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快速扩弓

快速扩弓

快速扩弓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篇,主要集中在口腔科学、外科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篇、专利文献387391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中国美容医学、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华西口腔医学杂志等; 快速扩弓的相关文献由359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春玲、刘东旭、柯杰等。

快速扩弓—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87391 占比:99.96%

总计:387545篇

快速扩弓—发文趋势图

快速扩弓

-研究学者

  • 王春玲
  • 刘东旭
  • 柯杰
  • 赵桂芝
  • 刘俊玲
  • 卢燕勤
  • 吴丽萍
  • 张苗苗
  • 李岩涛
  • 李洪发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任冬宜
    • 摘要: 目的研究在青少年早期骨性反合畸形中应用螺旋扩弓器合并前方牵引的治疗后对牙列和上下颌骨生长和位置的改变。方法对22例上颌发育不足的反合畸形患者应用螺旋扩弓器合并前方牵引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结果治疗后SNA、ANB、MP-SN、NA-PA、U1-SN、V-A、Ptm'-A'及前下面高增加,SNB、L1-MP、PP-SN减小,C0-G0-Gn、Go-Po、Ar-Pg无显著性变化。结论治疗后上颌骨矢状向近中生长显著,上颌骨整体位置前移,PP平面的向上向后旋转;下颌骨顺时针旋转,下颌骨长度未见明显增加;上颌切牙有轻度唇倾,下颌切牙呈现代偿性舌倾。
    • 许霞; 林步云; 吴丽艳
    • 摘要: 目的:分析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法,选取医院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单独使用前方牵引治疗的38例患者为传统组,使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的42例患者为扩弓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X线头影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的Steiner分析法、Tweed三角分析法、Holdaway软组织分析法测量指标比较,扩弓组U1-NA、U1-UA、SE、H线-N’Pm’、Sn-H、Si-H大于传统组,L1-NB角、L1-NB距、U1-L1、FH-N’Pm’、A-N’Pog’、Li-H小于传统组(P0.05)。结论: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效果显著,能够促进上颌骨向前生长,前移A点,使上颌前牙唇倾及突度增加,改善患者侧貌。
    • 于晓艳; 江淑敏; 张晓红
    • 摘要: 目的:研究上颌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对替牙晚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颊旁间隙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笔者医院收治的30例替牙晚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分组,对照组(15例)采取上颌前方牵引治疗,观察组(15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快速扩弓治疗,观测患者颊旁间隙和牙弓宽度水平,同时记录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颊旁间隙增大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颊旁间隙面积比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上颌的尖牙宽度、第一前磨牙宽度、第二前磨牙宽度以及第一磨牙宽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颌前方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替牙晚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扩大其牙弓宽度,减小颊旁间隙.
    • 夏恺; 孙闻天; 余丽媛; 刘钧
    • 摘要: 目的 评估不同类型的快速扩弓装置对牙根吸收的影响.方法 电子检索文献数据库,包括5个英文库及2个中文库,合格文献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临床对照试验、队列研究以及病例-对照研究.由3名研究者进行数据提取,随机对照试验及非随机试验由不同量表进行偏倚风险评估.结果 初筛的400篇研究中,共有7篇符合标准纳入本系统评价.其中3篇被评为高证据质量,2篇为中等证据质量,2篇低证据质量.现有证据表明,牙支持扩弓装置相较于骨支持扩弓装置会产生更明显的支抗牙根吸收.另外,Haas式腭部基托并不能有效减小牙根吸收的程度,牙支持式扩弓装置间的固位体设计差异(采用带环或铸造框架与支抗牙连接)不会造成牙根吸收发生率及程度的差异.结论 临床证据表明,相比于其他快扩装置,骨支持快扩装置可产生较小程度的牙根吸收.牙-组织混合支持式(Haas式)与牙支持式(Hyrax式)之间、不同固位体设计的Hyrax式扩弓装置之间所致牙根吸收程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郑如松; 陈菲; 孙雪玉; 李岩涛
    •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MSE骨性扩弓治疗成人上牙弓狭窄的扩弓效果.方法 选取上牙弓狭窄的成人患者13例(18~24岁;平均年龄20.7岁,男6例,女7例),应用MSE骨性扩弓器进行上牙弓扩宽;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完成加力.扩弓后拍摄CBCT与扩弓前CBCT对比,分析扩弓前后上牙弓及颌骨横向宽度相关指标的变化.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除1例患者因感染因素造成扩弓失败外,其他12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扩弓,扩弓后CBCT显示:①尖牙间及第一磨牙间牙弓宽度明显增加(P<0.05);②腭中缝宽度,上颌基骨宽度,鼻腔底宽度等骨性指标均增加,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③上颌第一磨牙及牙槽颊向倾斜度仅有轻微增加,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SE骨性扩弓对牙弓狭窄的成人患者可显著扩宽牙弓及基骨.
    • 白璐; 包涵; 谢宁; 葛悦; 朱宪春
    • 摘要: 目的 应用三维有限元法比较三种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装置对颌骨及牙齿的作用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建立Hyrax联合牙性前方牵引装置、骨支持式扩弓器(maxillary skeletal expander,MSE)联合牙性前方牵引装置、MSE联合骨性前方牵引装置及颅上颌复合体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扩弓螺旋器施加0.25 mm的横向位移并于装置牵引位点施加大小为500 g/侧的牵引力,力的方向与咬合平面呈30°向下,分析三种快速扩弓联合前方牵引装置作用下的颌骨及牙齿的位移趋势及应力分布.结果 三种装置作用下的颌骨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相似,但两种MSE联合前方牵引装置作用下的颌骨横向位移量为Hyrax联合前方牵引装置位移量的2.7倍,矢状向的位移量为Hyrax联合前方牵引装置的2.6倍,颌骨的应力值远大于Hyrax联合前方牵引装置;三个模型的牙齿位移趋势相似,但牙齿应力分布模式不同,MSE联合骨性前方牵引装置对于磨牙仍有作用力.结论 ①对于需要大的颌骨移动量及错过生长发育的患者可选择骨性快速扩弓前方牵引装置.②MSE联合前方牵引装置仍需改进.
    • 吴聿淼; 包涵; 谢宁; 葛悦; 朱宪春
    • 摘要: 上颌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面具是早期治疗上颌骨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常见方法之一.传统方法常用牙和黏膜支持式装置治疗替牙期及恒牙早期的骨性Ⅲ类患者,随着种植支抗的发展,种植钉被广泛应用于正畸治疗中,展示出稳定的骨性支抗效果.本文将对腭部不同类型快速扩弓配合前方牵引技术作一简要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 逯之瑶; 王健; 党亮生; 金作林
    • 摘要: 目的:探讨传统上颌前牵与种植体支抗前牵分别联合快速扩弓对恒牙早期骨性Ⅲ类患者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11~13岁骨性Ⅲ类患者20人(男9例,女11例),随机分为传统组(A)和种植体组(B)(n=10),治疗前后分别拍摄侧位片和CBCT,用Winceph8.0和Invivo dental5.0测量,SPSS 24.0软件处理分析.结果:治疗后(1)A组SN-PP(°)减小(P<0.05),种植体组增大(P<0.05);(2)B组ANS-Ptm(mm)、A-Y(mm)、Overjet(mm)、Wits(mm)增量较A组更显著(P<0.05);(3)A组U1-SN(°)、U1-PP(°)、Y轴角、SN-MP(°)增量大于B组(P<0.05);(4)水平向U4cR-U4cL(mm)B组增量大于A组(P<0.05).结论:快速扩弓联合种植体支抗前牵可以产生更明显的上颌前下方增量和较小的下颌顺时针旋转及垂直向、矢状向牙效应,水平向牙效应更明显.
    • 郑如松; 李岩涛; 王兰珠; 生安菊
    • 摘要: 目的:分析MSE骨性扩弓治疗后上颌牙根及颊侧齿槽骨的吸收变化情况。方法:选取上颌横向发育不足(上牙弓狭窄)患者16例(年龄16~24岁;男7例,女9例)。应用MSE骨性扩弓器进行扩弓治疗,所有患者均在3个月内完成加力,扩弓结束后拍摄CBCT与扩弓前的CBCT比较,所有DICOM数据导入Mimics17.0软件进行牙齿三维重建,分析扩弓前后上中切牙,第一前磨牙,第二前磨牙,第一磨牙的牙根长度(体积)及颊侧齿槽骨高度和厚度的变化。结果:扩弓前后的CBCT对比显示:(1)所有测量牙齿的牙根长度及体积仅有轻微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颊侧齿槽骨高度及厚度的测量发现支抗牙部位存在显著改变(P0.05)。结论:MSE骨性扩弓后未见显著牙根吸收;颊侧齿槽骨高度和厚度在支抗牙部位的吸收显著高于非支抗牙部位,为临床选择扩弓器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