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性害虫
毁灭性害虫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植物保护、林业、园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41035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中国植保导刊、湖北植保、长江蔬菜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2年环境植物保护及食用农产品安全问题及对策研讨会等;毁灭性害虫的相关文献由202位作者贡献,包括官山英、刘延虹、彭东林等。
毁灭性害虫—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41035篇
占比:99.98%
总计:441140篇
毁灭性害虫
-研究学者
- 官山英
- 刘延虹
- 彭东林
- 汪耀文
- 胡启山
- 薛玉华
- 陈运其
- 丁艳青
- 万洁
- 乔建功
- 于江南
- 付建敏
- 任光秀
- 任卫红
- 任明亮
- 任桂芳
- 任艳艳
- 何永梅
- 余陈娴
- 侯凤珍
- 候洪
- 倪洁
- 储常连
- 冯金英
- 冷鹏
- 刘东
- 刘刚
- 刘士国
- 刘小明
- 刘志军
- 刘恩山
- 刘文华
- 刘桂军
- 刘泽溢
- 刘海涛
- 刘清瑞
- 刘绡立
- 刘金耀
- 刘金英
- 司升云
- 吕传海
- 吕建萍
- 吴曼
- 吴永春
- 吴连眉
- 周利琳
- 唐志端
- 姜海涛
- 孔繁哲
- 孙世彦
-
-
-
-
摘要:
Nichino India在4月20日在印度的海得拉巴上市了新颖杀虫剂Orchestra(benzpyrimoxan)。它可用于防治水稻褐飞虱(BPH),水稻褐飞虱是毁灭性害虫之一,给农民带来巨大的损失。此产品是Nichino India和日本联合研究开发的,将在日本和印度上市应用。
-
-
-
-
摘要:
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桔小实蝇,又名东方实蝇、黄苍蝇、果蛆,属双翅目果实蝇科,该虫繁殖能力强,寄主范围广,可为害柑橘、苹果、辣椒等46个科250多种果树和蔬菜,果实受害后,造成落果或失去经济价值甚至绝产,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苹果位列昭通重点打造6大高原特色产业之首,是昭阳、鲁甸两县(区)广大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
-
-
杨光
-
-
摘要:
一、黄足黑守瓜对甜瓜的危害黄足黑守瓜以成虫吃食叶片成环形或半环形缺刻,还能为害嫩茎、花器及幼瓜,幼虫为害根部,常使瓜苗萎蔫死亡,是甜瓜苗期毁灭性害虫。二、黄足黑守瓜发生规律黄足黑守瓜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1~2代,华南地区2~3代,成虫在避风向阳的杂草、落叶及土壤缝隙间潜伏越冬。翌春当土温达10°C时开始出来活动,在杂草及其他作物上取食,再迁移到瓜地危害瓜苗。
-
-
-
付建敏
-
-
摘要:
小麦吸浆虫又名麦蛆,是小麦生产中一种毁灭性害虫。近年来小麦吸浆虫发生面积不断扩大,对小麦生产构成了严重威胁。现将多数地区在小麦吸浆虫的防治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及建议汇总如下:一、存在问题1、为害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近几年,小麦吸浆虫的发生存在一个共性,就是发现晚,发现时小麦吸浆虫已经成灾,造成小麦减产明显。
-
-
-
-
张金平
-
-
摘要:
小麦吸浆虫是小麦产区一种毁灭性害虫。一般受害麦田减产10%-30%,重者减产50%-70%,甚至造成绝收。日前,由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资助、河南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武予清承担的"小麦吸浆虫发生区域演变、种群暴发机制与防控关键技术"项目通过了河南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项目组发现,华北新发生区的小麦吸浆虫来自江淮和黄淮的老发生区,成虫随气流由南向北风载迁飞是其传播/扩散的重要方式。
-
-
陈运其
-
-
摘要:
小麦吸浆虫潜伏在小麦颖壳内吸食正在灌浆的麦粒汁液,形成秕粒、空壳,轻者减产20-30%,重者减产60~70%,甚至绝收,是一种毁灭性害虫。虽然广大农民对防治吸浆虫比较重视,但有部分农户仍存在不少误区,严重影响防治效果。误区一重成虫期喷药防治,轻虫蛹期撒毒土防治。小麦吸浆虫的每个生长发育阶段,永远与小麦的生长发育相一致,即小麦孕穗期,吸浆虫出土化蛹,小麦抽穗期吸浆虫羽化,小麦灌浆初期幼虫孵化。防治吸浆虫要坚持虫蛹期防治和成虫期防治并重的策略,不失时机地抓好这两个环节,才能提高防治效果,使吸浆虫对小麦不造成危害。个别农户虫蛹期不撒毒土防治,单靠成虫期喷药防治,势必造成成虫期羽化的虫子数量多,增加防
-
-
赵占周
-
-
摘要:
心态是推行作物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基础打不正,接下来的事情只能"歪"着做;理念是方向,方向错了,走下去离目标会越来越远;专业水平则意味着在正确的方向上能走多远;销售模式和思维上的改变保障了作物解决方案的平稳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