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电缆
控制电缆的相关文献在1966年到2023年内共计3622篇,主要集中在电工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1篇、会议论文11篇、专利文献1627830篇;相关期刊160种,包括设备管理与维修、数控机床市场、电工技术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中国通信学会2011年光缆电缆学术年会、2010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等;控制电缆的相关文献由5517位作者贡献,包括陆秀国、董吟梅、杨茂明等。
控制电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627830篇
占比:99.98%
总计:1628082篇
控制电缆
-研究学者
- 陆秀国
- 董吟梅
- 杨茂明
- 李正祥
- 王赵兰
- 朱从林
- 韩惠福
- 张静
- 李正宝
- 王友香
- 华齐东
- 束维武
- 沈志海
- 张元船
- 王敏
- 谢华
- 崇庆云
- 张华仓
- 谢罡
- 刁宏明
- 王寿权
- 李峰
- 李永江
- 沈志荣
- 薛守荣
- 何帮飞
- 朱崤
- 王社兵
- 盛业华
- 赵树磊
- 陆云春
- 周光玉
- 圣大勇
- 席素玲
- 张宝林
- 董培虎
- 李兵
- 李斌
- 沈在安
- 沈智飞
- 丁建新
- 何正寅
- 冯保磊
- 薛祥
- 高斌
- 严峙胜
- 何玉华
- 夏知
- 张组经
- 徐志敏
-
-
宋洪光
-
-
摘要:
莱钢新投产的RH(真空循环脱气)精炼炉系统主要包括钢包运输和升降系统、真空室运输系统、顶枪和预热枪系统、真空泵系统、合金上料及称量系统,采用二级计算机分别双冗余控制,通过网络通信实现了“机、电、仪、液”信息共享。旧系统自动化控制采用S7-400PLC,编程和组态软件分别为Step7 V5.2和WinCC V5.2版本,所有进出PLC模板的信号线均为控制电缆。
-
-
王晓丰;
苏淑婉
-
-
摘要:
随着配电自动化覆盖率提高,大量自动化设备投入电网运行,需要重点抓好现场安装和运维工作,提高设备可靠性。1自动化设备配置自动化设备按照设备型式区分主要有柱上成套开关设备和自动化开关柜;按照功能区分,主要构成包括断路器本体、电流互感器(单相和零序)、自动化配网终端(FTU或DTU)、电压互感器(单相或三相)、控制电缆及电流互感器电缆航空插头。
-
-
潘爱梅
-
-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速列车内自动化设备及各种高端通信设备与日俱增,对于精确控制各设备的要求日益迫切。目前,常规采用的办法是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分开敷设,这就造成安装工作量增加且占用较大空间;屏蔽方式采用单层编织屏蔽,对高频干扰信号屏蔽效果较差,线对屏蔽层间泄漏电缆达到15 mA以上,相互干扰较为严重。为此,我公司研制了高屏蔽柔软型高速列车用特种综合电缆。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
-
张玉玺;
张锐
-
-
摘要:
2.2.1一般要求为了消除火灾隐患,在电缆沟(井)中,严禁有可燃气、油管路穿越,以防漏气、油引起火灾。地下通风、排烟困难,为防止电缆燃烧产生有害烟气,地下变电站电缆夹层宜采用低烟无卤阻燃电缆。220 kV及以上变电站,当电力电缆与控制电缆或通信电缆敷设在同一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时,宜采用防火隔板进行分隔,防止火灾时相互引燃。
-
-
王昭雷;
苑旭楠;
檀林青;
韩松毅
-
-
摘要:
以电磁法[1]为理论基础,采用中高频信号谐振与模式识别相结合的方法,基于ARM与FPGA开发平台研发了包括发射机和接收机的二次控制电缆识路仪,为变电站二次控制电缆路径的检测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运行稳定的方法。装置应用于变电站设备改造、日常运维管理等工作中,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因无法快速准确确定电缆路径而造成的损失,可提高变电站检修试验安全系数。
-
-
林珊;
邓树;
柯志欣;
刘丽萍;
赵美君;
贺超武
-
-
摘要:
为满足地铁设计技术条件规范,并考虑地铁工程特殊的安装施工环境、运行场合对电缆规格尺寸、柔软性、防潮性、耐候性等特殊要求,在电缆材料和电缆结构方面进行了研究。研制出了一种地铁用阻燃B_(1)级柔性控制电缆,该电缆绝缘为双层共挤结构:内层为陶瓷化硅橡胶,外层为高强度阻燃硅橡胶,绝缘线芯成缆后绕包阻燃带,护套采用阻燃低烟无卤聚烯烃或者阻燃高强度硅橡胶。经验证,电缆的燃烧性能等级符合GB 31247—2014的B_(1)级规定,且燃烧滴落物、烟气毒性和腐蚀性分别达到该标准规定的d0、t0和a1指标,在不添加云母带时使电缆具有“短路不燃烧、燃烧不短路”的特性。
-
-
陈江;
张宗涛;
冯虎宗;
李翔;
杨国威;
张宝华
-
-
摘要:
文章介绍了线缆电压试验电器控制柜与综合控制机柜之间连接用控制和信号电缆的设计,这种电缆集塑料绝缘控制电缆、计算机与仪表屏蔽电缆,设备内部连接用电缆为一体,是一种新型综合性电缆,可同时传输模拟电压、电流信号和数字信号,适用于电器柜与综合控制机柜之间的连接,电缆结构紧凑,使用方便。
-
-
王海涛
-
-
摘要:
控制电缆作为一种十分重要且常见的电缆,具有适用范围广泛且可以应用于高层建筑中,故也广泛应用于高压电缆中.本文就高压控制电缆,主要综述了高压控制电缆在材料、评估检测、分类等方面的近些年的主要研究进展,对未来控制电缆行业的发展以及我国高压电路实现更长久、更安全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
-
叶上菁
-
-
摘要:
随着电力行业发展越来越快,变电站设备以及行业规范地不断更新,在变电站中直流电源电缆的选择有了变化。本文主要对目前电力行业内变电站中用于控制和保护回路的直流电源的电缆选择的存在问题以及电缆屏蔽作用进行分析,并对其在变电站中的应用提出相应观点。
-
-
-
李畅;
杨兴华
- 《2018年水力机械信息网技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本文根据山萝水电站和莱州水电站设备成套项目控制电缆优化方案的执行情况,结合山萝水电站(6×400MW水轮发电机组)和莱州水电站(3×400MW水轮发电机组)的特点,提出了水电站设备成套项目的控制电缆优化方案,该方案有效实现了控制电缆的优化,保证了设备成套项目的利益最大化.
-
-
-
-
周文俊;
邓光武;
王建国;
许飞;
卫李静;
马斌;
周虎兵
- 《第十届全国工程电介质会议》
| 2005年
-
摘要:
对控制电缆耐受工频、直流及雷电冲击过电压的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缆末端沿面闪络电压随沿面距离的增大呈饱和趋势;电缆头和屏蔽层处理的好坏,对电缆的耐压水平有较大影响;屏蔽层对芯线的绝缘水平是控制电缆绝缘中最薄弱环节,在30s以内可耐受工频交流18kV以上,正极性直流45kV以上,负极性雷电冲击40kV以上.
-
-
宋福海;
黄巍;
陆榛
- 《福建省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简要介绍了某变电站的一条220kV线路开关非全相动作跳闸事件经过,阐明了直流电源系统接地对保护的影响特点,结合操作箱防跳继电器试验结果,分析得出当直流负失地时断路器误跳闸的具体原因,并采取了相关措施.rn 对于断路器操作箱中防跳继电器的技术要求,应为快速动作的继电器,防跳继电器的自保持电流不应大于额定跳(合)闸电流的50%左右,且不应小于额定跳(合)闸电流的15%左右。经过对全省220kV及以上断路器操作箱试验报告的数据排查,要求各单位将不符合要求的操作箱防跳继电器插件于2011年底前完成更换。rn 由省电科院牵头,针对省网内规模较大的220kV及以上变电站,开展直流系统对地分布电容测试工作。对于CJX等防跳继电器电流自适应型三相操作箱,目前应用于110kV及以下断路器,需和设备厂家确定方案后再定。rn 将规范防跳继电器动作电流设定列入继电保护反事故措施汇编,避免直流正失地造成开关跳闸,对省内存在类似问题的220千伏及以上开关研究解决方案:在新投运的设备中要求防跳继电器动作电流大于15%小于50%的额定跳闸电流,在运设备结合年检进行排查整改。
-
-
-
-
李小军;
师旭;
李继红;
杨瑛;
秦博
-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结合浙江宁波某变电站电缆沟着火事故,对电缆发生火灾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地分析,列举出相应的解决方案。结合乾县750kV变电站在建工程中,发现的66kV、35kV高压电缆与控制电缆,站用380V 低压动力电缆与控制电缆同沟敷设的问题,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潜在的危险点,并给出了一些可行的解决方案。通过对这些措施的具体分析后,有针对性地推荐了相应的改进办法,从而有效地确保了乾县750kV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