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择伐

择伐

择伐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173篇,主要集中在林业、农业经济、财政、金融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8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3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山地学报、生态学报、绿色科技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学会朗乡现场学术讨论会、中国林学会森林经理学会朗乡现场学术讨论会等;择伐的相关文献由385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新年、巫志龙、冯仲科等。

择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8 占比:91.33%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1.16%

专利文献>

论文:13 占比:7.51%

总计:173篇

择伐—发文趋势图

择伐

-研究学者

  • 周新年
  • 巫志龙
  • 冯仲科
  • 周成军
  • 孟春
  • 王立海
  • 蔡瑞添
  • 沈微
  • 罗积长
  • 郑丽凤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彭泊林; 杨华; 谢榕
    • 摘要: 【目的】择伐的促进效果常用伐后林分保留木的生长动态来评估。本文对择伐后的云冷杉林林分直径结构异质性及不同树种和径阶的生长动态进行研究,为帮助经营者调整择伐策略提供科学指导。【方法】基于吉林省金沟岭林场4块云冷杉林固定样地,其中对照样地1块、3块择伐样地,择伐强度分别为21%(轻度)、27%(中度)、36%(强度),采用普雷斯勒生长率以及基尼系数分析了林分伐后直径结构异质性和生长的动态,并采用了生长优势的概念分析了林分内不同耐荫程度的树种和径阶对择伐的生长响应。【结果】伐后5年,不同择伐强度(轻度、中度、强度)样地耐荫树种生长率分别为2.92%、2.73%、3.04%。择伐强度的增大对耐荫树种的促进作用不显著,但能显著促进林下不耐荫树种的生长(2.18%、2.91%、3.65%);中低择伐强度能显著促进林分内中小径阶林木的生长,但对优势木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强度择伐对林分各径阶的生长均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不耐荫树种非优势木对择伐的响应更积极,伐后相比耐荫树种展现出更强的负生长优势;对中径阶林木的择伐能立即提高林分直径结构异质性。伐后样地的基尼系数呈现降低趋势,择伐能够通过降低林分不对称竞争,促进中小径阶林分生长,进而降低林分直径结构异质性水平。【结论】高强度择伐以及定期伐除生长贡献较低的耐荫树种优势木能够最大化林分生产力,轻度择伐能较好地促进云冷杉林林分的可持续发展,加速朝东北地区初级植被的正向演替。生长优势能够有效反映伐后各径阶林木的生长状态,为合理采伐林木提供参考。
    • 王晓荣; 雷蕾; 曾立雄; 付甜; 胡文杰; 黄志霖; 肖文发
    • 摘要: 【目的】研究除灌和择伐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人工林土壤酶活性空间异质性的影响,了解调控土壤酶活性的主要因素,揭示森林经营与土壤养分循环的关系。【方法】以三峡库区马尾松飞播林为对象,采用对照、除灌、伐除非马尾松、伐除优势马尾松4种处理,利用等距离网格布点法,研究不同营林措施下马尾松林表层土壤(0~10 cm)酶活性空间异质性,并结合林分结构参数和土壤理化性质,采用冗余分析探讨影响土壤酶活性空间变异的主要调控因子。【结果】除灌和择伐均降低了马尾松林土壤β-葡糖苷酶(BG)、酸性磷酸酶(AP)和过氧化物酶(PER)活性,增加了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多酚氧化酶(POX)活性,而伐除优势马尾松显著增加了纤维素二糖水解酶(CB)和N-乙酰基-葡糖苷酶(NAG)活性。除灌和择伐显著增加了土壤酶活性空间变异,且水解酶活性变异程度均高于氧化还原酶。不同营林措施中调控土壤酶活性空间变异的主控因子存在差异,其中对照样地为4 m直径范围内林木平均胸径;除灌样地为4 m直径范围内林木平均胸径和枯落物量;伐除非马尾松样地为土壤总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氮、微生物量碳、土壤水分、碳氮比、3 m和9 m直径范围内林木平均胸径,伐除优势马尾松样地为土壤总有机碳、全氮、轻组有机碳、全磷、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以及2~10 m直径范围内林木平均胸径。【结论】除灌措施下林分结构参数是调控马尾松林土壤酶活性空间变异的主要因素,而择伐措施下林分结构、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碳氮共同调控着林地土壤酶活性的空间分布。
    • 刘丽; 王新杰; 和敬渊
    • 摘要: 为研究天然针阔混交林林分的物种多样性,以吉林省汪清县金沟岭林场云冷杉天然针阔混交林为研究对象,设置12块不同择伐强度的样地,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林分空间结构和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以及不同择伐强度对林分空间结构及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择伐23 a后,择伐对角尺度和胸径大小比数影响不显著,对混交度的影响显著(P<0.05),各样地林分混交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中度择伐、对照、弱度择伐、重度择伐;择伐对林分空间结构指数影响不显著。(2)择伐23 a后,不同择伐强度样地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差异不显著;择伐33 a后,择伐对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P<0.05),对弱度择伐、中度择伐样地的影响大于重度择伐和对照样地。(3)择伐23 a后,胸径大小比数对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择伐33 a后,混交度对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最大。因此,弱度或中度择伐更有利于稳定该地区云冷杉针阔混交林的林分空间结构,同时择伐以调整林分间林木大小径阶树木比例及树种结构为主,将有利于提高云冷杉针阔混交林林下灌木物种多样性。
    • 潘俊忠; 周奇; 方晓敏; 黄朝法; 张珍珠
    • 摘要: 根据《福建省松林改造提升行动方案》要求,采用静态模拟法推演松林改造提升行动对福建省森林资源的影响。拟实施的松林改造提升行动将采伐森林面积16.00万hm^(2),森林蓄积量4621.94万m^(3),分别占全省马尾松面积和蓄积的6.75%和18.51%;占人工商品林面积和蓄积的5.81%和17.75%;占人工马尾松林面积和蓄积的13.51%和48.75%。实施改造提升后的第3~5年,对全省森林覆盖率的影响最大,均为-0.78%。预计采伐的森林蓄积量分别占全省活立木蓄积和森林蓄积的5.80%和6.34%,占改造区域松林蓄积的55.28%。改造后全省马尾松林占乔木林面积比例由35.50%下降至33.11%,净减2.39%。研究区域内松类树种蓄积量占比将由88.61%下降到78.55%,降幅达10.06%。
    • 赵晨昊; 王建军; 周光; 余林; 龚循胜; 孟京辉
    • 摘要: 以江西信丰金盆山林场内天然阔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择伐措施,将空间结构优化作为主要目标、非空间结构作为首要的约束条件,确定采伐木并对样地中林木进行采伐模拟,对林分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初始状态下天然阔叶混交林的全混交度为0.5486,大小比数为0.4845,角尺度为0.5464,空间结构综合指数为22.4674,林分现有结构存在着林木间竞争强度大且林木呈团状分布的问题。基于优化目标与约束条件,从样地内420株林木中选取出39株备选木进行模拟采伐,采伐强度为9.286%,对比采伐前后的空间结构指标,样地的全混交度增大了0.1641%、大小比数减小了0.2477%、角尺度值减小了8.4919%,且更接近于0.5,总体空间结构得到了优化。本研究提出了金盆山林场基于空间结构优化的抚育采伐方式,考虑物种空间分布关系,通过对比分析采伐前后空间结构指标,证明了该采伐方式的科学合理性,为金盆山林场天然阔叶混交林抚育经营提供了参考依据。
    • 刘月; 董灵波; 及利; 许丽颖; 张德鹏; 杨立学
    • 摘要: [目的]通过了解不同干扰类型下紫椴次生林林分的结构特征,探讨不同干扰类型对林分结构及优势种群结构的影响,为退化的天然次生林经营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黑龙江省尚志市次生林小九林场林区长期未经人为干扰的林分(未择伐林分)和经过择伐经营后恢复的紫椴次生林林分(择伐林分)为例,对其物种组成、径阶结构、林分结构、优势种群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1)两个林分优势树种组成有一定差异,未择伐林分中重要值在前三位的为紫椴、色木槭和蒙古栎,而择伐林分中为紫椴、色木槭和槺椴.稍耐荫树种槺椴代替先锋树种蒙古栎的优势地位,因此择伐经营促进了林分的演替进程;2)优势种群径阶结构两个林分差异较大,未择伐林分中,紫椴、色木槭和蒙古栎q值分别为1.207、1.271和1.066,紫椴、色木槭在林分中径阶分布合理,蒙古栎径阶分布不合理.择伐林分中紫椴、色木槭和槺椴q值分别为1.191、1.211和1.066.色木槭径阶分布合理,而紫椴和糠椴q值较小径阶分布不合理;3)通过结构参数三元分布可知,两个林分中呈随机分布、极强混交且优势状态的林木最多,分别占总林木株数的3.89%和5.62%.择伐经营的林分林分空间结构更加合理.4)两个林分优势种群空间结构差异明显,紫椴在未择伐林分中处于中度混交、均匀分布且优势状态的林木较多,比例为4.7%,在择伐林分中处在高度混交、随机分布及优势状态的林木株数比例最大,为6.3%,紫椴在择伐林分中种群空间结构更合理.色木槭在未择伐林分中处于中度混交、均匀分布且劣势的林木较多,比例为5.1%,在择伐林分中处在中度混交、随机分布及劣势状态的林木株数比例最大,为9.2%,色木槭在未择伐林分中种群空间结构更合理.未择伐林分中蒙古栎处于随机分布、极强混交且劣势的林木较多,其分布频率为0.12.择伐林分中糠椴处在弱度混交且均匀分布和极强混交且随机分布状态林木最多,其各优劣势林木株数大致相同.[结论]未择伐林分林分及种群结构是自然演替的结果,择伐经营措施对择伐林分有一定影响,其不仅促进了次生林演替的变化,而且一定程度上优化了整体林分的空间结构,但对于不同优势树种的影响却有所不同.结构参数三元分布对林分空间特征具有更直观、精细的表达.由于两个林分中优势种群存在空间结构不合理和径阶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采取适当的人工经营措施,促使林分向合理的方向进行演替.
    • 王斌; 李正才; 黄盛怡; 原雅楠; 张雨洁; 秦一心
    • 摘要: [目的]以浙江省庆元县菇木林为研究对象,探讨菇木林目标树择伐后形成的人工林窗对土壤养分含量和土壤质量的影响.[方法]在对照林分和择伐后林窗内设置调查样地,分层采集0~60 cm土层土壤样品,对比分析土壤养分元素含量和土壤pH值的变化情况.[结果]1)与对照相比,择伐6 a后林窗0~2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全氮、水解性氮、有效磷含量和C/N比分别增加了25.55%、13.68%、42.34%、15.32%和10.04%;而20~40、40~6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下降了43.50% 和54.68%,全氮含量分别下降了37.31%和44.43%,水解性氮含量分别下降了23.49%和10.28%,有效磷含量分别下降了11.06%、34.47%,C/N比分别下降了9.05%、19.65%.林窗0~20、40~60 cm土层土壤pH值分别下降了2.79%和0.56%,20~40 cm土层土壤pH值增加了0.94%,但差异均不显著.2)与对照林相比,林窗0~20、20~40、40~60 cm土层,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别下降了28.02%、35.08%和0.25%,土壤交换性钙含量分别增加了83.16%、35.78%和42.00%,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分别下降了19.26%、20.71%和7.18%.3)运用主成分分析,对表征土壤肥力的土壤pH值、有机碳、全氮、速效氮、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和交换性镁进行评价,综合评价表明,菇木林择伐6 a后形成的林窗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提升.[结论]研究结果为菇木林择伐经营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也为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省庆元香菇文化系统提供技术支撑.
    • 唐雅娟
    • 摘要: 在永安市对36年生杉木林进行择伐择伐+补植红锥处理,试验4年后对样地进行了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杉木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的增长量表现为择伐+补植>择伐>对照样地,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平均树高差异不显著,与对照样地相比,择伐+补植样地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提高42%、10% 和36%,择伐样地平均胸径和平均单株材积分别提高31%、和14%.可见择伐+补植和择伐对人工杉木大径材的培育都有促进作用,且择伐+补植促进作用更大.
    • 刘月; 许丽颖; 王玉娇; 于江波; 杨立学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两种干扰模式(未择伐择伐)下紫椴次生林中枯立木和活立木的数量及空间结构特征,探究林分生长状态、演替过程以及枯立木形成的主要原因,为紫椴次生林的生长、保护以及经营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活立木、枯立木物种组成、径级结构、高度级结构及空间结构。【结果】(1)在择伐林分中,紫椴和色木槭以及其他活立木占优势地位的树种在枯立木中也同样占优势地位,而未择伐林分中,紫椴在活立木和枯立木中占优势,但色木槭只在活立木中占优势,枯立木中并不多见。(2)两个林分中小径阶的活立木和枯立木均占优势,径阶结构均大致呈倒J型。两个林分活立木高度级结构大致呈左偏山峰状,而枯立木大致呈倒J型,小个体枯立木所占比例较大,因此可以分析出两个林分枯立木形成主要的原因是林木间竞争。(3)由空间结构参数三元分析可知,两个林分中呈随机分布、高度混交且占优势的活立木较多。而大多数枯立木处于随机分布、劣势状态,且周围林木均为其他树种或仅有1株为同树种。(4)通过枯立木结构参数四元分布可知,两个林分枯立木总体呈现随机分布,具有很强的种间混交,且大小分化很明显。四元分布能反映出该状态下的枯立木周围存在3~4株活立木。【结论】以上信息进一步说明林木种间竞争是该种林分枯立木形成的主要原因。该研究分析了2种紫椴次生林活立木及枯立木空间结构及数量特征,不仅可以探究该类型次生林枯立木形成的主要原因,也为其保护和经营提供了理论依据。
    • 巫志龙; 周成军; 周新年; 刘富万; 朱奇雄; 黄金湧; 陈文
    • 摘要: [目的]比较不同采伐强度下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差异,揭示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以期为区域森林采伐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闽北杉阔混交人工林为研究对象,201 1年8月实施了不同蓄积量采伐强度(中度择伐34.6%、强度择伐48.6%、极强度择伐67.6%、皆伐)作业试验,并与未采伐对照;2016年7月-2017年7月运用Li-8100 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对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土壤5 cm深处的温度和湿度开展了为期1年的定位观测.[结果]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都出现在7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3月份;皆伐5年后,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6月份,最小值出现在11月份;各种强度采伐林地的矿质土壤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P>0.05);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P>0.05),而皆伐林地的凋落物和根系呼吸速率都显著低于未采伐林地(P<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1.45和1.11 μmol·m-2s-1)减少了0.93和0.53 μmol·m-2s-1;各种强度择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无显著差异(P>0.05),而皆伐林地的土壤总呼吸速率显著低于未采伐林地(P<0.05),比未采伐林地(4.39μmol·m-2s-1)减少了1.64 μmol·m-2s-1;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5 cm深处的土壤温度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皆伐使林地土壤温度显著升高(P<0.05),比未采伐林地(18.52°C)增加了4.7°C;中度、强度择伐林地的5 cm深处土壤湿度与未采伐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极强度择伐和皆伐使林地土壤湿度显著降低(P<0.05),分别比未采伐林地(30.67%)减少了2.17%和3.98%;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土壤温度指数模型拟合效果最优,能解释未采伐和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呼吸变化的77.8%~83.3%以及皆伐林地土壤呼吸变化的35.5%;未采伐、中度、强度和极强度择伐林地土壤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参数Q10为1.77~2.72,皆伐林地的Q10为1.49.[结论]不同强度采伐5年后,各种强度择伐林地土壤及其各组分的呼吸速率与未采伐林地没有显著差异;皆伐使凋落物呼吸速率、根系呼吸速率和土壤总呼吸速率都显著降低;各种强度择伐没有改变土壤总呼吸速率的季节变化规律,但皆伐使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和最小出现时间有所提前;研究区土壤温度是土壤总呼吸速率季节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