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

新生儿出血症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儿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6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15013篇;相关期刊64种,包括祝您健康、健康必读·新医学导刊、临床儿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8年全国医学影像(杭州)学术研讨会等;新生儿出血症的相关文献由148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文正、陈恒、高传化等。

新生儿出血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6 占比:0.5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5013 占比:99.49%

总计:15090篇

新生儿出血症—发文趋势图

新生儿出血症

-研究学者

  • 王文正
  • 陈恒
  • 高传化
  • 于晓萍
  • 亢晓红
  • 付海根
  • 付海洋
  • 任素景
  • 何新荣
  • 何映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陈炎; 梁金勇; 苏金宏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收治的50例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患儿及50例健康正常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检查结果将患者设为不同组别,前者为出血组,后者为健康组。均获取患儿的个人信息、实验室检查等资料,统计、分析患儿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症状表现、基本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统计出血组及健康组的APTT、PT、TT、FIB、PLT五项血样指标,并进行两组比较。比较两组脐带血样,出血组APTT、PT、TT、FIB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出血3 d血样,出血组APTT、PT、TT、FIB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出血1个月血样,出血组APTT、PT、T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出血3个月血样,出血组APTT、PT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确诊时、出生1个月后、出生3个月后的血液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消化系统症状、其他系统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患儿的出血症类型以迟发型为主,喂养方法以母乳喂养为主,发病前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为主。结论: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以迟发型为主,多为母乳喂养,发病前有较高的疾病发生率,血液系统症状是主要症状表现,积极实施维生素K治疗可改善凝血功能及血小板水平,促进疾病转归。
    • 孙继军
    • 摘要: 目的:探讨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次研究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40例维生素K缺乏致新生儿出血症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患儿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与研究,在治疗原发病同时补充维生素K,评估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临床效果显著,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无死亡病例.结论:维生素K缺乏是导致新生儿出血症的一个主要原因,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健康,必须做到早预防、早诊断和早治疗,查找维生素K缺乏原因并去除病因,以便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发病率与死亡率.
    • 蒋志霞; 王尧淇; 李书红; 付海洋
    • 摘要: 目的:本文对新生儿未常规注射维生素K1发生新生儿出血症合并后遗症的1例医疗纠纷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新生儿出生时未常规注射维生素K1与被鉴定人的损害后果之间存在因果关系.以此警示临床从业者.
    • 赵伟1; 孙志群1; 张立明1; 尹延娥1; 刘欣1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发现的1例新生儿先天性凝血因子VII缺乏病例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因无明显原因及诱因发现皮肤出血点,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经送检凝血因子VII:C 0.5%,提示凝血因子VII缺乏症,送检其父母、姐姐的凝血因子VII C分别为:28.5%、31.0%、和25.2%,提示与遗传因素有关。经反复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新鲜冰冻血浆等治疗后,康复出院。结论:在临床工作中,新生儿存在凝血功能异常,治疗效果不满意,应及时完善凝血因子检查,以避免漏诊、误诊,延误病情。
    • 明静
    • 摘要: 目的:评价维生素K治疗新生儿出血症( HDN)对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在维生素K治疗前后分别检测37例HDN患儿凝血酶原前体蛋白( PIVKA-Ⅱ)、凝血酶原时间( 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 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凝血酶时间( TT)及纤维蛋白原( FIB)。结果维生素K治疗后凝血指标PIVKA-Ⅱ、PT明显降低(P<0.05),PTA、APTT明显升高(P<0.05),维生素K治疗后凝血指标PIVKA-Ⅱ、PTA、PT、APTT异常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 P<0.05)。而TT、FIB异常率未出现明显变化( P>0.05)。结论 HDN患儿在使用维生素K治疗后,PIVKA-Ⅱ、PTA、PT、APTT变化明显,反应敏感,能较好地反映HDN的凝血水平,可作为HDN的诊断依据及转归指标。%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Vitamin K on blood coagulation indexes in infants with hemorrhag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Methods Thirty-seven cases of HDN were meausred for protein induced by Vitamin K absence or antagonist-Ⅱ(PIVKA-Ⅱ),prothrombin time(PT),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PTA),thrombin time(TT),human fibrinogen(FIB)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of Vitamin K.Results PIVKA-Ⅱ, PT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of Vitamin K (P0.05).Conclusion PIVKA-Ⅱ, PT,APTT,and PTA hav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he treatment of Vitamin K in infants with HDN ,which can reflect the blood coagulation level .They can be applied to the diagnosis and prognosis of HDN .
    • 华仙丽; 彭致平; 李忠信
    • 摘要: 目的:探讨早产儿凝血四项及血小板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本院新生儿科110名早产儿凝血功能进行回顾性分析,检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 TT)、纤维蛋白原(Fg)含量、血小板计数( PLT),并与足月新生儿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早产儿存在凝血四项功能低下情况,与足月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计数( PLT)与足月儿无明显差异。结论早产儿的凝血功能比足月儿的低,动态监测早产儿凝血功能的变化,对预防及治疗早产儿的出血性疾病有着积极的临床指导意义。
    • 张庆民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治疗中合适的禁食持续时间。方法回顾性分析57例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患儿的临床特点,禁食时间和治疗结果的关系。结果该病患儿进食欲极强,强力镇静也难以平复饥饿引起的哭闹。严格禁食组(禁食至大便潜血转阴)、非严格禁食组(血红蛋白不再继续下降或首剂维生素K1及止血血液成分输入后)预后无差异。且非严格禁食组临床经过更平稳,更易于管理。结论非休克的单纯新生儿出血症消化道出血的禁食时间,在首剂维生素 K1及有止血作用的血制品应用后即开奶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是可行的。不需严格禁食到大便潜血阴转。
    • 赵菁霞
    • 摘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血症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治疗经验。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出血症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论避免新生儿出血症的发生,要做到早期预防、早期诊断,寻找致维生素 K 缺乏的原因以去除病因。
    • 王晓慧; 商燕
    • 摘要: 目的讨论新生儿出血症的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根据病情补充维生素K1或给予血浆以迅速止血,对症处理,防治并发症。
    • 何海英; 李艳辉; 刘利军; 蒋海燕; 杜风华; 孙秀丽; 张萍; 于晓萍; 贺枫; 李晶晶
    • 摘要: 目的 分析维生素K1治疗新生儿出血症( HDN)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探讨反映机体维生素K营养状况的敏感指标.方法 选取我科2011年住院的HDN患儿30例,确诊时采静脉血,应用酶联免疫分析法检测凝血酶原前体蛋白(PIVKA-Ⅱ),sysmex CA-1500血凝仪测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IB);静脉滴注维生素K1每天3 mg,3天后复查以上指标并比较治疗前后变化.结果 患儿临床表现为皮肤瘀斑20例(66.6%)、颅内出血9例(30.0%)、穿刺部位出血不止7例(23.3%)、脐端渗血6例(20.0%)、消化道出血且合并贫血1例(3.3%).本组HDN患儿治疗前后PIVKA-Ⅱ、PT、APTT、凝血酶原活动度异常率(%)比较分别为(93.3比10.0)、(73.3比13.3)、(70.0比33.3)、(83.3比1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及FIB治疗前后异常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PIVKA-Ⅱ(ng/ ml)、PT(s)、APTT(S)及凝血酶原活动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分别为(9.8±2.9)比(45.6±25.0)、(15.2±1.9)比(21.6±4.4)、(46.9±12.5)比(61.3±12.9)、(91.8±14.6)比(52.2±2.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和FIB数值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DN患儿补充维生素K1后,PIVKA-Ⅱ、PT、APTT及凝血酶原活动度异常率及数值均有明显改善,是HDN诊断及疗效监测的敏感指标,而TT和FIB对HDN的诊断和治疗无指导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