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立卷
文书立卷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19年内共计246篇,主要集中在信息与知识传播、管理学、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4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807篇;相关期刊107种,包括办公室业务、档案、北京档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全国新千年档案学理论研讨会等;文书立卷的相关文献由264位作者贡献,包括潘美莲、仲伟茂、张俊禄等。
文书立卷
-研究学者
- 潘美莲
- 仲伟茂
- 张俊禄
- 刘丽萍
- 刘云
- 周琪瑶
- 彭仪钦
- 杨立静
- 王茂跃
- 贾振华
- 陈灵
- 骞丽萍
- 黄志诚
- 丁锐
- 中南
- 乔顺发
- 于亚林
- 于兰
- 于学蕴
- 于晓红
- 于洁
- 云石
- 任樟祥
- 任淑贤
- 何云松
- 何光敏
- 何庆珍
- 余方云
- 余杰
- 侯冬梅
- 俞文英
- 傅来葆
- 关毅
- 冯兰芳
- 冯兰荣
- 冯慕虹
- 冯汉国
- 冯金英
- 冷岩
- 刘世金
- 刘东斌
- 刘云峰
- 刘喜凤
- 刘娣
- 刘小丽
- 刘惠兰
- 刘振忠
- 刘明江
- 刘春萍
- 刘晓娜
-
-
向阳
-
-
摘要: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渗透,尤其是OA系统在办公室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传统的文书立卷方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档案信息化管理发展的进程.文书立卷模式的转变适应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以"件"为单位的整理方式代替案卷级整理,调整和简化了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对传统立卷方式的归纳、总结、提高.笔者通过对传统文书立卷模式在档案管理中存在问题及其成因进行深入剖析与总结,并对文书立卷模式转变提出了看法.
-
-
赵海荣
-
-
摘要:
文书立卷是机关事业单位进行公文处理的重要内容,是文书档案保管的基本单位.文书立卷不当,就会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文章梳理了当前文书立卷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档案管理质量,提高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
-
-
-
-
-
-
-
徐锐
-
-
摘要:
国家档案局《归档文件整理规则》的发布,是档案工作改革的重大突破,它顺应了档案工作的发展方向,使计算机技术优势充分地应用于档案管理工作,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推动了档案工作由保管型向利用型的转变,文书立卷改革在全国得到迅速的推广.
-
-
-
罗绍信
- 《全国新千年档案学理论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如何提高文书立卷归档质量,归档案卷质量之高低应以什么作为衡量的标准?多年来档案界的同仁对此有了许多共识,也提出了不少关于案卷质量的要求,对于提高案卷质量确实起了一定指导作用。然而,普遍存在一种偏向,即忽略了归档案卷质量与信息社会需求的密切关系。归档案卷质量与当前我国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怎样互相联系呢?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就是"有的放矢"。案卷质量就是"矢",为改革开放服务就是"的",两者的关系就是箭和靶的关系。本文探讨了如下内容:档案利用获取最佳效益与自然形成的立卷归档工作“金字塔”尖端的关系;对立卷归档“金字塔”基座各个层级的观察与浅析;普及(档案法)与立卷归档工作的现状及对策等等。
-
-
赵嘉庆;
金洁慧
- 《全国新千年档案学理论研讨会》
| 2000年
-
摘要:
我国现行的文书立卷工作,是由文书处理部门将办理完毕、具有查考和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按照它们在形成过程中的联系组成特定案卷。这里所指的"案卷",是一组经过鉴定、分类、系统化整理与编目的有机联系的文件组合体。当文件形成发出或收到并运转处理完毕之后,便进入文书立卷阶段:将经过鉴定并确认具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按照既定的分类方案,分别纳入各自从属的类别中,然后经过系统化的组合整理,组成基本的保管与检索的单位,并以编目的方式固定其位置,排列上架进行保管,为机关各项工作提供利用。文书立卷的改革,也就是文件与档案管理在整理工作上的一体化。这种文档一体化的管理方法,既符合档案整理的原则和方法,同时,也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在中国档案学研究上的应用和发展。文书立卷改革,同样具有中外档案学的理论基础。由于办公自动化和档案管理现代化的需要,传统的文书立卷做法需要也是可以加以改革的,这既是这场改革的起因又是改革的基础。这一改革的实质内容是取消案卷,还档案以文件级实体管理的本来模式,这不仅是一种管理方法的改革,而是一种管理思想和观念的根本改变,它将影响到档案学的理论和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它既是文档一体化管理的重要体现,又是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同时,与我国传统的档案学基本理论以及档案整理的原则与方法相一致,这一切说明了这一改革是必要和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