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心阻抗图

心阻抗图

心阻抗图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18年内共计8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8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2469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现代诊断与治疗、中国心血管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7年第三届海河之滨心脏病学会议等;心阻抗图的相关文献由165位作者贡献,包括况明星、刘淑君、赵志坚等。

心阻抗图—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8 占比:0.14%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62469 占比:99.86%

总计:62558篇

心阻抗图—发文趋势图

心阻抗图

-研究学者

  • 况明星
  • 刘淑君
  • 赵志坚
  • 况子雯
  • 杨照康
  • 肖伟
  • 况南珍
  • 彭录生
  • 肖秋金
  • 陆瑞昶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赵慧; 况世江; 郭小春; 吴允强; 柳剑鹏; 况明星
    • 摘要: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mechanism of transforming the impedance change of blood vessel to the voltage change on chest surface in the measurement of impedance cardiography(ICG).Meth-ods The process of transforming the impedance change of blood vessel to the voltage change on chest surface was qualitatively analyzed on the basis of the electrical field distribution within thorax.The trans-formational law was studied by means of the model experiment.The plastic barrel filling with dilute NaCl solution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cylindrical volume conductor of thorax,and the alternating voltage in 10-50 V ranges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voltage change(ΔUb),which was caused at two ends of the blood vessel by the impedance change of blood vessel.The relations between output voltage change(ΔUbs)and relative parameters were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ΔUbs between two de-tection electrodes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drum.Results The electrical potenti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detection electrodes on chest surface was just the ΔUbs obtained by transformation.In the measurement of ICG,the ΔUbs measured on chest surface was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ΔUb caused at two ends of blood vessel by the impedance change of blood vessel,and to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detective electrodes on chest surface.Conclusion The investigated results in this ar-ticle can provide the foundation for the mechanism of transforming the impedance change of blood vessel to the voltage change on chest surface.%目的 探讨心阻抗图测量中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机制.方法 基于胸部内的电场分布,定性分析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过程.用模型实验研究转换的规律,将装满稀盐水溶液的塑料圆桶模拟胸部圆柱形容积导体,10~50 V的交流电压模拟血管阻抗变化在血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变化(ΔUb),同时通过测量圆桶侧壁两检测电极之间的输出电压变化(ΔUbs),研究ΔUbs与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胸部体表两检测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变化正是通过转换得到的ΔUbs.胸部体表测量的ΔUbs与血管阻抗变化在血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变化ΔUb、胸部体表两检测电极之间的距离(L)均呈现正比例关系.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机制提供依据.
    • 赵慧1; 况世江1; 郭小春1; 吴允强1; 柳剑鹏1; 况明星1
    • 摘要: 目的探讨心阻抗图测量中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机制。方法 基于胸部内的电场分布,定性分析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过程。用模型实验研究转换的规律,将装满稀盐水溶液的塑料圆桶模拟胸部圆柱形容积导体,10~50V的交流电压模拟血管阻抗变化在血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变化(ΔUb),同时通过测量圆桶侧壁两检测电极之间的输出电压变化(ΔUbs),研究ΔUbs与相关参数的关系。结果 胸部体表两检测电极之间的电势差变化正是通过转换得到的ΔUbs。胸部体表测量的ΔUbs与血管阻抗变化在血管两端产生的电压变化ΔUb、胸部体表两检测电极之间的距离(L)均呈现正比例关系。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血管阻抗变化转换为胸部体表电压变化的机制提供依据。
    • 彭丹晖; 顾永辉; 黄宇; 黄冰; 黎阳
    • 摘要: 目的:研究C O2气腹压力对患者循环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盆腹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20例,低气腹压组(12m m H g)23例和高气腹压组(15m m H g)21例.于入手术室(T0)、全麻气管插管后(T1)、气腹或开腹完成(T2)及气腹或开腹30min(T3)、60min(T4)、120min(T5)、手术(气腹)结束(T6);监测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心阻抗图(ICG)记录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LVET)、心脏加速指数(A C I)等指标.结果:(1)三组各时点H 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高气腹组M A P在T2~T5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4)高、低气腹组T2~T5CO、SV、ACI、VI显著低于开腹组,SVR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CO2气腹引起腹腔镜手术患者SV、CO、ACI降低,SVR升高.
    • 彭丹晖; 顾永辉; 黄宇; 黄冰; 黎阳
    • 摘要: 目的:研究CO2气腹压力对患者循环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64例盆腹腔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开腹手术组20例,低气腹压组(12mmHg)23例和高气腹压组(15mmHg)21例。于入手术室(T0)、全麻气管插管后(T1)、气腹或开腹完成(T2)及气腹或开腹30min(T3)、60min(T4)、120min(T5)、手术(气腹)结束(T6);监测患者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心阻抗图(ICG)记录心输出量(CO)、每搏输出量(SV)、外周血管阻力(SVR)、(LVET)、心脏加速指数(ACI)等指标。ACI)等指标。结果:(1)三组各时点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三组各时点P>0.05);(2)高气腹组MAP在T2~T5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4)高、低气腹组T2~T5CO、SV、ACI、VI显著低于开腹组,SVR显著高于开腹组(P0.05)。结论 CO2气腹引起腹腔镜手术患者SV、CO、ACI降低,SVR升高。
    • 况明星; 况南珍; 肖秋金; 崔超英; 洪文钦
    • 摘要: 目的:探讨胸部体表O波形成的机制. 方法:6对方片电极检测胸部体表阻抗变化,用波形重建获得重建心阻抗微分图,对比正常组和异常组的O波幅度,用阻抗变化叠加原理分析胸部体表O波形成的机制. 结果:胸部体表O波是重建心阻抗微分图的血管分量O波和心室分量O波叠加而成的;在心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体表O波以心室分量O波为主;在心功能不全的情况下,当血管分量O波大于心室分量O波时,体表O波中以血管分量O波为主. 结论:血管分量PL',PR'的O/C比值可以用于评价左室舒张功能.
    • 王忠波
    • 摘要: 心阻抗血流图是常用的无创伤心血管功能检测法,它能反映心脏泵血状态,心肌收缩图片心室顺应性等,有可重复性的优点,冠心病患者可根据其异常指标的多少,数值的大小判断心功能受损程度。笔者对来院检查的两组不同人群的心阻抗图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并就微分波的临床意义作进一步探讨。
    • 戚平平; 李冰; 徐建华; 张贵君; 刘成桂
    • 摘要: 心阻抗图微分图可以微创性测定心输出量(CO)和心脏收缩时间间期(STI),而后者是评价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我们对202名正常健康儿童进行了心阻抗图(ICG)测定,旨在探讨评价儿童心功能的基本数值。资料与方法:在青岛市幼儿园和小学中选择3~12岁正常健康儿童202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学龄前组(3~6岁)62例,男女各31例;学龄组(7~12岁)
    • 冯虹
    • 摘要: 我院自2000年10月-2001年10月,在临床上使用河北省廊坊市测控仪器厂生产的XWZ一Ⅱ型心功能无创自动检测仪(心阻抗图法)。现对我院住院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AMI)恢复期50例检测结果与60例同龄正常人的对比结果报告如下。
    • 姜善; 明玉梅
    • 摘要: 目的应用心阻抗图(ICG)观察黄芪注射液对冠心病合并心脏收缩功能不全的作用.方法用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GluCose 250ml中静脉滴注,25~30滴/分.连用2周,观察治疗前后SV、CO、CI、EF及PEP/LVET5项参数变化.结果治疗前后SV、CO、C1、EF和PEP/LVET比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黄芪治疗用药后能改善心阻抗图的多种客观指标.说明黄芪可增加心脏搏出量和提高左心室射血分数,可改善心脏收缩功能,具有强心作用.
    • 况明星; 肖秋金; 肖伟; 况南珍; 赵志坚; 罗勤
    • 摘要: @@ 为了解决心阻抗图测量中的非唯一性问题,2001年作者提出了胸部电生物阻抗波形重建的设想[1].通过一年多的研究,我们对原设想的数学模型和测量方法进行了改进,研制出了一台阻抗重建实验装置,并对60例健康男性做了检测,现将重建波的初步结果报告如下:rn附图是一例22岁健康男性的胸部重建心阻抗波,其中第一道是心电图(Ⅱ),第2-4道分别为主动脉(AO)、左肺动脉(PL)、右肺动脉(PR)的阻抗变化,第5道是心音图,第6道是心脏阻抗变化(HV).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