 刘绍明
- 刘雷
- 刘静
- 卓志华
- 卢清秀
- 厉丹
- 叶光玉
- 吴可佳
- 吴学琴
- 吴旭
- 吴珙
- 吴秋菊
- 吴金凤
- 周平
- 周建芳
- 周祥荣
- 周芳
- 唐光强
- 唐晓岚
- 奥福田
- 姚玉兰
- 姚维明
- 姜淑芝
-
-
刘晓
-
-
摘要:
目的:探讨消毒供应流程优化对消毒供应室护理管理质量及器械处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于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急诊消毒灭菌的医疗器械150件,作为观察对象;选取2019年5月-2020年4月消毒供应室在岗的10名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9年5-10月消毒供应室实施常规消毒供应流程(对照组);2019年11月-2020年4月消毒供应室实施消毒供应优化流程(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管理质量、器械灭菌消毒质量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消毒灭菌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管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流程优化可改善消毒供应室的护理管理质量,提高器械灭菌消毒质量,并可提高医护人员对消毒供应室工作的满意度.
-
-
-
-
-
-
-
黄超
-
-
摘要:
目的 观察在消毒供应室中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 本次试验研究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之间采用常规护理的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950件和工作人员15例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护理干预的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950件和工作人员15例作为试验组.结果 在回收及时率、清洗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和供给及时率的比较上,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工作人员对工作满意度以及临床科室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 在实施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中护理干预的运用可以提高回收及时率、清洗质量、消毒灭菌质量、包装质量和供给及时率以及工作人员对工作满意度以及临床科室满意度,可以予以广泛的临床推广.
-
-
赵瑾
-
-
摘要:
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干预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以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8名护理人员,42名护理员,共计70名人员做为研究对象,于2017-02~ 2017-07未实行细节护理干预期间为对照组,2017-08~2018-01实施细节护理干预期间为研究组.结果:细节护理干预措施实施以后各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都高于实施以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细节护理干预以后器械的洗涤、消毒、灭菌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节护理干预能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器械消毒灭菌的质量,为各科室提高更好的护理服务.
-
-
蒋洪博;
吴金凤;
熊佩佩;
刘静;
徐宁
-
-
摘要:
目的:分析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消毒灭菌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800件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消毒灭菌的复用器械,按照年份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操作,观察组器械进行消毒灭菌处理时期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持续质量改进,对比两组消毒灭菌质量和人员工作能力评分.结果:观察组复用器械灭菌消毒各项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后消毒供应中心人员工作能力评分高于开展持续质量改进前,开展前后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持续质量改进能够保障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消毒灭菌质量,提高科学人员的整体业务能力.
-
-
李海霞
-
-
摘要:
目的:观察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循证管理模式具有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50件医疗器械为观察组,在此期间应用循证管理;另选取2017年1月至12月我院消毒供应中心250件医疗器械为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比较并评价两组消毒灭菌质量.结果:观察组医疗器械的包装、消毒、灭菌以及清洗等不合格率为2.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应用循证管理,可减少医疗器械消毒及灭菌不合格情况,促进消毒灭菌质量的提高.
-
-
-
刘雷;
孙启华;
赵克义;
李爱萍;
温宪芹;
杨彬;
崔树玉
-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0学术年会》
| 2010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状况,分析消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医疗机构消毒质量,防止医源性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l5982-1995及《全国医疗机构消毒与感染控制监测方案》,对山东省三个地市共8家医疗机构的消毒效果进行现场采样检测。结果:2009年8家医疗机构的总合格率为63.64%。手术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内镜、口腔器械用水、医院污水及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合格率依次为46.77%、72.94%、64.17%、82.41%、37.32%、52.17%和98.31%。结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有待提高,应加强对消毒工作管理,强化消毒人员的业务培训和制度落实,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医疗机构消毒管理的监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