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木
柞木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97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林业、化学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19篇;相关期刊41种,包括技术与市场、吉林林业科技、林产工业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四次全国木材干燥学术研讨会、第十二届全国木材干燥学术研讨会、2006全国生物质材料暨环保型人造板新技术发展研讨会等;柞木的相关文献由16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运展、梁富政、邢效功等。
柞木
-研究学者
- 张运展
- 梁富政
- 邢效功
- 顾继友
- 程瑞香
- 王立鹏
- 鲁杰
- 任一萍
- 刘秉钺
- 叶春
- 吕蕾
- 尚延有
- 王正
- 秦月
- 丁涛
- 付跃进
- 余新元
- 刘巍岩
- 刘彬
- 孙柏玲
- 孙玉慧
- 崔永志
- 崔立东
- 成喜奎
- 时兰翠
- 王志玲
- 王春明
- 王祥东
- 王莉
- 田成文
- 程献宝
- 纪娟
- 苗平
- 赵春江
- 陈振雄
- 陈清西
- 高雅
- 鹿岩
- 黄海兵
- CaiJiabin
- Ding Tao
- ZhengWenjuan
- Zhou Zhaobing
- 丁宝永
- 付明俊
- 任丽丽
- 佟立成
- 刘国林
- 刘国栋
- 刘宇
-
-
李玉
-
-
摘要:
柞木袋料香菇具有肉质厚、味鲜美的特点,是香菇中的上品。近年来南召县立足当地实际,在保护林业资源的前提下,把柞蚕产业、食用菌产业有机结合,把养殖柞蚕轮伐修剪下来的树枝作为袋料香菇栽培的原料,每年11月到次年1月轮伐修剪柞坡,12月到次年4月制作香菇菌棒,4月到6月放养柞蚕,6月到11月生产出鲜香菇,把林业资源保护与柞蚕放养、食用菌种植有机结合。
-
-
洪兴;
王卿平;
刘明利;
李春风;
张馨丹;
刘宇
-
-
摘要: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研究金属离子诱导剂用量及干燥温度对实木复合地板柞木表板色空间分布和光泽度的影响.结果 显示:随着诱导剂用量增加和干燥温度提高,柞木表板明度色品指数、红绿轴色品指数、总色差、光泽度均升高.获得偏红色柞木表板的诱导剂用量为0~0.0150 g/cm2,干燥温度低于50°C;获得偏绿色柞木表板的诱导剂用量应大于0.0150 g/cm2,干燥温度高于55°C.
-
-
-
孙君飞;
柳三变(图)
-
-
摘要:
两个老人和两个长大的孩子围着长桌快快乐乐地吃饭,吃过了饭,再围着餐桌说一会儿话,说的都是三角形柞木餐桌的事情。一间餐厅,一张四四方方的柞木餐桌,四把高背椅子。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父母和两个孩子(一个哥哥,一个妹妹)每天都会坐到椅子上,围着柞木餐桌快快乐乐地吃饭,吃过饭,再围着餐桌说一会儿话。两个孩子渐渐地长大,他们更加懂事,也有越来越多的要求。柞木餐桌感到自己也在不停地变化着,变化着。
-
-
崔晓磊;
苏芸;
贾潇然;
吕蕾
-
-
摘要:
锯材干燥预热需要大量蒸汽,为节约能源,本研究开展了减少蒸汽用量的研究.以柞木为研究对象,用预热时间表示蒸汽用量作为考察指标,通过对干燥窑内介质温度、锯材厚度和锯材初始含水率开展研究,得出三者同预热时间之间的关系及规律,从而为实际生产中预热时间的合理设定提供参考.
-
-
张怡卓;
涂文俊;
李超;
潘屾
-
-
摘要:
以柞木为研究对象,以900~1700 nm的近红外光谱仪获取木材表面近红外光谱数据,对89个柞木样本进行检测,其中58个组成校正集,31个为预测集。首先,采集样本径切面光谱数据,并利用SG平滑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反向区间偏最小二乘( BiPLS)选出均方根误差最小的波长区间组合;再利用连续投影算法( SPA)进一步选择出波长特征;最后,以优选出的波长特征作为输入,建立偏最小二乘法回归模型,确定出木材基本密度与近红外光谱之间的联系。 BiPLS算法将光谱划分区间划分为10时,均方根误差最小,其最佳区间组合为[35679],变量个数由全光谱117个降至59个;应用SPA算法二次降维,变量个数降至6个,降低变量信息的冗余,减少了变量个数,提高了建模的速度和效率。 BiPLS-SPA模型较PLS、iPLS、BiPLS、SPA-PLS具有更高的相关系数,更小的均方根误差,柞木基本密度预测相关系数为0.925,预测均方根误差为0.0104,相对分析误差为2.83。%With Xylosma racemosum as the research object, 900-1 700 nm near-infrared spectrometer was used to obtain wood surface spectral data.The 89 X.racemosum samples were detected, of which 58 composed the calibration set, and 31 were used for the prediction set.Firstly, the diameter section spectral data was acquired and preprocessed by SG smoothing method;Secondly, backward 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s ( BiPLS) was implemented to divide the spectrum into several wavelength interval, and intervals with the smallest RMSE were selected as a data combination;thirdly, 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 ( SPA) was chosen to select the wavelength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data combination; Then, using opti-mized characteristics as the input variable, 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 model can be established and finall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near infrared spectrum and wood basic density was built.The RMSECV had minimum value when the spectrum was divided into 10 intervals, and the optimum interval combination was [3 5 6 7 9], and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dropped from 117 to 6.Consequently, the number of variables were reduced and the modeling speed was increased. BiPLS-SPA model has a highe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han the PLS, iPLS, BiPLS, SPA-PLS method.The predicti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of X.racemosum basic density is 0.925, with the RMSEP of 0.010 4, and the RPD of 2.83.
-
-
孙晓敏;
蔡英春;
任丽丽;
柴豪杰;
孔繁旭
-
-
摘要:
以35 mm厚柞木板材为对象,在常规干燥过程中的预热阶段分别对其进行不同条件(时间、温度)的处理,之后以相同工艺基准实施第一阶段干燥,检测试件干燥速度、含水率分布、残余应力指标及表面缺陷,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对比分析,确定适宜预热处理条件,以及该条件对中间处理时机的影响.结果表明:预热时间是决定预热处理过程中含水率梯度的重要因素,预热温度对其没有影响;增加预热时间、提高预热温度,可以使干燥前期的干燥速度加快、含水率梯度和残余应力指标减小、中间处理时机滞后;对于35 mm厚柞木板材,温度70°C、湿度100%预热处理8h为最佳条件,可以得到较好的干燥效果.
-
-
孙柏玲;
高雅;
程献宝;
纪娟;
付跃进
-
-
摘要:
对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的柞木面板进行热处理改性,探讨热处理工艺对地板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热处理温度升高和时间延长,柞木面板的尺寸稳定性提高,硬度随处理时间延长先增后降;地板表面耐龟裂和耐冷热循环性能均达到LY/T 1700-2007《地采暖用木质地板》要求.建议柞木面板热处理工艺为温度160~180°C,时间1.5~2 h.
-
-
孙柏玲;
付跃进;
高雅;
程献宝;
纪娟
-
-
摘要:
为了提高三层实木复合地板的性能,对柞木面板进行热处理,分析热处理工艺对柞木表面性能及地板面层胶合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热处理温度升高,热处理柞木的亲水性降低;地板面层的胶合强度随热处理温度升高而降低,但浸渍剥离性能可满足GB/T 18103-2013《实木复合地板》的要求.
-
-
刘彬
-
-
摘要:
采用窑式常压过热蒸汽方法对柞木(Quercus mongolica)地板坯料进行180°C和190°C超高温热处理.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40%~90%范围内,两种热处理均可以使木材干缩系数降低,并能有效减少使用环境温湿度变化对木材含水率变化的影响,从而提高柞木地板使用时的稳定性.两种工艺分别使柞木地板的湿胀稳定性提高31.03%和44.83%,干缩稳定性提高34.26%和47.41%,在地热采暖环境下,宜采用经190°C高温热处理后的柞木木材.
-
-
-
孟黎鹏;
顾继友;
韦双颖
- 《2006全国生物质材料暨环保型人造板新技术发展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在浴比为1∶15,pH为10左右时,采用H2O2对已变色的柞木单板进行漂白.结果表明:难渗透的柞木单板通过对其进行预处理和改变漂白工艺,其漂白效果也大大增强.其中,对柞木单板进行抽提,NaOH浸泡预处理,添加表面活性剂平平加O,漂白过程中程序升温,加压漂白能明显增强漂白效果.
-
-
-
程瑞香;
顾继友;
崔永志
- 《2004北京国际粘接技术研讨会》
| 2004年
-
摘要:
本文针对水性高分子异氰酸酯胶粘剂(API)在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中的渗透性对木材弦径面胶接强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三种木材弦径面的胶接强度存在差异,但API胶粘剂在木材弦径面的渗透却未看出有很大差别,即使木射线发达的柞木,在弦切面的木射线中也几乎看不到有API胶粘剂的渗入,说明木材弦面上的木射线没有起到引导API胶粘剂渗入木材内部的作用,API胶粘剂在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弦径面上的渗透没有差别,从而说明了API胶粘剂在木材弦切面的渗透性不是造成落叶松、桦木和柞木木材弦径面胶接强度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
-
-
任一萍;
王正
- 《2006全国生物质材料暨环保型人造板新技术发展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本文对应用于集成材生产的水性高分子聚合物为主剂、异氰酸酯为固化剂的API胶合体系进行了研究,主要考察了被粘接基材的类型、试材的弦、径向选取对API粘接难胶合材-柞木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用于胶合试材的树种和试材的密度、试材的纹理走向选取对胶合强度均有影响,偶联剂HMR对改善胶的耐热、耐水性能,提高木材破坏率效果显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