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功控制
无功控制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558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89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1431343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电工技术、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电力建设等;
相关会议29种,包括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2015输变电年会、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直流输电与电力电子专委会2015年学术年会等;无功控制的相关文献由160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勇军、李钦豪、钱敏慧等。
无功控制—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431343篇
占比:99.98%
总计:1431662篇
无功控制
-研究学者
- 张勇军
- 李钦豪
- 钱敏慧
- 戴国安
- 朱凌志
- 陈宁
- 姜达军
- 涂仁川
- 王玲
- 赵大伟
- 周党生
- 崔勇
- 汤奕
- 滕予非
- 王亚涛
- 王永平
- 王胜
- 王超
- 艾红杰
- 郝俊芳
- 马明
- 黄辉
- 丁勇
- 严兵
- 乔元
- 乔颖
- 冯双
- 刘斌
- 吕黔苏
- 唐彬伟
- 唐雨晨
- 季一鸣
- 张爱玲
- 徐长宝
- 方朝雄
- 李明
- 李题印
- 李鹏
- 杨秀
- 林毅
- 梁天明
- 殷威扬
- 王巨波
- 盛小军
- 罗芳
- 羿应棋
- 胡鑫
- 蒲洲
- 蒲莹
- 谢伟
-
-
-
王勇劲;
石径
-
-
摘要:
依托Rtlab软件开展光伏电站无功补偿装置仿真和实测研究,测试与评价光伏电站无功补偿装置补偿容量、响应时间,分析无功补偿装置运行各项性能指标和及其制约因素,为优化无功补偿装置运行提供技术支撑。
-
-
孙金龙;
刘海龙
-
-
摘要:
随着风力发电的快速发展,电网中风电场并网的数量及规模越来越大,但风电场功率的波动特性会给电网的电压质量及无功控制造成很大的不利影响。为保证风电并网后的电压质量在合格范围内,在对风电机组有功出力特性及无功调节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风电场无功主动分层控制策略。第一层根据负荷预测和风电功率预测获得下一时段的无功功率调整量,第二层则将风电场群需要承担的无功调整量分摊给各个风电机组,通过风电场无功控制实例的仿真对比分析对该无功控制策略的优越性进行了验证。
-
-
毛明
-
-
摘要:
为提升新能源发展的覆盖范围,增强无功控制系统对于电压控制指令的执行响应速度,获取更为精准的控制处理效果,结合动态参数相应技术,逐步构建新能源发电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结合实际的控制需求及标准,设计简述系统总框架。以此为基础,组建LC无功滤波装置,以滤波器为过渡,搭接自动交互接口,完成系统硬件的设计;随后,设计闭环无功控制指令,采用动态参数响应技术,与自动控制功能模块形成定向关联,并与AVC参数响应嵌入式控制数据库联通,营造稳定的无功控制系统执行环境,完成系统软件的设计。最终系统测试结果表明:在5.5 kV、8.5 kV以及10.5 kV 3组测试电压环境下,系统的无功控制时间均控制在1.5 s以内,表明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在动态参数相应技术的辅助下,对于电压控制指令的执行速度相对更快、误差更小,具有实际的应用价值。
-
-
沈晓倩;
李鹏涛;
宋丹
-
-
摘要:
分布式光伏系统运行状况受环境因素影响,光照强度、温度等外部因素具有波动性和间歇性等特点,使得系统出力具有相同特性。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越来越大,其对电网的影响愈加明显,由于无功不足,电网电压越限问题已成为最主要的问题之一,制约分布式光伏并网规模扩大。提高分布式光伏发电的接纳容量亟需研究分布式光伏并网系统电压越限的控制方法,因此,研究了德国电气工程师协会提出的4种无功功率控制策略,对4种无功控制策略的控制能力进行分析。
-
-
徐龙魏;
陈海文;
黄月丽;
胡程斌;
姜雄锋
-
-
摘要:
某电厂9E燃机控制系统TCS国产化改造后,通过机组启停顺控的研究,提出了机组自动解并列顺控与机组负荷小于25 MW时无功自动控制优化方案,结合灭磁开关、励磁装置与同期装置的运行情况,耦合燃机启动阶段的转速控制特性以及停机阶段联合循环机组控制要求,实施了基于燃机启停阶段的并网及解列优化控制策略,缩短了并网与解列阶段时间,实现了机组无功全过程自动控制,提升了燃机运行自动化水平。
-
-
叶迪卓然;
蔡旭;
饶芳权
-
-
摘要:
针对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的高、低电压综合故障穿越,充分利用转子变流器对定子电流的调节能力,提出一套串联阻抗与定子动态无功电流配合的故障穿越方案及协调控制策略.在电网故障期间,该保护方案通过及时投入定子串联阻抗,保障转子变流器的控制能力,并动态调整定子无功电流,利用串联阻抗的分压作用补偿电网故障电压.以充分利用定子无功容量为目标,给出了串联阻抗的整定方法.该方案保障了高电压故障下DFIG的定子绕组安全,提高了故障穿越期间转子侧变流器的控制能力,提供了符合并网导则的无功支撑电流.基于RTDS硬件在环仿真平台验证了该方案的有效性.
-
-
叶晌骏;
薛海平;
张庆武;
杨鹏;
张长权;
常勇
-
-
摘要:
直流输电系统低功率运行时,换流器消耗的无功小于交流滤波器提供的无功.直流低负荷无功控制QPC通过调大触发角或熄弧角来增大换流器的无功消耗,抑制无功过剩,但整流侧因分接开关过应力的限制,常使换流器消耗过剩,无功能力受限.利用背靠背直流工程无直流线路、直流电压无需严格控制的特点,对QPC功能策略进行了优化,通过降低直流电压,增大整流侧QPC功能的调节范围.在RTDS实时数字仿真平台上基于实际直流工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优化后的QPC功能策略能有效增大整流侧无功调节范围,从而改善整流侧无功过剩对交流系统的影响.
-
-
王杰;
彭志炜;
田宇;
高勇
-
-
摘要:
在风电场中占较大比例的双馈风机由于具有不同于同步发电机的运行特性,使得如今风电的大规模接入对系统的暂态稳定造成了新的影响.文章介绍了传统电力系统的扩展等面积定则;推导出能够基于扩展等面积定则进行理论分析、且可以反映故障后风电机组功率控制对系统暂态稳定性影响机理的表达式;利用DIg SILENT/Pow-er Factory对相关算例进行数字仿真验证,为今后制订风电机组故障穿越功率控制策略奠定基础.
-
-
-
涂仁川;
赵成功;
刘志军;
崔勇;
谢伟;
周德生;
张开宇
- 《2017输变电年会》
| 2017年
-
摘要:
为了解决直流工程小功率运行时过剩的无功功率给交流电网的稳态调压带来的困难,一般的做法是通过增设站内感性低压电抗器或静止无功补偿器吸收过剩无功,或者是通过调节交直流系统的运行方式来改变换流器消耗的无功,以实现交直流电网无功交换的平衡.通过对不同技术路线的直流控制保护系统采用的换流器辅助无功控制策略(换流器无功控制与低负荷无功优化功能)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采用实验方法推导出换流器的无功消耗与点火角/熄弧角、直流电流之间的相互关系,表明提高最小关断角可吸收过剩无功,有效解决直流系统小功率运行时的交流电网电压升高的问题.同时针对直流工程广泛采用的低压电抗器或弱交流系统采用的静止无功补偿器参与换流站无功控制策略与无功平衡的配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有效解决直流小功率运行的无功过剩问题,同时简化换流站无功配置,可在直流工程中加以借鉴运用,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
-
HUANG Kai;
黄凯;
GAO Shan;
高山;
Fan Zhantao;
范展滔;
GU Quan;
顾全
- 《2016年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省级以上电网中,电压无功控制通常都由最优潮流来进行三级电压无功优化控制.由于实际控制中控制死区的存在,电压、无功的控制结果不可能和最优潮流的理论值完全相同,因此,电压无功控制工程化的关键问题在于确保电网调节的方向始终趋向于最优运行。本文通过对IEEE39节点的研究,对省网调的输电网络结构下的电压无功控制提出了明确的研究结论,即在高压输电网络中电压无功控制的关键问题在于发电机机端电压的调整方向需与优化结果的调节方向一致,在此原则下无论调节的程度如何都将使得电网的经济运行的到改善。此外,在高压输电网络中的无功分区,从全局优化角度并无特殊作用,这点和传统的认识有一定程度的差异。实际电网始终处于波动中,而用于优化计算的断面往往是某一时刻的状态估计结果断面,一方面和该时刻SCADA量测存在偏差,另一方面与实际电网的状态可视为在该静态断面上叠加了扰动因子。这些需要通过在优化模型中引入模糊因子来进行处理,本文的研究除了为工程实际提供指导原则外,也为后续研究处理模糊因子不确定性提供了依据。
-
-
-
-
-
王烨;
杨晓国
- 《EPTC第六届输电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在不影响电力系统稳定性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提高输电系统的输送能力,这在经济持续增长,电力需求不断扩大的今天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建立了用于输送能力分析的交流输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讨论了限制交流输电系统输送能力的基本因素,即功角稳定性问题和无功控制问题,最后提出了提高输送能力的措施.
-
-
许国泽;
胡建成
- 《2017年中国光伏发电运营(运维)与后服务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本文针对应用于光伏电场的静止无功发生器(Static Var Generator,SVG)的控制方法展开研究.SVG在恒电压控制运行模式下,为了实现模块直流电压控制,SVG需要保持一定的运行电流.因此SVG在轻载时,实行最小容量运行控制,如额定容量的2%.这种运行状态使得系统无功控制出现偏差,也增加系统额外的损耗.为解决这个问题,论文研究一种SVG的无功闭锁控制方案.论文在分析了这种控制方法的原理之后对某处光伏电站内的SVG系统进行改造,并验证了无功闭锁运行方式的有效性.论文所重点研究的无功闭锁运行方式,可提高精度(包括功率因数提高至0.98)减小运行损耗.这种控制方法具有良好的推广价值.
-
-
Yu Mengting;
余梦婷;
Yao Jun;
姚骏
- 《中国电源学会第二十一届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在对称电网故障下电网电压跌落程度和风速变化对双馈风电机组的电磁暂态过程和其无功电流极限的影响规律基础上,本文分别推导了故障持续期间双馈机组定子侧以及网侧变换器的无功电流极限表达式,并结合并网风电场低电压穿越要求,提出了故障期间利用机组容量输出最大无功电流的双馈风电系统的改进控制策略,向电网提供最大暂态无功支撑.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可行性.与传统控制策略相比,采用所提改进控制策略的双馈风电系统向电网提供满足电网导则要求的无功控制能力明显增强,有助于提高故障时所并电网的暂态电压水平.
-
-
-
Zhou Qiang;
周强;
Wang Duo;
王多;
Wang Ning bo;
汪宁渤;
He Shi en;
何世恩;
Zhao Long;
赵龙
- 《甘肃省电机工程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近年来,在全球供给形势严峻、环境压力日益增大背景下,我国凭借丰富的资源禀赋,提出了大力发展新能源的战略举措.在此战略的有力推动下,自2006年以来,我国风电、光电并网容量持续攀升,截至2014年底,我国风电并网容量、光电并网容量均居全球首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同时我国新能源的大规模集中式的开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成为阻碍当前我国规模化新能源开发的技术瓶颈.基于此背景,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自主开发了大型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并实现了示范运行,取得了良好的运行效果,本文就此大型风光集群控制系统进行阐述.在我国规模化、集中式开发新能源的背景下,为破解大规模新能源基地控制的技术难题,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自主研制了大规模风光集群控制系统,本文主要介绍的此集群控制系统示范工程的相关功能和控制效果。运行结果表明,建成的风电场、光伏电站集群控制系统可以有效平抑单一风电场、光伏电站出力的随机性和波动性,使之可以在规模和外部调控特性上与常规电厂相近,大幅度提高风电冼伏电源的利用率,将根本性地改善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并网与消纳现状,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的健康发展,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