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学
徐乾学的相关文献在1959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中国文学、教育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6篇、专利文献83631篇;相关期刊98种,包括晋阳学刊、齐鲁学刊、社会科学辑刊等;
徐乾学的相关文献由141位作者贡献,包括赵秀亭、寇宗基、张一民等。
徐乾学—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3631篇
占比:99.81%
总计:83787篇
徐乾学
-研究学者
- 赵秀亭
- 寇宗基
- 张一民
- 马乃骝
- 王稼句
- 刘德鸿
- 刘敏
- 吴仁安
- 姚崇实
- 时丽琼
- 李国跃
- 段筱春
- 郭明辉
- 阎崇年
- 陈四益
- 陈桂英
- 陈登亿
- 高岸
- 丁延峰12
- 丁若亭
- 乔治忠
- 何晓东
- 傅晶
- 冯晓霞
- 刘梓楠
- 别廷峰
- 匡淑红
- 华忱之
- 卫河涛
- 叶树声
- 吴伟初
- 周洪才
- 周涛
- 周绍纲
- 周龙兴
- 唐文基
- 夏连迎
- 姜书阁
- 姜纬堂
- 孙同林
- 孙广辉
- 孙雪艳
- 孟昭信
- 宁大年
- 宋德金
- 尚小明
- 左步青
- 张佳生
- 张宏杰
- 张朝阳
-
-
刘敏
-
-
摘要:
纳兰揆叙(1674-1717),字恺功,号惟实居士,满族藏书家。其在政治、文学方面的事迹多为后人熟晓,藏书事迹却鲜为人知。他的谦牧堂作为清初满族私人藏书楼,在清代藏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文章就纳兰揆叙藏书渊源、谦牧堂藏书规模、源流和散佚情况进行系统考述,揭示纳兰揆叙及其谦牧堂对中国藏书事业的贡献,从而丰富清代藏书史尤其是少数民族藏书史的研究。
-
-
木容
-
-
摘要:
大唐邕州烈女五千里复仇记(上)。邕州女婿家有娇妻。唐大和年间,邕州发生一起震惊朝野的“告御状”事件,其男女主角为邕州地方官员衡方厚及其妻程氏。衡方厚是何方人氏?历代史志均未说明,而程氏则毫无争议为邕州宣化县(今南宁市区内)当地人氏。清徐乾学、韩菼、蒋廷锡、方苞等纂修的《[康熙]大清一统志》卷三百载:“衡方厚妻程氏,宣化人。”
-
-
谢继帅
-
-
摘要:
清代学者最早何时开始从 《永乐大典》 中辑佚,向来为学界所重视.前贤认为康熙年间徐乾学已有"辑录《大典》之议",甚至将其推为"清代倡议《大典》辑佚第一人".但从《补刻编珠序》一文看,徐乾学虽然已经注意到皇史宬所藏《永乐大典》,并有"刊录颁布"的想法,但没有明确提出辑佚的主张.与徐乾学过从甚密的朱彝尊曾寻访《永乐大典》,且收藏过辑自《永乐大典》的易祓《周礼总义》.《周礼总义》可能是清人最早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一部典籍,但具体辑佚人物、时间和动机尚难考知.《永乐大典》在康熙朝重新受到学者关注,背景应该是当时官私层面大规模的编纂图书活动.
-
-
孙广辉
-
-
摘要:
康熙十八年《明史》馆重开,徐乾学被征入馆,充任纂修,到康熙二十一年晋升总裁,由此开启了领局修史的工作.徐乾学促成了《明史》馆重开,推动史馆史料征集并带头献书,延揽修史人才,对《明史》编修有重新启动之功.他拟定《修史条议》,直接参与《明史》的纂修、审订和进呈,在《明史》编修前期贡献和影响最大,为《明史》的成书起到了创始奠基的作用.
-
-
-
-
-
-
王跃文
-
-
摘要:
本书塑造了以清朝名臣陈廷敬为主要代表的大臣群相,反映一个特定历史境遇中政坛人物的人格、道德和行为的艰难选择,再现300多年前的社会风云。康熙朝名臣辈出,然而宦海风高,沉浮难料。明珠罢相削权,索额图身死囹圄,徐乾学郁郁早逝,高士奇斥退回籍。唯有陈廷敬驰骋官场几十年稳如泰山,历经28次升迁,官至一品大学士。他一生恪慎清勤.不党不私,始终保持忠诚、廉洁、为民之心,辅佐康熙帝长达半个多世纪,为缔造康乾盛世作出了重要贡献。
-
-
李小雨
-
-
摘要:
纳兰性德,初名成德,避太子胤礽讳而改名为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生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卒于康熙二十四年(公元1685年)。善作诗,尤长于倚声,著有《饮水词》《通志堂集》等。入徐乾学门下,徐氏为其撰墓志铭称:“从吾游者亦众矣,如容若之天姿纯粹、识见高明、学问淹通、才力强敏,殆未有过之者也。”知其天赋过人。李慈铭将纳兰与陈维崧、朱彝尊并举,于其人其词均是盛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