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运动试验
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1年内共计105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特种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4篇、专利文献321492篇;相关期刊72种,包括体育科学、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
心电图运动试验的相关文献由264位作者贡献,包括孙冰、何秉贤、吴立华等。
心电图运动试验—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1492篇
占比:99.97%
总计:321596篇
心电图运动试验
-研究学者
- 孙冰
- 何秉贤
- 吴立华
- 程之时
- 于小林
- 何建桂
- 吴杏
- 吴树燕
- 张惠秋
- 张苗青
- 曹小元
- 杨惜泉
- 梁崎
- 胥秀勇
- 赫康成
- 陈龙觉
- 马虹
- 高修仁
- 丁修云
- 丁宁炜
- 乔鲁军
- 于宗良
- 任守刚
- 何世红
- 何作祥
- 何庆荣
- 何祚祥
- 何静宜
- 何静谊
- 侯俊英
- 侯瑞田
- 侯翠红
- 俞幼燕
- 党立群
- 冯占斌
- 冯国勤
- 凌铁群
- 刘伊丽
- 刘传木
- 刘喜林
- 刘宏明
- 刘建华
- 刘建海
- 刘建立
- 刘桂萍
- 刘祎秀
- 刘紫燕
- 刘芳
- 卞意萍
- 史哲
-
-
郭红伟;
刘建海;
陈俊峰
-
-
摘要:
运动平板试验是一种可用于判断冠状循环功能的无创检查方法.GE CASE运动测试系统拥有先进的诊断及安全评估工具,安全可靠,使用方便.文章详细介绍了GE CASE运动测试系统的原理、性能特点和临床应用,分析了运动测试系统黑屏故障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对其检修过程进行分析,以期为临床使用提供更有力的支持.
-
-
郭伟达
-
-
摘要:
目的:探讨胸腔手术患者术前进行活动平板心电图运动试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来院就诊并愿意接受胸腔手术且常规心电图正常的患者,观察组412例,对照组450例,活动平板心电图运动试验采用Bruce方案进行.结果:在412例的运动试验患者中,阳性16例,可疑阳性54例,阴性342例.患者心律失常和ST段/T波改变的发生率阳性患者>可疑阳性患者>阴性患者;观察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事件的有49例(11.89%)、ST段或T波改变有36例(8.74%),对照组患者中发生心律失常的有87例(19.33%)、ST段或T波改变有68例(15.11%),观察组患者心律失常和ST段、T波改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动平板心电图运动试验对胸腔手术患者有很好的术前评估价值,值得在外科临床上推广.
-
-
何庆荣;
靳元;
朱飞飞;
党立群;
张云娟
-
-
摘要:
目的 对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性综合征患者的心脏病变功能情况给予探讨分析,对患者的心肌缺血状态以及对疾病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2015年4月—2017年12月该院对200例糖尿病患者和50名正常体检者进行了对比分析,将患者分成MS组、T2DM组和对照组,对患者的ST-T变化情况分组,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两组,根据心功能分成CI和正常组,对患者进行平板心电运动试验分析.结果 心肌缺血患者的CI率和MS率均要高于非心肌缺血患者,两组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脂异常、高血压和MS是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心功能异常和不全的主要原因.结论 心功能不全会让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肌缺血几率提升,临床中关注患者的心肌缺血情况,对心功能进行判断,了解相关因素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风险.
-
-
庄玉翠
-
-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代谢综合征患者的心脏变时性功能情况,研究分析其和心肌缺血之间的联系,寻找相关因素。方法根据该院2011年4月—2012年12月的2型糖尿病患者200例和50例正常体检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这些患者分成MS组、T2DM组和对照组,按照患者心电图ST-T改变情况,吧MS和T2DM两组患者又分成心肌缺血和非心肌缺血两组患者,按照心脏变时性功能分成CI和正常组,对患者的平板心电运动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对照组的HRmax、rHR、心率储备、变时性指数比其他两组要高,T2DM组比MS组要高(P<0.05),心肌缺血组患者的CI率和MS发病率比非心肌缺血组高(P<0.05),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主要原因就是血脂异常、高血压、MS。结论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会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心肌缺血症发生率提升,临床中可以通过观察患者变时性功能来判断心肌缺血情况,代谢综合征是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肌缺血以及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的危险因素。
-
-
张超
-
-
摘要:
目的 通过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层次及不同体重指数(BMI)人群的心电图运动试验的检查结果,探讨其相关性.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10月因疑诊冠心病而行心电图运动试验患者1 021例,统计身高、体重等资料,其中阳性及可疑阳性患者315例,分析心电图运动试验结果与性别、年龄层次及体重指数的关系.结果 女性各年龄段阳性及可疑阳性率分别为0.00%(≤30岁)、23.26%(30~ 40岁)、33.80%(40~50岁)、41.38%(50 ~60岁)、34.41%(60~70岁)、20.00%(>70岁),男性各年龄段阳性及可疑阳性率分别为9.68%(≤30岁)、16.67%(30~40岁)、26.04%(40~50岁)、32.24%(50~60岁)、35.71%(60~70岁)、37.50%(>70岁);BMI正常组男性阳性及可疑阳性率为26.29%、女性为38.41%,BMI异常组男性阳性及可疑阳性率为28.13%,女性为27.56%.结论 在同年龄层次中,女性患者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率高于男性患者;所有患者在40~ 60岁年龄层次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率较高;运动平板试验阳性及可疑阳性结果与BMI未发现存在相关性.
-
-
-
郑寥寥;
俞幼燕;
钱赛芳;
黄翯
-
-
摘要: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改变特点,探讨其与心肌缺血的关系,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相关因素.方法 选择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50例正常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分为MS组、T2DM组和对照组,根据心电图ST-T改变将MS组和T2DM组的研究对象分为心肌缺血组和非心肌缺血组,根据心脏变时性功能将MS组和T2DM组的研究对象分为CI组和变时性功能正常组,进行症状限制性平板心电运动试验并收集临床资料.结果 MS组和T2DM组HRmax、rHR、心率储备、变时性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其中MS组最小(P<0.05),心肌缺血组CI率和MS患病率均显著高于非心肌缺血组(P<0.05),CI和MS与心肌缺血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OR=3.225,3.568,P<0.05),血脂异常、高血压、MS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CI的独立危险因素(OR=1.952,1.993,2.685,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发生心肌缺血风险高,变时性功能可作为反映心肌缺血的指标,MS则是2型糖尿病患者心脏变时性功能不全和心肌缺血的高危因素.
-
-
-
韩滨;
陈建平;
王海生;
叶纪诚;
武瑞兵;
邓秀玲;
苑红;
张建宇
-
-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3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两组均治疗15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典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FMD及NO、ET测定值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 〈 0.05),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显著改善(P 〈 0.05),ET和NO分别较前降低和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且与FMD的改善趋于一致.结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有效的治疗心脏X综合征.
-
-
吴永辉;
吴立华;
史哲
-
-
摘要:
目的 观察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心脏X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将60例心脏X综合征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治疗15 d,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典型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及C反应蛋白(CRP)的变化.另选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20名作为正常组.结果 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CRP较正常人增加(P<0.01).治疗组与常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心绞痛发作频率显著减少(P<0.05),心电图运动试验缺血型ST段压低幅度显著改善(P<0.05),血CRP浓度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有效治疗心脏X综合征,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可以降低心脏X综合征患者血CRP水平可能是其有效的作用机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