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急性视神经炎

急性视神经炎

急性视神经炎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眼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7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105835篇;相关期刊82种,包括江西中医药、中国中医急症、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08年全国医学发展中护理新理论、新技术研讨会——急危重病护理学术交流会、全国中西医结合中青年学术论坛等;急性视神经炎的相关文献由22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志英、A.、于旭辉等。

急性视神经炎—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7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05835 占比:99.90%

总计:105944篇

急性视神经炎—发文趋势图

急性视神经炎

-研究学者

  • 李志英
  • A.
  • 于旭辉
  • 余杨桂
  • 刘永红
  • 周士兵
  • 夏朝霞
  • 宋晗
  • 彭蔚
  • 徐梦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吴沈
    • 摘要: 目的:探讨图形视觉诱发电位(P-VEP)检查在评估急性视神经炎(AON)患者疗效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1年1月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263眼)AO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后临床效果分为有效组133例(201眼)和无效组42例(62眼),采用相关性分析探究患者治疗前P-VEP检查结果与治疗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平均光敏感度(MS)、视野平均缺损(MD)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VEP检查对AON患者临床疗效的评估价值。结果:有效组患眼治疗前P-VEP的P_(100)波振幅高于无效组,P_(100)波潜伏期低于无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P_(100)波振幅与治疗后BCVA、视野MS呈正相关,与视野MD呈负相关(P<0.05);治疗前P_(100)波潜伏期与治疗后BCVA、视野MS呈负相关,与视野MD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P_(100)波振幅、P_(100)波潜伏期预测AON临床疗效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6、0.788,敏感度分别为88.71%、80.10%,特异度分别为82.59%、77.42%。结论:治疗前P-VEP检查可有效、客观地评估AON患眼治疗后视力、视野恢复情况,对临床疗效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聂晓东; 孙佳丽; 马玉璐; 买玉洁
    •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CNP)模式对急性视神经炎(AON)患者负性情绪及疾病知晓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3月至2021年1月期间接收的AON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CNP模式干预的4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对比两组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表(ESCA)]、健康行为[健康行为量表(HPLP)]。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知晓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较对照组77.08%,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83%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ESCA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PLP分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NP模式应用于AON患者临床护理中,可提高疾病知晓率、护理满意度,并改善负性情绪,提高自护能力、健康行为。
    • 薛晓辉; 崔阳阳; 高鸽; 肖津安; 姜媛
    • 摘要: 目的:观察增液地黄汤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激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增液地黄汤,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视力、视野平均光敏感度及视野平均缺损、中医证候积分.结果:增液地黄汤治疗后,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7.50%,与对照组有效率(76.9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力、视野敏感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视力、视野敏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视野缺损、证候积分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视野缺损、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液地黄汤可明显改善急性视神经炎患者视力减退、视野缺损等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应用.
    • 李成
    • 摘要: 目的 探讨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我院收治22例急性视神经炎患者,临床采用激素联合复方樟柳碱为主的综合治疗分析,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22例患者治愈9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4例.结论 视神经炎引起视力明显下降,疗效差,尽早诊断、早期进行综合治疗是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关键.
    • 张哲
    • 摘要: 目的 研究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期间就诊的50例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50例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2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10 mg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实验组采用500 ml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结果 经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 大剂量甲基泼尼松龙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的应用价值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几率,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明显.
    • 迪丽达尔·迪里夏提; 祖丽比努尔·塔西帕拉提
    • 摘要: 目的 探析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视神经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接诊的100例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两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知识掌握程度、遵医行为及护理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急性视神经炎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张曙光; 项杰
    • 摘要: 目的:研究大剂量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急性视神经炎(AO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AON患者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n=53例,84眼)和对照组(n=53例,87眼).其中对照组采用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研究组于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血清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趋化因子12(CXCL12)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8.11%高于对照组81.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6.98%与对照组15.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PDGF、CXCL1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剂量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联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治疗AON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血清PDGF、CXCL12水平,改善患者预后,且具有一定安全性.
    • 刘珍容; 张明
    • 摘要: 目的 探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对急性视神经炎患者视功能及血清水通道蛋白4抗体(AQP4-Ab)、抗核抗体(ANAs)的影响.方法 我院收治的120例(188眼)急性视神经炎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92眼、96眼),前者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和泼尼松治疗,后者给予地塞米松和泼尼松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3个月复查视力情况,并于治疗前后空腹采血,检测自身免疫抗体AQP4-Ab、ANAs阳性率.结果 两组近期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及治疗后3个月视力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结束后AQP4-Ab、ANAs阳性率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冲击治疗急性视神经炎疗效可观,可提高患者视功能及降低自身免疫抗体阳性率.
    • 梁永霞; 李玫
    • 摘要: 目的 探讨对急性视神经炎(AON)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干预的效果,评估患者心理状态及满意度,为制定护理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住院接受治疗的AON患者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行AON基础护理,干预组在给予基础护理的同时予以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进行干预.采用汉米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抑郁量表(HAMD)评估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比较2组护理服务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及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2组HAMA评分、HAMD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均<0.05),干预组各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P均<0.05);干预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疾病知晓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措施对急性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干预,保证了护理工作的具体化、规范化,提高了患者疾病知晓率、改善了患者心理状态、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对于护理工作有重要指导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