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李杰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2年内共计195篇,主要集中在体育、中国政治、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95篇、专利文献1202篇;相关期刊135种,包括国际展望、光彩、南风窗等;
李杰的相关文献由156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杰、王友唐、孙贵颂等。
李杰
-研究学者
- 李杰
- 王友唐
- 孙贵颂
- 豫夫
- 王悦
- 许博文
- 刘江平
- 张艳涛
- 昌沧
- 曹月华
- 曹璐畅
- 洪耀
- 王贺平
- 东方亮
- 于洋
- 于雷
- 伊涵
- 佘本林
- 傅顺斌
- 关峰
- 军旗
- 冯欣楠
- 冯麟然
- 刘佳衡
- 刘少雄
- 刘洪文
- 刘玉莹
- 刘绥滨
- 刘雍
- 刘青弋
- 化方
- 匡吉
- 南文政
- 南燕
- 博轩
- 叶林
- 吴玉贤
- 周士君
- 周广卿
- 唐金柱
- 喻建章
- 姚嘉善
- 孙佳闻
- 孙凯文
- 孙瑞临(摄影)
- 孙金山
- 宋硕
- 小溪
- 常永梅
- 张乙
-
-
柴丹
-
-
摘要:
最初被推荐阅读《童年美术馆》时,我以为这本书的主题大约与“儿童艺术教育”有关。“美术馆”引发的联想是阳春白雪,至于“儿童美术馆”,恐怕更属于专业儿童艺术教育机构的工作范畴,与普通的孩子和家长没有太大关系--这样一个“狭窄”的主题,没有引起我太大的兴趣。
-
-
曹璐畅;
王新苗;
朱广辉;
许博文;
李杰
-
-
摘要:
肿瘤的发展演变与阳气盛衰相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杰教授立足经典及临证经验,首提“虚-寒-毒-闭-衰”肿瘤五期演变体系。本文聚焦五期演变的“寒”期,认为在胃肠道肿瘤疾病进程和不同的治疗阶段,阳气存在“虚-郁-闭”三种不同状态,但标阳虚损贯穿疾病始终。结合临床实践,根据胃肠道肿瘤癌前及早期、术后、进展期、化疗后、晚期等各阶段阳气状态迥异,提出启阳、升阳、疏阳、通阳、温阳的治阳五法以分应之并附医案一则,冀望对胃肠癌分阶段精准论治提供借鉴。
-
-
-
王贺平;
许博文;
李杰
-
-
摘要: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李杰教授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用药及相关规律分析.方法:利用Excel 2010软件建立大肠癌处方数据库,使用IBM SPSS Statistics 25统计软件及IBM SPSS Modeler数据挖掘软件对处方数据进行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及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采集李杰教授临床诊治大肠癌门诊病例103例,总诊次512次.核心处方由生黄芪、莪术、黄芩、仙鹤草、藤梨根、虎杖6味中药组成.结论:数据挖掘结果提示,气虚血瘀、湿热蕴结是大肠癌的核心病机,临床辨治以益气活血、清热利湿为主,根据大肠癌不同治疗阶段,兼以补脾益肺、利湿导滞、降气通腑、滋补肝肾等.本研究可为丰富中医药辨治大肠癌提供一定临床经验,为开展后续临床研究奠定基础.
-
-
-
许博文;
王贺平;
李杰;
曹璐畅
-
-
摘要:
药对是中医药治疗肿瘤重要特色之一,以其组成精巧、加减灵活为著,同时可作为独立方药的运用,突显了中医专病专方的应用思维."先辨病、再辨证、佐以辨症,三位一体"是李杰教授的诊治特点,在病症结合的基础上,依据个体化病症的不同,善用药对治疗常见肿瘤,临床疗效显著.现对李杰教授治疗肿瘤的常用药对进行总结概述,以期提高临床诊疗效果及指导临床应用,且药对的经验性应用与凝练,对中药新药研发有一定的促进意义.
-
-
-
桑毅婷;
李杰
-
-
摘要:
李杰教授临床治疗乳腺癌时采用病证结合方法,认为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与肝郁脾虚证密切相关,故明确肝郁脾虚为核心病机,确立了以疏肝健脾为法的基本治则,并强调气机失调是乳腺癌情志致病的主要机理,应以调节气机贯穿治疗始终,并针对患者的个体差异及重点不适症状灵活运用药对以促进治疗效果.情志失调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甚至转移、复发及生存期缩短存在密切关联,李杰教授结合乳腺癌相关现代科研成果,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思路和方法,治疗重在疏肝健脾,为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防治转移复发奠定了基础.
-
-
-
朱许丽;
张颖慧;
田启航;
李杰
-
-
摘要: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有120万女性发生乳腺癌,有50万女性死于乳腺癌.乳腺癌20岁以前少见,30岁以后发病率迅速上升,45~69岁为乳腺癌的多发期,尤其以更年期和绝经期前后的女性多见且城市高于农村.中医药治疗乳腺癌有其特色优势,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李杰在治疗乳腺癌方面有自己独特见解,并在临床中取得了较好疗效.他首先将辨病、辨证、辨症、辨体质四位一体相结合,作为认识疾病的基础;其次注重调畅肝脾气机,把握疾病的基本病机;最后灵活应用独特的有效药对治疗乳腺癌,使得患者最突出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生存期延长等方面取得明显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