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119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中国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525536篇;相关期刊80种,包括中老年保健、中国社区医师、浙江预防医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四届中国西部地区皮肤性病学术研讨会、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等;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的相关文献由213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惠玲、刘玲、张景云等。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25536篇
占比:99.98%
总计:525655篇
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研究学者
- 陈惠玲
- 刘玲
- 张景云
- 王海峰
- 白彦萍
- 邹先彪
- 金艳芬
- 陈少英
- Eriksen
- K.
- L.
- Lovato
- P.
- Skov
- W.
- 丁萍
- 严永种
- 丰靓
- 于冬梅
- 于腾阳
- 何力
- 何文俊
- 刘宇超
- 刘强
- 刘晓敏
- 刘桂芝
- 刘海霞
- 刘瑞风
- 刘立红
- 刘红霞
- 刘艳红
- 刘芳
- 刘颖
- 单桂敏
- 卢林凤
- 历志
- 厉卫红
- 古东1
- 史同新
- 史立宏
- 叶世龙
- 叶顺章
- 向丽萍
- 吕柳1
- 吕海鹏
- 吴振涛
- 吴玲玲1
- 吴耀炫
- 周明伟
- 唱文娟
-
-
-
-
-
-
-
-
-
摘要:
“青春痘”是一种皮肤病实际上,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由于主要好发于青少年,所以也俗称为青春痘。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
-
-
-
-
摘要:
取新鲜生姜适量,洗净捣烂,用纱布包裹拧出姜汁。先用温水清洗患处,擦干,再用棉球蘸姜汁反复搽患处,每天1~2次。一般连用2~3天即可治愈。重庆黔江李东成都中医药大学副研究员蒲昭和点评:脂溢性皮炎是皮脂分泌过多所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一般分干、湿两型,前者表现为红斑、干燥、覆糠状鳞;后者多呈淡红色斑,上覆油腻性鳞屑。本病初发多现于头部,渐下蔓延,严重者泛发全身。因皮肤呈油腻性鳞屑状,故中医称其为“面游风”。
-
-
-
杜斌
-
-
摘要: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少年,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也有部分成人发作,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严重者可遍布全身.中医中药治疗痤疮具有良好的疗效,治愈率高,不易复发,痤疮消退的整体性好.
-
-
古东1;
谢本维2;
李乐3
-
-
摘要:
痤疮,又称为“粉刺”,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发病机理不甚清楚,辨证施治复杂,临床表现以好发于人颜面部、胸背部皮肤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甚至疤痕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主要好发于青少年,青春期后往往能自然减轻或痊愈。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饮食或(和)睡眠的失调以及心理压力的剧增,导致痤疮患者越来越多,对患者的心理和社交影响很大,也影响年青人的爱美心理。中医治疗该病有其显著的优势,且复发性小。笔者对中医疗法治疗痤疮综述如下。
-
-
-
张学军
-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术会议》
| 2002年
-
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遗传分析,提示寻常型银屑病不符合单基因遗传,而属于多基因遗传模式或多因子遗传模式.另外在定位银屑病的易感基因位点基础上,寻找银屑病致病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