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向量
心电向量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3年内共计13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0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20829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大连大学学报、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生理学会第八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暨中国神经科学学会第二届全国神经生物学教学研讨会等;心电向量的相关文献由27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晓潞、李上奖、付新艳等。
心电向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829篇
占比:99.57%
总计:20920篇
心电向量
-研究学者
- 刘晓潞
- 李上奖
- 付新艳
- 吴军
- 尹鹏
- 崔正芳
- 张亚
- 张伯政
- 易勇
- 潘大明
- 罗小刚
- 董何彦
- 蒋文婷
- 邹海涛
- 郑声凯
- 高希余
- 黄蕾
- 付宁宁
- 何彬彬
- 侯英楠
- 关德明
- 刘仁光
- 吴晓萍
- 周峰
- 周翔
- 崔彦博
- 廖云朋
- 张能立
- 张静
- 徐兆龙
- 徐拥军
- 景丽
- 景永明
- 曾文斌
- 李世锋
- 李中健
- 李枚格
- 樊昭磊
- 王丹俐
- 王凤翠
- 王艳彩
- 白冰
- 范慧婕
- 蔡小红
- 许振华
- 贾乃仁
- 贾微
- 邓木清
- 钟玉秋
- 陆欣
-
-
沈伟霞;
迟瑛娇;
林文;
朱雪妍
-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电图(ECG)联合心电向量(VCG)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正常体检者10例、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18例、有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39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心电图和心电向量检查。比较正常体检者、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有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额面和横面T向量环情况,T环方位、运转及三面ST向量情况;比较心电图单独检测与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的阳性率。结果有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和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额面和横面T环电压、L/W、T/R、T-QRS夹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检者额面和横面T环电压、L/W、T/R明显高于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和有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T-QRS夹角明显小于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和有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体检者T环转向、T环顺时钟运行及三面ST向量≥0.1 mV占比均低于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和有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率94.44%明显高于心电图单独检测的66.67%;有症状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冠心病心肌缺血阳性率97.44%明显高于心电图的76.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电图联合心电向量检测可有效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检出率,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
王欣蔚;
王伟;
黄远航;
徐琳
-
-
摘要:
目的探究牛蛙相对侧心室肌的心电向量是否形成综合。方法记录_(3)0只牛蛙的常规导联心电图和头胸导联心电图。选择蛙剑突水平与前正中线、左腋中线、后正中线和右腋中线交点处V_(1)(HV_(1))、V_(2)(HV_(2))、V_(3)(HV_(3))和V_(4)(HV_(4))为心电图记录部位。结果常规导联心电图可记录到r波或rs波,而头胸导联心电图在HV_(1)~HV_(4)记录到正向r波或rs波,未记录到负向波,头胸导联与常规导联对应部位及相对侧波形振幅代数和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头胸导联心电图在牛蛙心室肌前后侧和左右侧均可记录到正向r波或rs波,不支持相对侧心室肌心电向量形成综合,原因可能为Wilson中心电端参考电位略高于头胸导联的右前额参考电位,致使常规导联心前区记录到的电位偏低。
-
-
朱波
-
-
摘要: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的心电向量指标展开分析.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左心室质量指数分为对照组(正常,41例)与观察组(异常,39例),在实施心电向量检查后,对比两组患者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左向力、H面电压、F面电压、QRS环起始向右向量电压均高于对照组患者,且观察组多数患者服药不规律,病程较长(P<0.05).结论:心电向量指标对诊断左心室肥厚起到了重要作用,临床意义显著.
-
-
张艳
-
-
摘要:
目的 研究对下壁异常Q波进行诊断的时候使用心电向量的效果.方法 将本院自2019年7月~2020年8月收治的68例在体表心电图检查当中显示下壁异常Q波的患者当作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有陈旧下壁心肌梗死情况进行分组,1组为有陈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例数为34例;2组为没有下壁心肌梗死病史患者,例数为34例.两组患者均需使用心电向量图进行检查,对比正常和异常情况.结果 2组患者心电向量图异常Q波检出率为88.24%,1组患者心电向量图异常Q波检出率为44.12%,2组明显低于1组(P<0.05).结论 在使用心电向量诊断下壁异常Q波的时候,能够将没有任何临床意义的下壁异常Q波进行排除,为临床提供更多的诊断参考数据.
-
-
付宁宁;
徐兆龙;
刘仁光
-
-
摘要:
近年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等多种病理情况”胸导出现不能用横面向量解释的奇怪心电图表现。2021年Littmann结合50个临床实例,提出:“V1、V2和V3是横面导联,也是额面导联的新概念”,使这些胸导心电图奇怪之谜得到了合理解释。本文结合文献,通过对“心电之谜的合理解释”,和大家共同学习Littmann心电图新概念。
-
-
付宁宁;
徐兆龙;
刘仁光
-
-
摘要:
近年文献报道"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室肥大、肺动脉高压等多种病理情况"胸导出现不能用横面向量解释的奇怪心电图表现.2021年Littmann结合50个临床实例,提出:"V1、V2和V3是横面导联,也是额面导联的新概念",使这些胸导心电图奇怪之谜得到了合理解释.本文结合文献,通过对"心电之谜的合理解释",和大家共同学习Litt-mann心电图新概念.
-
-
黄华
-
-
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联合应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检查对冠心病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和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临床症状分为两组:有临床症状者为观察组(74例),无临床症状者为对照组(46例).均采用心电图和心电向量进行检测,比较不同检查方案的阳性率.结果:在对照组患者中,联合组检查阳性率为86.96%,明显高于心电图组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观察组患者中,联合组检查阳性率为90.54%,明显高于心电图组的35.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应用心电向量和心电图检查能够明显提高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确诊率,增加临床参考意义.
-
-
-
-
摘要:
《实用心电学杂志》是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江苏省教育厅主管,江苏大学主办,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心电学会、中国心电图会诊中心、中国心电学基地协办的心电学专业权威期刊。ISSN 2095-9354,CN32-1857/R,双月刊,大16开,双月28日出版,国内邮发代号:28-438,定价:10元/期,全年60元。主要栏目:指南解读、专家述评、专题笔谈、海外论坛、论著、综述、现代远程心电监护、心电散点图、心电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起搏器与起搏心电图、心电向量专题研究、经验技术交流、探讨与争鸣、病例报告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