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关于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要论断,为农作物种业全面转向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堵点分析及其突破的路径选择指明了方向。进入新时代,农作物种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高质量发展是创新驱动型发展、结构协调型发展和包容型发展。“十三五”期间,我国主要农作物制种面积稳定在180万hm^(2)以上,年均新产种子75亿kg以上,年均种子市值1200亿元左右,稳定保持世界第二大种子市场地位,同时,我国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95%,基本做到了“中国人饭碗里主装中国粮”“中国粮主用中国种”。尽管“十三五”期间我国种业发展迈出重要步伐,取得了种质资源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种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供种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种子企业核心地位逐步稳固、种子行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等方面的主要成就,但是,作物种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非均衡、特色作物种业发展不突出、生物育种技术产业化水平不高、种业经营主体发展不充分、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不充分、品种管理水平尚需进一步改善等问题仍需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有效加以应对,同时,这些问题多集中于作物种业供给侧,有些在结构性、协调性方面存在堵点,有些则体现在发展水平、质量效益不高或发展潜力挖掘不充分上。由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发展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因此,适应这种变化,就必须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追求农作物种业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破解农作物种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进而有力推进农作物种业现代化建设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在分析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背景下“种业强国”质量逻辑的基础上,剖析了制约农作物种业发展质量效益提升的主要因素及其表现。建议着力打造产学研用创新共同体,加强种业核心技术联合攻关;进一步优化种业产业生态环境,加快生物技术育种产业化;探索作物种业全产业链数字化转型新路径;强化种业高端人才支撑,探索具有适应性的人才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