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线工程
东线工程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1年内共计12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公路运输、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242460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瞭望、中国工程咨询、科技视界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委会第3届年会、2007山东环境科学学会年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暨淮河研究会第四届学术研讨会等;东线工程的相关文献由183位作者贡献,包括孙水英、徐永兵、田静等。
东线工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2460篇
占比:99.95%
总计:242586篇
东线工程
-研究学者
- 孙水英
- 徐永兵
- 田静
- 于祥
- 刘志芳
- 孙茂胜
- 李建庆
- 滕海波
- 王丽丽
- 王先达
- 王立伟
- 王红霞
- 田家怡
- 窦以松
- 蓟高可
- 袁东
- 贾洪玉
- 赵剑桥
- 马惊涛
- 万小春
- 于琪
- 于福春
- 仇宝云
- 伍杰
- 侯存伦
- 侯志华
- 俞俭
- 党保云
- 关超玲
- 冯凯
- 冯旭松
- 刘东生
- 刘二中
- 刘冕
- 刘可
- 刘宁
- 刘建林
- 刘恒
- 刘海威
- 吉文平
- 吴兆丹
- 吴成耕
- 吴昌新
- 周为
- 周君亮
- 周爱仙
- 姜蓓蕾
- 孙化南
- 孙晓燕
- 孙涛
-
-
滕海波;
刘志芳;
范天雨
-
-
摘要: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成败的关键在水质.该工程运行以来,虽然总体满足地表Ⅲ类水质考核要求,但仍存在总氮、总磷、氟化物、硫酸盐指数等非考核指标超标,以及易发生水污染事件、水质应急保障不足、生态保护不完善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梳理工程通水前的水污染治理情况和运行后的水质保障状况,分析当前水质管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水质保障策略,可为保证东线一期工程水质提供参考.
-
-
滕海波;
刘志芳;
冯凯
-
-
摘要: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建设目标是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该工程运行以来,虽然每年不断向北方供水,但工程供水目标尚未完全实现,用水规模未达到预期目标,受水区的水资源管理和水价机制也尚未健全.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供水目标要求、目标实现情况,确定影响目标实现的原因,并提出促进供水目标实现的具体对策和建议,为实现供水目标提供理论支持.
-
-
马惊涛;
蓟高可
-
-
摘要:
南水北调汇聚新时代伟大梦想,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然而水质决定成败,源头保护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提高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治污防污水平,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本文简要总结了扬州市及东线江苏段调水沿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情况,并对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以及改善该区域环境质量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
-
马惊涛;
蓟高可
-
-
摘要:
南水北调汇聚新时代伟大梦想,是一项利国惠民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然而水质决定成败,源头保护意义重大。为进一步提高南水北调东线源头地区治污防污水平,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效益,本文简要总结了扬州市及东线江苏段调水沿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情况,并对维护区域的生态平衡,以及改善该区域环境质量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
-
-
周为
-
-
摘要:
一、工程年表——前言2002年初,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开工,标志着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正式开始。同年10月1日,南线工程竣工。2003年初,西湖湖西综合保护工程和新湖滨景区建设工程同时开工,同年10月1日,西线、东线工程竣工。
-
-
-
-
摘要:
南水北调东中线一期工程迎来全面通水6周年。记者从水利部获悉:6a来,工程累计调水超394亿m3,1.2亿人真接受益,其中,中线工程调水348亿m3,约6900万人受益;东线工程向山东调水46亿m3,惠及人口约5800万。目前,南水北调后续工程前期工作正稳步推进。
-
-
-
-
张强
-
-
摘要:
尾水导流工程是有效解决南水北调施工区域尾水出现出路问题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有效确保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输水质量的关键要素.文章主要以沿线区域尾水导流工程为例,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的统计与分析、实际现场勘查与检测以及如何优化尾水导流工程等关键性问题进行综合性概述,旨在提升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力度,规避环境污染问题,确保尾水导流工程的切实可行性,仅供参考.
-
-
姜蓓蕾;
刘恒;
耿雷华;
李爱花;
陈炼钢;
黄昌硕
- 《中国水利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
| 2008年
-
摘要: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是一个巨大的调水工程,其横跨长江、淮河、黄河和海河4个水资源一级区.本文将东线工程分解成提水、输水和蓄水三大系统,运用层次分解方法系统的分析识别了可能影响三大系统正常运行的工程风险因子.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提水系统的风险因子有系统功率和工程安全两大方面,输水河道风险和蓄水系统风险主要有三种破坏模式:漫堤失事、渗透失事和失稳失事,影响穿黃隧道工程风险主要是隧道塌陷失事模式.正确识別风险因子为进一步开展工程风险评估、制定风险预案及实现巨系统的风险管理奠定基础.
-
-
武周虎
-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
| 2005年
-
摘要: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南四湖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措施涉及多学科领域,在分析南四湖水环境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东线工程对南四湖环境的主要有利影响和主要不利影响,提出了对策措施与建议,得出有利影响远大于不利影响,不对南四湖周边地区生态环境造成持久不利影响的结论.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