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罪犯
战争罪犯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1年内共计115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外交、国际关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5篇、专利文献93篇;相关期刊91种,包括法音、法律与生活、检察风云等;
战争罪犯的相关文献由99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家安、王和利、赵兴文等。
战争罪犯
-研究学者
- 张家安
- 王和利
- 赵兴文
- 宋志勇
- 刘统
- 周吉平
- 杨亲华
- 杨亲华1
- 纪敏
- 陆茂清
- 高岚
- 万志鹏
- 付征南
- 何立波
- 何雅菲
- 关林
- 冯敬兰
- 冯晓蔚
- 冯练
- 刘天纯
- 刘宁元
- 刘望安
- 刘畅
- 力行
- 卢衍珙
- 印淳
- 厚朴
- 厚朴文
- 史鸿轩
- 吴丹梅
- 吴志荣
- 吴新风
- 周吉平(著)
- 周桂香
- 夏茂粹
- 夏里
- 孔德生
- 孙伶伶
- 孟向荣
- 宋志勇1
- 尤奋敏
- 尹安学
- 岩屋勇
- 崔汉明
- 廖季威
- 张亚斌
- 张仁寿
- 张寿安
- 张颂甲
- 徐兆荣
-
-
章光园;
曹永斌(图)
-
-
摘要:
江西是一个与法官特别结缘的地方,这片红土圣地先后走出了一大批优秀法官,有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严惩战争罪犯伸张正义的梅汝傲法官,有新时期司法体制改革的“燃灯者”邹碧华法官,还有一位就是本文的主人公,我的同事——胡国运法官。
-
-
-
-
万志鹏
-
-
摘要:
传统的战争法包括规定交战规则的海牙体系与规定人道主义规则的日内瓦体系.时至今日,传统的战争法已经发展成为战争与武装冲突法,其中海牙公约体系停滞不前,而日内瓦公约体系获得长足发展.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的发展使追究违反交战规则和人道主义规则的个人的责任成为历史必然,由此催生了国际军事刑法.二战结束后,国际军事刑法日益成为国际刑法的显著内容,国际法庭对战争罪犯的审判实践日益完善了国际军事刑法,使其发挥了和战争与武装冲突法类似的功能.这两个国际法分支之间渊源重叠、保护法益相近,但适用后果仍有差异.
-
-
-
-
-
-
宋志勇
-
-
摘要:
东京审判的正式名称是远东国际军事审判,是指1946年5月至1948年11月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对日本战争罪犯进行的审判。东京审判既是一场法律的审判,又是一场世界人民对日本法西斯的政治审判。它揭露了日本对外侵略战争的罪行,追究了战犯个人的战争责任,伸张了正义,惩治了邪恶。东京审判的实践,还为国际法特别是国际刑事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在日本,甚至有相当多的政治家认为东京审判是"胜者对败者的审判"是"违法"的。日本右翼更是散布战后日本的历史观是东京审判强加给日本的,日本首相屡屡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篡改历史教科书和政府高官发表否定日本对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等,都与对东京审判的认识相关。因此,有必要对东京审判进行深入的研究。
-
-
杨亲华1
-
-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1959年9月18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毛泽东关于特赦国内战争罪犯的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及刘少奇的特赦令,同时配发《改恶从善前途光明》的社论,一时间成为海内外广泛关注和热议的话题。特赦令第一条规定:''''蒋介石集团和伪满洲国战争罪犯,关押已满十年,确实改恶从善的,予以释放。''''这是中共中央立足于当时的国际国内大局和祖国统一大业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参与推动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进程,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