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滦工程
引滦工程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11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工业经济、中国政治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258084篇;相关期刊47种,包括环渤海经济瞭望、档案天地、水科学与工程技术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天津大学第二届博士生学术论坛——建筑工程论坛、第八届全国环境与生态水力学学术研讨会等;引滦工程的相关文献由173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振、张彤宇、阚兴起等。
引滦工程—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58084篇
占比:99.96%
总计:258200篇
引滦工程
-研究学者
- 李振
- 张彤宇
- 阚兴起
- 于子明
- 钱春林
- 周军
- 张士禄
- 张宇
- 温立成
- 王少明
- 王新华
- 纪炳纯
- 罗阳
- 仇新征
- 侯佳
- 冯涛
- 张海山
- 徐勤
- 徐咏梅
- 房达平
- 李力
- 李宝琴
- 李春丽
- 杜学君
- 王志高
- 赵东亮
- 郭彦
- 高云明
- 万里
- 于俊涛
- 于海云
- 付兵
- 付国群
- 任美锷
- 何凡
- 何国华
- 何永佳
- 傅韬
- 克石
- 冯平
- 冯志辉
- 刘丽波
- 刘光生
- 刘学刚
- 刘春萍
- 刘树香
- 刘淑军
- 刘裕辉
- 刘远正
- 刘金辉
-
-
赵勇;
何凡;
何国华;
路培艺;
曲军霖;
汪勇;
王庆明
-
-
摘要:
基于滦河流域水系统健康状态演变态势,提出将南水北调工程与引滦工程统筹考虑,优化滦河水量分配方案,协同保障南水北调受水区和滦河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基本构想,并具体提出以天津市水资源安全作为前提条件,以水量、水资源调蓄能力、水价3个方面作为关键支撑,分3步调整引滦水量分配方案的实施步骤设想。将滦河流域纳入南水北调后续工程规划,不需要新增工程措施,就可以将南水北调工程效益向北延伸到滦河流域,最大程度缓解滦河流域严重水问题,实现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效益最大化。
-
-
郭赛飞
-
-
摘要:
水资源短缺一直制约着京津唐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因缺水引发的经济、社会问题逐渐凸显,促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开始考虑实施跨流域调水工程.引滦工程作为北方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其决策经历了曲折的过程.1958年,北京和唐山曾分别提出引滦河水的设想,唐山还实施了引滦入还和引还入陡工程.1972年,海河流域大旱促使中央做出加快实施引滦工程的决定,但由于地质情况复杂等原因,引滦工程设计方案被反复修改.1981年,天津提出了单独引滦济津路线并得到了中央的支持.引滦工程对缓解京津唐用水紧张发挥了重要作用,天津是引滦工程受益最大的地区.
-
-
靳凤娟;
徐好峰;
刘远正
-
-
摘要:
在分析流域政府间协调机制的理论基础上,介绍了政府间协调机制的定义、产生背景和主要方式.结合引滦水源地管理的现状和问题,从完善科层型、市场型、府际治理型协调机制3个角度,提出了探索协调机构组建方式、加强流域法制建设、推动新型政府考核制度、探索国土空间统一管理、建立全面的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稳定的投入机制、建立政府间联盟、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完善流域规划等9项完善政府间协调机制的建议措施.
-
-
王冰;
宋秋波
-
-
摘要:
阐述引滦工程修建的背景、引滦水量分配方案产生的过程及具体内容,总结引滦水量分配组织实施给天津市和河北省带来的综合效益;分析引滦水量分配方案组织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总结现状方案的适用性;针对现状水量调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全流域层面的滦河水量分配优化思路;对优化后的水量分配方案提出组织实施的保障措施.
-
-
郭修志
-
-
摘要:
开展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是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划定水利工程管理范围与保护范围,建立范围明确、权属清晰、责任落实的水利工程管理保护体系.分析了引滦枢纽工程确权划界现状,提出确权划界工作思路,为后续确权划界工作开展提出建议.
-
-
-
-
摘要:
本公司是一个以产品制造为主的高新技术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公司主要从事水利水电行业自动化设备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系统集成和技术咨询。公司产品在白山、太平湾、丰满、云峰、西沟、丹江口、沙溪口、新安江、陈村、东风、公伯峡、苏帕河、三门峡、山西万家寨、重庆江口、山西引黄工程、天津引滦工程等大中型水电站和水利工程广泛使用,为国内主机厂配套了大量产品,并出口韩
-
-
-
-
-
-
温立成;
李春丽
- 《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分析了引滦工程开展洪水资源利用方式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制定了引滦工程洪水资源利用实施方案;通过滦河2005年8.12洪水资源调度,说明洪水资源利用实施方案与和常规调度的对比,洪水资源利用效益明显,对跨流域引水工程的洪水资源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
-
-
温立成;
李卫国
- 《第五届中国水论坛》
| 2007年
-
摘要:
引滦工程自建成以来,极大地改善了津、唐两市的用水状况,为津、唐两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但随着水资源的日趋紧张,滦河下游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本文分析了滦河下游水环境变化趋势,并从滦河的来水特点和工程特点出发,提出了改善滦河下游水生态环境的对策和建议。对跨流域引水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
-
周广刚;
仇新征;
姚国斌
- 《中国水利学会2015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引滦工程是开发利用滦河水资源,跨流域向津唐两市供水的大型水利工程群.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成通水后,对引滦供水结构、供水量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保证引滦工程继续正常运行和持续稳定发挥综合效益,本文就引滦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初步探讨.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