泄漏电缆
泄漏电缆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2年内共计274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1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252631篇;相关期刊86种,包括科技资讯、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广播与电视技术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四川省通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2007(第十五届)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ICTC2007)、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技术学术会议等;泄漏电缆的相关文献由468位作者贡献,包括武向文、宋祖安、祁巍等。
泄漏电缆—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2631篇
占比:99.95%
总计:252770篇
泄漏电缆
-研究学者
- 武向文
- 宋祖安
- 祁巍
- 叶毅涛
- 赵鹏森
- 潘志豪
- 王爱萍
- 许雯
- 郭斌
- 李玉爽
- 秦立
- 赵锐
- 郑国莘
- 代洪波
- 武艺鸣
- 王明吉
- 赵永波
- 陈传坤
- 张楠
- 戴懿贺
- 沈云鹏
- 王涛
- 盛明
- 瞿国民
- 陆士君
- 黄尉霆
- H.阿斯普伦德
- 张祥金
- 张红金
- 王博
- 陈长军
- 黄军武
- 何玉东
- 凌小峰
- 刘太君
- 刘星
- 刘春
- 匡震
- 叶焱
- 吴付亮
- 夏秀靖
- 姚爱玲
- 尚爱民
- 左晶
- 张伟
- 张军
- 徐一鸣
- 徐华强
- 李冰
- 李建杰
-
-
王丽
-
-
摘要:
根据地铁的结构组成和5G无线网络的特点,针对地铁站厅、站台、地铁隧道等场景提出可行的5G无线网络信号覆盖的几种解决方案。对几种解决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根据实际情况推荐最优的方案。另外,还提出小区切换和小区重选等问题,并提供可行的解决措施。最后,就参与过的实际项目介绍某城市地铁5G信号覆盖案例。
-
-
潘爱梅
-
-
摘要: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速列车内自动化设备及各种高端通信设备与日俱增,对于精确控制各设备的要求日益迫切。目前,常规采用的办法是控制电缆和信号电缆分开敷设,这就造成安装工作量增加且占用较大空间;屏蔽方式采用单层编织屏蔽,对高频干扰信号屏蔽效果较差,线对屏蔽层间泄漏电缆达到15 mA以上,相互干扰较为严重。为此,我公司研制了高屏蔽柔软型高速列车用特种综合电缆。现介绍如下,供参考。
-
-
邱白桦
-
-
摘要:
公路隧道是调频广播信号的覆盖盲区。车辆进入隧道后广播信号中断,将会严重影响广播听众的收听体验。建设隧道调频广播系统,不仅可以解决这一问题,而且在发生突发事件时,隧道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基于群载波技术的应急广播系统发布交通信息,及时进行交通疏导,提高隧道应急处理能力。对此,介绍深圳市公路隧道广播系统技术方案,并总结工程实施中的关键问题。
-
-
张咏梅;
郑昆
-
-
摘要:
主要介绍基于同源信号数字化光传输技术构建的隧道无线广播电视覆盖系统。系统采用近端信号源处理与远端光纤直放站组合的方式,利用泄漏电缆实现洞内洞外的无缝覆盖。综合网管系统可实现对重要覆盖设备关键指标的实时监控与远程管理,自主开发的手机App远程监控系统与基于惯性导航的隧道无线覆盖测量与分析系统开创了系统运维与隧道实时路测的先河,具有积极的引领与示范作用。该系统的技术性能和质量指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而且系统设计充分考虑到今后科技的发展趋势和用户需求,具有更新、扩容和升级的可能。
-
-
-
廉亮
-
-
摘要:
地铁隧道的公众通信网络是通过泄漏电缆+POI方式实现信号覆盖,但因现场条件限制,在隧道中敷设泄漏电缆时存在挂高位置不合理、无法精准对车厢辐射信号、现场施工难度大、不能实现和其它专业线缆有效分离、存在侵界等诸多问题。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特对地铁隧道的四电托架创新设计为一体式挂耳托架,从而实现公网泄漏电缆科学、快速敷设,应用后不仅节省了建设投资、规避了安全风险,同时也实现了公网通信的最佳覆盖效果。
-
-
蒲玲玲;
杨柳;
刘恒;
李帅
-
-
摘要:
随着5G的快速发展,人们不满足于仅能在特定的场合使用5G网络,还在交通出行的过程中对5G网络的质量也有所要求。高速铁路是现在人们最方便的出行方式之一,高铁隧道占高铁总路程的很大一部分比例,目前也属于5G覆盖困难的范围之一。文章对高速铁路隧道场景下的5G通信覆盖方案进行分析探讨,对高速铁路隧道情况进行简述,对使用泄漏电缆和特性天线等方式进行高速铁路隧道的5G覆盖方案进行简单分析,并对每种方案进行对比,使得可以在不同的情景下选择不同的5G覆盖方案。
-
-
舒伟
-
-
摘要:
目前5G网络已正式商用,地铁作为人流密集区,必将成为5G网络的重点应用场景。地铁网络覆盖是一种特殊场景的信号覆盖。针对地铁场景的特点,分析了地铁信号覆盖面临巨大的挑战,在3.5 GHz和2.6 GHz频段覆盖中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着重以传统漏缆+无源室分+有源室分方式在地铁多个场景的5G网络覆盖展开分析,对地铁5G覆盖解决方案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
-
赵超
-
-
摘要:
随着5G技术的发展,地铁中公网通信也需要考虑5G覆盖,地铁公网通信是采用泄漏电缆来实现的,相应的泄漏电缆数量也要是4根.本文对三大运营商进入地铁的十几个系统进行了互调干扰分析,给出了各系统在4根漏缆中分配的建议.
-
-
朱淇惠;
刘凯旋;
董泽
-
-
摘要:
频段部署于1.8 GHz的LTE(Long Term Evolution)制式无线通信系统在当下轨道交通的新建线路中已得到广泛应用.隧道场景中存在泄漏电缆和分布式天线两种无线信号覆盖方式,其中,泄漏电缆的成本较高、安装难度较大,而分布式天线的网络规划难度较高.文章基于射线跟踪仿真平台CloudRT对绍兴地铁2号线进行高精度信道仿真,从信号覆盖均匀性、是否能满足接收机最低门限要求、覆盖较优段占比三个方面综合分析优劣,并给出分布式天线网络规划的建议.
-
-
郑国莘;
匡震;
张楠
- 《上海市电机工程学会、上海市电工技术学会第十二届(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BTC)系统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列车控制系统的主流,其中车地通信多采用泄漏电缆传输无线电信号.为获得最佳覆盖效果,本文基于射线跟踪法对漏缆的分布式天线模型进行改进,考虑了点源阵列的相位变化因素,并通过调整漏缆模型中的相位,获得了更好的建模结果.可以作为特殊频点的泄漏电缆设计依据.
-
-
郝云飞;
傅文中;
李来杰
- 《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随着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采用高架轻轨干线实现交通升级,解决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城市建设重要手段。但是采取蜂窝基站连续覆盖的方式解决高架轻轨干线的移动通信覆盖,其网络性能和用户感知难以保证。在现网中,采用泄漏电缆专网覆盖轻轨干线在国内属于首次。本文重点研究了有关系统的设计方法,分析了高架轻轨GSM和TD-SCDMA专网覆盖的关键点,为解决城市轻轨网络覆盖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
-
-
张仲恺;
何力
- 《四川省通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本文以成都地铁2号线的民用通信系统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地铁民用通信中无线覆盖的解决方案.地铁民用无线通信系统由各运营商在各个地铁站民用通信机房内建设基站,各运营商基站信号(不同制式、不同频段的信号)经POI合路后,再经过室内分布系统将能量发射出去,完成对站厅、站台及隧道的覆盖.其中隧道内采用泄漏电缆覆盖,站厅站台采用分布系统覆盖.
-
-
章丽君;
戴懿贺
- 《2007(第十五届)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ICTC2007)》
| 2007年
-
摘要:
为了解决无线数字广播信号在盲区内的覆盖问题,通常采用GAPFILLER加定向天线的覆盖方式,但在地铁及隧道内不适合采用该方式,因此要实现数字广播信号在这类狭长形地下场所的有效覆盖,建议采用与移动通信系统共缆传输的方式。本文中主要通过上海某地铁隧道内的覆盖实例来介绍基于泄漏电缆的数字广播信号覆盖试验系统,同时提出了共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参数选择,并对系统的实际测试数据进行了分析。
-
-
金惠忠
- 《2006年度海洋工程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通过对船舶危险区域无线电通讯中继技术的研究,在常规中继系统中加设有本安认证的防爆隔离栅和改用泄漏电缆,可使卸货通道内的无线电信号达到本安级别,泄漏电缆既是传输信号的同轴电缆,同时又是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者,在通道内形成均匀的信号覆盖.系统构成有机柜、电源模块、中继器、中继控制器、信号发送和接收单元、泄漏电缆等.泄漏电缆在船上安装时临近的都是吸收无线电波、减弱电波传输的金属结构,为了保证其正常工作,在实船安装中对固定件进行了特殊的设计.本系统除了适用于危险区域的中继通讯外,还可加以扩展用于危险区域的视频信号、控制信号等多种信息流传输,更可将无线工业以太网扩展到有应用需求的危险区域.
-
-
金惠忠
- 《第十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技术学术会议》
| 2006年
-
摘要:
通过对船舶危险区无线电通讯中继技术的研究,在常规中继系统中加设有本安认证的防爆隔离栅和改用泄漏电缆,可使卸货通道内的无线电信号达到本安级别,泄漏电缆既是传输信号的同轴电缆,同时是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者,在通道内形成均匀的信号覆盖。系统构成有机柜、电源模块、中继器、中继控制器、信号发送和接收单元、泄漏电缆等。泄漏电缆在船上安装时临近的都是吸收无线电波、减弱电波传输的金属结构,为了保证其正常工作,在实船安装中对固定件进行了特殊的设计。本系统除了适用于危险区域的中继通讯外,还可加以扩展用于危险区域的视频信号、控制信号等多种信息流传输,更可将无线工业以太网扩展到有应用需求的危险区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