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最优潮流

最优潮流

最优潮流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994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27篇、会议论文87篇、专利文献11746篇;相关期刊186种,包括电力科学与技术学报、电工技术学报、电力系统自动化等; 相关会议43种,包括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六届学术年会暨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系统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四届学术年会等;最优潮流的相关文献由2266位作者贡献,包括卫志农、孙国强、韦化等。

最优潮流—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27 占比:5.03%

会议论文>

论文:87 占比:0.70%

专利文献>

论文:11746 占比:94.27%

总计:12460篇

最优潮流—发文趋势图

最优潮流

-研究学者

  • 卫志农
  • 孙国强
  • 韦化
  • 孙永辉
  • 臧海祥
  • 刘明波
  • 何天雨
  • 李国庆
  • 马瑞
  • 高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刘中华; 牛玉刚; 贾廷纲
    • 摘要: 针对分布式能源发电的间歇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了风、光互补发电和储能实时在线优化结合的方法。以风、光日前预测发电与实时发电误差最小、储能出力最少为目标,建立风-光-储联合优化模型;使用改进PSO算法对风、光出力进行实时优化,优化后的分布式发电可以有效降低分布式电源带来的日前调度偏差。储能优化后的风、光出力在进行潮流计算时可直接处理为负荷模型,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分布式能源建模的复杂度。最后,以IEEE30节点系统为例,以发电机发电费用最低为目标函数,将风-光-储联合出力等效为单个节点,利用遗传算法对最优潮流模型进行求解,验证了本文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 杨军峰; 戴赛; 朱军飞; 李京; 李辉; 黄国栋; 林星宇; 唐俊杰
    • 摘要: 可用输电能力(ATC)是电力系统经济安全运行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大量风电并网和用户用电行为的多样化,ATC的计算必须要考虑其带来的不确定源。而在对不确定源相关性的处理时,Nataf变换中标准正态分布域相关系数的求解尤为复杂,传统的基于辛普森数值积分和二分法的相关系数转换法耗时极其严重。在概率计算中,采用蒙特卡洛法基于最优潮流的ATC计算模型实现ATC的概率分析耗时也极其严重。基于以上困难,本文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实现Nataf变换中相关系数的转换过程,同时采用径向基神经网络近似ATC的确定性计算模型,从概率建模和单次ATC的计算量两个方面对ATC的概率分析进行提速。本文基于两个相连接的IEEE 9节点算例,以传统相关系数转换法作为相关系数精度参考,以基于最优化ATC模型的蒙特卡洛法作为概率结果精度参考,测试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性能。
    • 董昱; 董存; 于若英; 丁杰
    • 摘要: 随着能源结构的深化调整,可再生能源在电力系统中的渗透率逐步提高,而其出力的波动性和随机性对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挑战。科学地评估电力系统对新能源的承载能力,对于含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的规划和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建立电力系统中新能源承载能力的线性最优潮流(optimal power flow,OPF)模型。针对电力系统潮流的非线性问题,建立线性化方法,在精度允许的前提下,解决传统OPF高次非凸模型难以求得全局最优解的问题。考虑节点电压、线路潮流、功率返送和机组爬坡约束,对电力系统的新能源承载能力进行评估。通过仿真分析,验证OPF的有效性,并结合具体算例探讨限制可再生能源接入的主要因素。
    • 吕智林; 宋健
    • 摘要: 微网群位于多节点配电网系统中,目前的研究大多只针对微网群的控制策略或能量调度问题,没有同时针对这两种问题进行的研究。因此,提出一种上层调度与下层控制联合优化的管控一体化策略。上层调度系统采用基于二阶锥优化的最优潮流算法对多节点系统进行能量调度,并与节点内微网群实时信息交互。下层微网群控制系统中提出一种改进的混合优化控制策略,在消除无功功率分配不均问题的同时提高系统的有功功率动态性能,并保证电压与频率的一致性稳定收敛。当负荷突变后超过微网群最大发电功率时,以微网群的功率需求作为上下层联动的标准,调用上层根据新的功率需求进行潮流的重新分配,通过通信网络向下层传递更新的参考信号,进行一种调度与控制的有机联动,保证系统的稳定性。仿真采用微网群系统接入30节点配电网运行作为算例,验证了管控一体化策略对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抗干扰性有很大的提高。
    • 洪贺煜; 张松华; 贺飞
    • 摘要: 针对化学反应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结合罚函数法将最优潮流问题转化为一个无约束求极值问题,在标准IEEE30节点系统中进行仿真计算,并与其他优化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收敛效果更好,精度更高。
    • 吕智林; 叶亮; 孙功伟; 廖庞思
    • 摘要: 随着多个微电网接入主动配电网(acit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DN)系统运行,微电网与ADN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越加明显,使得求解ADN系统经济调度难度加大。为更好平衡微电网和ADN的经济关系,提高ADN系统的经济调度求解效率,提出一种考虑分时电价机制的多微电网与ADN双层模型。根据优化目标的不同,将整个ADN系统分为上、下层,层与层通过联络线的传输功率来实现整个系统的最优调度。其中下层以各微电网内可控电源出力、买/卖电收益及有功平衡为约束建立并网微电网的数学模型,采用基于Tent映射和正态分布交叉(normal distribution crossover, NDX)算子结合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 (non-dominated sorting in genetic algorithm-II,NSGA-II)求解。上层以ADN系统买/卖电的功率和ADN系统最优潮流为约束建立ADN系统最优潮流模型,通过二阶锥规划(second order cone programming, SOCP)松弛技术与Gurobi工具求解系统最优解。最后以改进IEEE 33节点的配电网系统作为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的双层模型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固态电价下的ADN系统经济性相比,动态分时电价机制下ADN系统的经济性更好。
    • 程云祥; 张海静; 梁雅洁; 刘勇超; 宫池玉
    • 摘要: 在逐渐深入推进电力现货市场的环境下,提出一种考虑负荷分类及其需求响应的电力现货市场优化调度模型,该模型融入负荷需求响应并以节点电价作为价格传导机制来优化次日各节点负荷曲线,提升电力系统运行效益。并将社会生产机会成本的概念引入负荷侧,综合优化各节点的购电成本与社会生产机会成本。以IEEE39节点系统为算例进行仿真,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并分析了需求响应容量大小对负荷需求响应的影响程度和对节点电价的影响。
    • 朱俊澎; 黄勇; 马良; 李红军; 袁越
    • 摘要: 随着可再生分布式发电(RDG)在配电网中渗透率逐步提高,部分地区已出现配电网对RDG消纳能力不足的问题,客观地评估配电网对RDG的消纳能力成为当前配电系统规划和运行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首先,针对RDG出力不确定性特征,证明了配电网中任意节点注入功率不确定性波动对于节点电压分布、支路潮流等运行状态量影响的映射关系;其次,建立了当RDG注入功率不确定性用概率或仿射等不同描述形式时,配电网运行状态量的解析表达式;然后,提出了评估RDG消纳能力的不确定性最优潮流模型,并建立了RDG注入功率不确定性在不同描述形式下最优潮流模型的确定性等价转化方法;最后,通过实际系统验证了所提模型和方法的有效性。
    • 刘昊; 郭烨; 孙宏斌
    • 摘要: 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是指在由各运营主体负责下形成的区域(或省级)电网之间发生的电力交易行为。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背景下,新能源发电占比将不断增长,考虑中国新能源发电与负荷的逆向地理分布现状,推动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有利于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资源优化配置,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基于上述背景,对国内外多区域电力市场基本架构、交易分类、出清机制、模型求解算法、价格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介绍,总结了目前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机制中的关键问题,并对后续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黄荣泽
    • 摘要: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是在两端柔性直流输电基础上发展而来,用于解决大规模风电并网难题。该文阐述了一种风电场经VSC-MTDC并网的最优潮流计算模型,利用场景分析法模拟风电场出力的波动性,以火电机组总的发电成本最小为目标,采用预测-校正内点法求解。算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良好的收敛性,引入场景分析法后虽然火电机组总的发电成本增加,但火电机组的快速调节能力能有效应对风电出力波动性,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