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同
万斯同的相关文献在1957年到2022年内共计16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史学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5319篇;相关期刊101种,包括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浙江学刊、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等;万斯同的相关文献由134位作者贡献,包括方祖猷、朱端强、张煜等。
万斯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5319篇
占比:99.64%
总计:45481篇
万斯同
-研究学者
- 方祖猷
- 朱端强
- 张煜
- 赵连稳
- 黄爱平
- 万明
- 仓修良
- 姜胜利
- 张兆裕
- 徐吉军
- 暴鸿昌
- 林石
- 濮思喆
- 牟小东
- 荔强艳
- 许光
- 陈时龙
- 魏凯
- 任万杰
- 任崇岳
- 任雪山
- 冕堂
- 冯其庸
- 冯天瑜
- 刘寅生
- 刘懋畴
- 刘永加1
- 刘汉忠
- 劳伯敏
- 卞幼平
- 叶建华
- 吕建楚
- 吕玉铭
- 吳光12
- 吴昊
- 吴梁
- 吴锦花
- 周一良
- 周永良
- 唐庆红
- 唐庆红1
- 孙善根
- 宫云维
- 尤秋华
- 展龙
- 希有
- 常思
- 廉敏
- 廉春
- 张君燕
-
-
王瑜
-
-
摘要:
经万斯同审定的《明史稿》,内容翔实,规模宏大,为张廷玉《明史》的最终成书奠定了坚守的基础。两者在内容上既有前后承袭,又有某些差异,尤其在军事制度方面差异甚大。张廷玉《明史·兵志》与万斯同《明史·兵卫》在编纂体例、内容详略、思想情怀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
-
-
郭媚媛
-
-
摘要:
《鄞江送别图》所绘是康熙十八年(1679)甬上证人书院诸学友及子弟为万斯同、万言叔侄将北上修《明史》而饯别之事。饯别席上郑梁被嘱托绘《秋郊饯别图》以留念,最终未能完成。《秋郊饯别图》恐非《鄞江送别图》的旧称。"鄞江送别"的命名中蕴含了万斯同对自身北上修史的期许。他计划以一幅《鄞江送别图》为始,一幅《都门送归图》为终来总结自己这段修史生涯。鄞江的地理位置,恰是万斯同舍"西郊""秋郊"等名称而取"鄞江"的原因。
-
-
张君燕
-
-
摘要:
万斯同是清初著名史学家,他小时候性子有些顽劣,父亲历数了他的问题,期望他能逐一改正。万斯同却想,逐一改正问题太难了,如果他放大某个问题,父亲看到的大概就只有这一个了。
-
-
贾俊侠;
胡培欣
-
-
摘要:
《庄烈帝纪》是《明史》本纪的最后一篇,现有三种不同的版本存世,长期以来学界忽视对《庄烈帝纪》诸本的书法进行比较研究。本文通过对《庄烈帝纪》诸本内容的分析和归纳,考察了《庄烈帝纪》诸本书法中相异和共通的部分,并认为《庄烈帝纪》的编纂受政治环境和统治者意志的影响,其书法直接服务于清朝建构政治合法性的目的。
-
-
李航
-
-
摘要:
《明史·循吏传》是研究明代循吏的重要历史文献.其成书,经历了万斯同初稿、王鸿绪二稿、张廷玉定稿三个阶段.其中,万稿虽属草创之作,但具有奠基之功.王稿源自万稿,并对其做了大幅度的删润和加工,因此王稿不论是在结构、史识还是行文和表述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提高,是《明史·循吏传》转折之稿.定稿基本承袭王稿,但对王稿的不足之处做了一定的修改,但整体来说变动不大,字数也大体相埒,故王稿的不足之处也大都为定稿所沿袭.
-
-
荔强艳
-
-
摘要:
凭吊诗作为清代浙东学派学人诗歌创作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从黄宗羲到万斯同再到全祖望,诗歌内容不断拓展,诗歌风格也从好"梦"趋向写实.与此同时,诗歌理论也对传统的"诗道性情"和"学问"与诗歌创作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事实上,清代浙东学派学人凭吊诗的内容、风格的演变也符合从性情到学问的发展趋势,与清诗的发展相一致.
-
-
荔强艳
-
-
摘要:
凭吊诗作为清代浙东学派学人诗歌创作的内容,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演变。从黄宗羲到万斯同再到全祖望,诗歌内容不断拓展,诗歌风格也从好“梦”趋向写实。与此同时,诗歌理论也对传统的“诗道性情”和“学问”与诗歌创作的关系进行了新的阐释。事实上,清代浙东学派学人凭吊诗的内容、风格的演变也符合从性情到学问的发展趋势,与清诗的发展相一致。
-
-
吴锦花
-
-
摘要:
自司马迁《史记》创纪传编年史体例以来,班固《汉书》续写太初以后西汉一代王朝的历史,此后各个王朝编写前朝正史遂成惯例,到清代为止,一共编成正史二十四部.二十四部正史中,并不是每一部正史的体例都按照《纪》《传》《表》《志》体例来安排,有十六部正史无表,志的名号存在频繁的变动.二十四史表、志异同是清代钱嘉学派学者关注的问题之一,也是现代史学家写史需要学习和继承的重要内容.
-
-
郑永晓
-
-
摘要:
一、数字文献学的产生及其与传统文献学的关系古代没有文献学,与之相近的是校雠学。校雠学的具体工作可以说自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校雠整理古文献时就开始了。“文献学”这个词的出现则是到了20世纪。出版于1920年的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曾言:“清代史学极盛于浙,鄞县万斯同最称首出。[……]其后斯同同县有全祖望,亦私淑黄宗羲,言文献学者宗焉。”
-
-
张圆圆
-
-
摘要: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其一生在众多思想领域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在史学领域尤其是学术史方面颇具建树.在其著名的学术史著作《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梁启超系统总结了清初史学建设的成就,他的这一系统总结,主要体现在对万斯同、全祖望、章学诚,以及"无锡二顾"等清初史学界主要代表人物史学成就和贡献的揭示和评价中.
-
-
王俊才
- 《“中国少数民族史学与历史学多学科研究方法”学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明史》可以说是官修正史中极优秀的一部。当然这是很多因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但有一个优秀的撰写与编审班子是非常基础而又关键的因素。万斯同就是这个班子中的核心人物之一。虽然从行政职务说,他不食俸、不署衔,一介布衣;rn但从技术作用说,他长时间实际扮演着总编审的角色。他以一位明遗民的身份,带着思念、反省和借鉴的心境、抱着修史续明的情结,一心一意的从事着一项神圣的事业。所以他的言行举止是当时一大批明遗士子人生信念的集中代表。
-
-
石立善
- 《2015第七届世界儒学大会》
| 2015年
-
摘要:
明末清初,私家修史之风兴盛,诞生了多部具有总结性的儒学史书,万斯同《儒林宗派》就是其中一部颇具特色的儒学史表.本文拟就《儒林宗派》之体裁、结构、成书年代与版本、王梓材增注本及书中所显现的儒学史观加以论述,以探讨此书的价值与学术意义.
-
-
-
-
-
-
- 戴塞尔化学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01-10-03
-
摘要:
本发明1~3提供了具备良好弹性回复力、高张力和良好耐水解性的斯潘德克斯纤维、作为该纤维原料的聚氨酯及作为聚氨酯原料的特定聚酯二醇形成的聚酯聚酯二醇。本发明4提供了至少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基团的多元醇或其内酯变性的多元醇及其他多元醇形成的多元醇组分和己二酸为构成组分单位的聚酯多元醇,以此为原料的具有耐洗涤性的聚氨酯,以及由该聚氨酯形成的斯潘德克斯纤维。本发明5提供了用于在DMAc溶剂中的溶解性更高,能够防止斯潘德克斯聚合物劣化和变色,和永久拉伸特性有所改善的斯潘德克斯聚合物中所用的含有高分子量叔胺基的添加剂,永久拉伸特性有所改善的聚氨酯组合物和斯潘德克斯组合物。本发明6提供了具备柔软手感、良好耐水解性、耐洗涤性和粘合性的可作为人造皮革使用的聚氨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