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流量
洪水流量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地球物理学、公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8篇、会议论文16篇、专利文献96803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华中电力、广东水利水电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中国大坝协会2015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生态文明发展论坛、2010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等;洪水流量的相关文献由245位作者贡献,包括巫义锐、周扬、哈燕萍等。
洪水流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6803篇
占比:99.88%
总计:96917篇
洪水流量
-研究学者
- 巫义锐
- 周扬
- 哈燕萍
- 李正最
- 杨旺旺
- 武连洲
- 白涛
- 石涧竹
- 赵超
- 郭鸿飞
- 金保明
- 马旭
- 马盼盼
- 麻蓉
- 黄强
- 黄源芳
- A.E.阿萨林
- D·H·皮尔格雷姆
- G·E·姆克德尔茂特
- HE Yong
- Makoto ASAKAWA
- Mareki HANSAMOTO
- T.J.德宾
- T.V罗马德卡
- TANG Chaowei
- YANG Liuzhu
- YE Ronghui
- 丁学智
- 于世兴
- 任东风
- 任保利
- 任光明
- 任思明
- 任玉东
- 任璇
- 何晓燕
- 何用
- 余国安
- 侯卫国
- 侯翔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冒刘燕
- 冯起
- 冯雁军
- 冯雪梅
- 刘兆衡
- 刘守安
- 刘小莽
- 刘平昌
- 刘志峰
-
-
盛雷;
刘志峰
-
-
摘要:
依据相关规划和有关技术资料,合理确定了梁济运河防洪标准和设计洪水流量、洪水位,计算了梁济运河大桥桥位处壅水高度、壅水曲线全长和冲刷深度,对桥梁防洪影响进行了综合评价,包括对有关规划、现有防洪标准、有关技术要求的适应性分析,对河势稳定、河道堤防和其他水利工程设施的影响分析,对防汛抢险的影响分析等,并就减少和避免因建桥产生的防洪不利影响提出了防治和补救措施。
-
-
冯雪梅
-
-
摘要:
为切实提升防汛应急救援通信保障能力,优化部门协调联动机制,6月4日,河北省张家口无线电监督执法局联合市无线电协会及蓝天救援队开展了防汛救灾应急无线电通信演练。此次演练所模拟的场景是,张家口市大清河上游发生百年不遇的洪水。接到汛情后,为保证泄洪的安全性及洪水流量信息上报的准确性,张家口无线电监督执法局及时协调张家口市无线电协会,派出通信小组进行水文信息无线电传递,确保张家口市区安全度汛。
-
-
李军华;
江恩慧;
许琳娟;
李东阳;
张向萍;
王远见;
赖瑞勋;
张明武;
屈博;
齐海龙;
无
-
-
摘要:
获奖情况:2021年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研究背景黄河下游白鹤至高村299km游荡性河道具有典型的复式断面特征,河势宽浅散乱,河道形态调整规律极为复杂。1999年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进入黄河下游的年平均水量和年平均沙量分别减少了40%、70%,下游长期缺少4000m^(3)/s以上的洪水流量过程,全年90%时间为1000m^(3)/s以下枯水流路过程。然而,原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流量为4000 m^(3)/s、含沙量为30kg/m^(3),致使游荡性河段枯水流路形态与规划流路差异较大,河势不稳定,甚至诱发形成一些畸形河势,“横、斜河”等,加之滩区内居住上百万群众,防洪安全与滩区发展的矛盾突出。
-
-
高士麟
-
-
摘要:
设计用洪水流量对保证工程安全经济关系极大,对于小流域的桥涵水文计算,因很少有对应的水文站,通常采用暴雨推理法、径流形成法、直接类比法等方法.文章根据各类计算方法的适用特点,并结合四川省小流域特征,详细阐述了推理公式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最后通过对四川南方城市规划新建沿山截洪沟为例进行了方案说明.
-
-
任思明
-
-
摘要:
广河县受地形地貌和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影响,建国以来洪水灾害较为频繁.为掌握县域内主要河流的暴雨洪水发生规律,对主要河道及流域进行调查分析,重点对石炭沟、南沟和桦林沟流域历史洪水进行调查,根据现场指认人对洪痕水位的指认和叙述,以及对选取的河段进行了最大和次大洪水的测量,对上下断面数据进行了还原计算,并对计算成果洪峰流量、洪峰流量极值和重现期确定进行合理性分析,最终得到主要流域的水文数据.研究结果可为今后广河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沿岸人民群众的安全提供保障.
-
-
任璇
-
-
摘要:
黄河上游龙羊峡以上流域从2018年起已连续三年来水偏丰,唐乃亥水文站是龙羊峡水库的入库站,是黄河干流控制站,是黄河上第一个洪水编号站,也是国家重要水文站和黄河重点报汛站。通过对唐乃亥水文站近期几年的洪水过程与以前洪水过程进行比较,分析其特点,对黄河上游防洪调度具有参考价值。近几年黄河上游洪水的特点主要有洪水流量回落慢,洪峰值小,来水量持续时间长的特点,反映出黄河上游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改善的特点。
-
-
-
-
李慧
-
-
摘要:
大坝建成之后,由于水库蓄水调节作用,坝下游水量沙量大幅减少,原有天然状态下的周期性洪水被调平。为了重建下游生境条件,瑞士西部地区塞纳河上的罗森大坝水库通过生态泄流对下游补水补沙,人造洪水流量为2 a一遇标准。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利用两岸交替分布的沙洲进行补沙的措施。对人造洪水前后的水下地形进行勘察,研究下游河床和沙洲的地形变化。通过对坝下游河段水位和流量变化进行观测,研究了下游两岸生境条件的恢复情况。
-
-
王毅;
文海;
苏慧敏
-
-
摘要:
秦巴山区地形复杂,降水充沛,灾害频发,随之发生的公路桥涵水毁现象十分严重。为改善秦巴山区桥涵水毁状况,提高洪水流量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本文基于传统计算方法,采用局部灵敏度分析法对影响较大的致灾因子进行灵敏度分析,引入相关参数对传统计算公式进行修正,提出更加符合秦巴山区特点的优化算法。经推理公式法验证,优化算法相对于传统方法可分别缩小误差7.76%、3.62%和13.97%。此外,本文也可为其他地区洪水流量的计算提供一定的借鉴。
-
-
程瑞修
- 《2020年辽宁省水利学会学术年会》
| 2020年
-
摘要:
以沙里寨水文站为例,分析了中泓水面一点法在该水文站洪水流量测验方法简化中的可行性,并分析推算了中泓水面系数.研究结果表明,中泓水面一点法可作为沙里寨水文站抢测洪峰的一种简化方法,为水文站突发状况下洪水应急测验提供有力支撑.
-
-
HE Yong;
何用;
YE Ronghui;
叶荣辉;
TANG Chaowei;
唐朝伟;
YANG Liuzhu;
杨留柱
- 《第十届全国泥沙基本理论研究学术讨论会》
| 2017年
-
摘要:
拦门沙是河口中普遍存在的沉积地貌单元,关系到河口的防洪纳潮、咸潮上溯、通航等实际问题,其演变与上游水沙过程密切相关.本文基于同步实测水文及地形资料分析了磨刀门河口近期拦门沙演变对水沙过程的响应,结果表明拦门沙东汊、西汉整体向海延伸拓宽;中心拦门沙内外坡以冲刷为主、滩顶淤积加高、南北径缩短,并不断向外海推移.马口站21300m3/s以上量级洪水对拦门沙发育具有明显的塑造作用.洪水是拦门沙东汊迅速发育的关键原因,西汉作为主汊已进入平稳发育阶段.中心拦门沙内坡基本表现为径流作用下的整体向海侵蚀,外坡表现为波浪及潮汐动力作用下的地形局部调整.进一步构建了中心拦门沙位置与上游洪水流量间的经验关系式,研究表明洪水量级及持续时间对拦门沙演变具有重要影响.
-
-
Makoto ASAKAWA;
Mareki HANSAMOTO
- 《中国大坝协会2015学术年会暨第七届碾压混凝土坝国际研讨会》
| 2015年
-
摘要:
位于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Nam Ngiep1水电工程的任务是发电,建有一座主坝和一座再调节坝.该工程包括一个主发电站和一个再调节发电站.主坝高148m,形成一座水库,通过该水库,主发电站可发电272MW.再调节坝高20.6m,根据计划,再调节发电站用于调节和稳定来自主发电站的最大发电流量(230m3/s),从而保护再调节坝下游区域的安全.本文介绍该工程的设计特点,包括水文、地震分析、坝体稳定性分析和溢洪道设计.使用"皮尔逊Ⅲ"频率分布曲线计算可能的洪水流量.设计洪水采用千年一遇洪水,流量5210m3/s.此外,经计算,可能最大洪水流量为9050m3/s.根据运行基准地震(OBE)和最大可信地震(MCE)研究大坝的地震稳定性.根据全球地震灾害评估地图(GSHAP)确定运行基准地震的设计地震强度,从该图估算的Nam Ngiep1区域的地震强度为(0.041~0.082)g.因此,Nam Ngiep1水电站运行基准地震的设计地震强度保守地设置为0.10g.为计算最大可信地震,根据历史地震数据建立震源模型.根据衰减关系模型和震源模型计算峰值地面加速度(PGA),经计算,最大可信地震为0.2g.主坝为碾压混凝土坝.进行了刚性静态分析和动态弹性分析以确认大坝的稳定性.在最大可信地震条件下,开裂和滑动破坏相当有限,坝体的稳定性得到证实.碾压混凝土拌和试验正在进行,将根据试拌和结果修改设计.主坝和再调节坝的溢洪道为滑雪道式和迷宫式.每个结构的细部均根据水力模型试验确定.两种类型溢洪道的适用性已得到证实.
-
-
-
金保明
- 《华东七省(市)水利学会协作组第二十三次学术研讨会》
| 2010年
-
摘要:
将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闽江上游流域,建立闽江上游流域洪水最速下降动量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同时选择闽江上游南平市十里庵水文站最大洪峰流量与其支流建溪七里街站、富屯溪洋口站、沙溪沙县站等3个水文站的相应洪水流量采用上述方法建立模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精度符合要求,可以作为防汛部门预测洪水的依据之一,为汛中防汛会商和指挥调度提供依据。
-
-
-
-
-
陈俭煌;
彭玉明;
杨军;
沈健
- 《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生态文明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水库调节作用,改变了坝下游的水沙条件与过程,下泄水流含沙量明显减少,引起了坝下游水沙关系、江湖关系等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荆江三口分流量不到枝城五分之一,三口断流达半年之久.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对荆江三口分流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蓄水期减少了分流量.根据水文观测及河道地形资料,在已有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洪道洪水位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三峡水库调度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等提供技术参考.
-
-
陈俭煌;
彭玉明;
杨军;
沈健
- 《2015第七届全国河湖治理与生态文明发展论坛》
| 2015年
-
摘要:
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由于水库调节作用,改变了坝下游的水沙条件与过程,下泄水流含沙量明显减少,引起了坝下游水沙关系、江湖关系等发生一系列新的变化.荆江三口分流量不到枝城五分之一,三口断流达半年之久.三峡水库调度运行对荆江三口分流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蓄水期减少了分流量.根据水文观测及河道地形资料,在已有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三峡水库蓄水运用后荆江三口洪道洪水位变化趋势和主要影响因素,为三峡水库调度和水资源合理配置等提供技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