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颅骨修补术
早期颅骨修补术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83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篇、专利文献117681篇;相关期刊84种,包括中国社区医师、中外医疗、医药前沿等;
早期颅骨修补术的相关文献由321位作者贡献,包括关则俭、刘光晃、吴分浪等。
早期颅骨修补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17681篇
占比:99.84%
总计:117864篇
早期颅骨修补术
-研究学者
- 关则俭
- 刘光晃
- 吴分浪
- 周炳华
- 徐锋
- 易超亮
- 李勇
- 欧阳林辉
- 管军
- 郭宗扬
- 陈盛勇
- 乔育
- 付绳明
- 夏玲洋
- 娄红民
- 孙建军
- 廖小辉
- 张少华
- 张波
- 张陇平
- 戴兵
- 易磊
- 李加龙
- 杨帆
- 杨波
- 汪晶
- 王勇
- 石磊
- 胡帮洪
- 詹传伟
- 谭立业
- 贾彦迅
- 赵永耀
- 邱戈
- 邵继才
- 郑春雷
- 陈伟平
- 霍中凯
- 韦承
- 马胜利
- 丁绪元
- 万发波
- 严志东
- 乌兰
- 乔金燕
- 于天浩
- 任晓林
- 伍小峰
- 何炜
- 余飞
-
-
杨军
-
-
摘要: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的治疗策略。方法分析2010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住本院的18例重型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的病例资料。患者均行以颅骨修补为基础的综合治疗。4例少量硬膜下积液(<30ml)合并轻度脑积水患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10例中等量硬膜下积液(30-60ml)合并脑积水同步行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术,4例硬膜下积液占位效应明显者微创置管引流或钻孔引流治疗后行颅骨修补+脑室-腹腔分流术,所有患者术后均予门诊或电话随访,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并与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间行硬膜下积液单纯钻孔引流术的10例患者比较。结果18例患者中,17例硬膜下积液减少或消失(8例消失,9例明显减少,1例出现颅内感染,病情加重死亡),治疗有效率94.4%,高于历史对照组的40%(P<0.05)。17例患者术后随访6月,患者脑积水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分)4分8例,3分8例,2分1例,预后良好率88.9%,高于既往治疗组的50%(P<0.05)。结论去骨瓣减压术后出现硬膜下积液合并脑积水应根据脑积水轻重程度及积液占位效应决定其治疗方式,以早期颅骨修补为基础的综合治疗可改善总体预后。
-
-
黑龙江医药编辑部
-
-
摘要:
作者:林绘,投稿的文章《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价值》,发表在《黑龙江医药》2021年第34卷第6期。文章中的单位写错了一个字,现在给予更正说明。正确的单位为:广东省高州市人民医院(广东高州525200)。
-
-
李虎;
王利
-
-
摘要:
目的:研究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脑外伤患者神经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94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手术后的3~6个月内进行颅骨修补手术,试验组手术后的1~3个月内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手术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有所改善,且试验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脑外伤患者进行早期颅骨修补术,能够减少神经功能的损伤,提高整体治疗效果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预后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
彭岗;
武倡臣;
刘朝林
-
-
摘要:
目的:探讨用早期颅骨修补术对行去骨瓣减压术的脑外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及对其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6月期间贵州医科大学附属白云医院收治的62例脑外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颅骨修补时间的不同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31例。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去骨瓣减压术,参照组患者于术后3-6个月(不包括3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术,观察组患者于术后1-3个月进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定量表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表(FMA)评分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低于参照组患者,其BI评定量表评分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FMA中的上肢评分、下肢评分均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去骨瓣减压术后的脑外伤患者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能显著减轻其神经功能损伤,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促进其认知功能的恢复,且能减少其术后的并发症,提高治疗的安全性。
-
-
覃波;
赵万里;
詹世钦;
李旭;
黄驰文
-
-
摘要: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治疗中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晚期颅骨修复术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21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按照电脑随机数表法分为联合组及晚期修复组,每组28例。晚期修复组开展晚期颅骨修复术治疗,联合组则开展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晚期颅骨修复术治疗。对两组均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治疗前后身体状况变化情况,预后情况等方面。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晚期修复组8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90,P0.05)。治疗后,联合组及晚期修复组KPS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而联合组高于晚期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预后良好占比高于晚期修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联合晚期颅骨修复术的疗效较为理想,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且不会增加并发症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朱磊;
尹海斌
-
-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20年1月-2021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第七附属医院收治的5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实施晚期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预后、生存质量、神经功能和并发症方面的异同。结果:观察组术后1周预后优良率、Karnofsky评分(KPS)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周,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术前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手术是治疗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的更有效方法,此种手术方式对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均有积极意义,有借鉴意义和推广的价值。
-
-
赵永耀;
张春伟;
梁瑞宁;
詹传伟
-
-
摘要:
目的:分析对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实施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0年9月于某院就诊的47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病患,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24例)行早期颅骨修补术,对照组(23例)行晚期颅骨修补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从卡氏功能状态(KPS)评分来看,术后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从格拉斯哥预后分级(GOS)情况来看,研究组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从并发症发生情况来看,研究组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颅骨修补术用于颅脑外伤术后颅脑缺损患者治疗中,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其临床优良率,值得推广应用.
-
-
江夕庆;
丁绪元
-
-
摘要:
目的 研究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骨缺损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0年1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2例颅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颅骨修补术的实施时间分为早期组和常规组,各41例.常规组在去骨瓣减压术实施3个月后待患者病情稳定进行颅骨修补,早期组则在去骨瓣减压术实施3个月内进行颅骨修补;比较两组神经功能、MCA血液流速、生存质量、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早期组NIHS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术后缺损侧MCA血液流速、KPS评分、ADL评分均高于常规组,ZPS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92.68% vs 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组(4.88% vs 2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颅脑外伤患者术后颅骨缺损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疗效较高,可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改善患侧动脉血液循环,有助于提升患者生存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
齐大光
-
-
摘要:
目的 研究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采取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100例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取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对照组采取晚期颅骨修补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预后效果、卡氏评分(KPS)、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预后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颅脑外伤术后颅骨缺损患者采取早期颅骨修补术治疗,可提高预后效果,改善相关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较好的应用于颅脑外伤的治疗中.
-
-
姚亮;
张波;
黄志鹏;
李达宇;
叶巍巍
-
-
摘要:
目的:探讨对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术后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的患者,在术后均实施颅骨修补术,根据术后实施手术的时间,分成为早期组(术后1~3个月实施颅骨修补术,18例)与常规组(术后3~6个月实施颅骨修补术,22例),对比两组颅骨修补术前与术后2个月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早期组术后2个月CSS、NIHSS评分明显低于术前与常规组术后2个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颅骨缺损患者,在术后早期实施颅骨修补术可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