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底臌

底臌

底臌的相关文献在1983年到2022年内共计254篇,主要集中在矿业工程、建筑科学、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2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46189篇;相关期刊78种,包括黑龙江科技学院学报、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中国包装科技博览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2005全国矿山建设学术会议等;底臌的相关文献由521位作者贡献,包括庞建勇、姚韦靖、黄金坤等。

底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2 占比:0.37%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46189 占比:99.63%

总计:46362篇

底臌—发文趋势图

底臌

-研究学者

  • 庞建勇
  • 姚韦靖
  • 黄金坤
  • 严旺
  • 何壮志
  • 于远祥
  • 谭云亮
  • 刘启顺
  • 张国朋
  • 朱庆文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磊; 文志杰
    • 摘要: 在西部软岩矿区,巷道底臌是一种常见的巷道破坏形式,由底臌所引起的围岩变形已成为阻碍矿井高效生产的主要难题,也是目前西部矿区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目前广泛使用的底臌控制方案为浇筑混凝土材料配合反底拱与锚杆支护技术联合控制巷道底臌.然而,分析现场破坏结果,浇筑反底拱的普通C20混凝土材料存在强度低、密实度差等明显缺陷,并不能有效控制底臌,巷道现场底角与两帮呈现大面积破坏.据此提出一种优化浇筑材料方案,提高其初凝时间和强度.优化混凝土浇筑材料治理方案是将生石灰按照不同配制比例掺入混凝土浆液中,制备试件;在不同龄期下测试不同生石灰掺入量的试件强度,进而选出最优配比方案;利用扫描电镜对浇筑材料的结构进行观察分析,确定优化后的浇筑材料满足反底拱结构中浇筑材料的性能要求.结果表明:在养护龄期内,材料最大单轴抗压强度为30.15 MPa,是普通C20混凝土材料强度的1.39倍,抗拉强度为1.75 MPa,是未掺入生石灰试件强度的1.41倍.利用扫描电镜观测分析,在生石灰掺量为10%时,试件结构致密,浆体中的Ca(OH)2,AFt和孔隙数量明显减少,浇筑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表明,采用优化后的浇筑材料进行反底拱设计,在50 d监测期内,最大底臌量仅为101 mm,巷道底臌量减少为原支护方案的34%,底臌控制效果明显.
    • 徐峰
    • 摘要: 针对深部高应力软岩巷道围岩结构易失稳变形、易产生严重底臌,影响安全生产的问题,在分析卧龙湖煤矿南一底板轨道巷底臌机理与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底板锚网索联合支护技术,即在巷道底板轨枕中间布置底板锚杆,同时在巷道底板中部施工锚索对锚网支护承载结构进行结构性补偿,并使用钢筋梯子梁,加强底板承载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实践表明该技术能有效控制高应力软岩巷道底臌破坏,实现巷道围岩长期稳定.
    • 牛永刚
    • 摘要: 陕西某矿给煤硐室由于巷道底板底臌影响造成硐室支撑立柱严重变形,为控制给煤硐室围岩的变形,对支撑立柱进行整体浇筑,并对底板采用36U型钢底反拱+锚索补强的方式进行底板加固。结果表明:给煤硐室加固后6个月,底板鼓起量约64mm,侧立柱基本无变形。这说明采用U型钢底反拱+锚索补强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底板围岩变形,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牛永刚
    • 摘要: 陕西某矿给煤硐室由于巷道底板底臌影响造成硐室支撑立柱严重变形,为控制给煤硐室围岩的变形,对支撑立柱进行整体浇筑,并对底板采用36 U型钢底反拱+锚索补强的方式进行底板加固.结果表明:给煤硐室加固后6个月,底板鼓起量约64 mm,侧立柱基本无变形.这说明采用U型钢底反拱+锚索补强的方式可以有效控制底板围岩变形,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徐峰
    • 摘要: 卧龙湖矿南一底板轨道巷所穿岩层以泥岩为主,围岩裂隙较为发育.该巷道破坏主要表现为底臌,加之该段巷道掘进过程中穿10煤,使得巷道维护难度进一步加大.该矿采用底板锚网索支护不仅卧底工程量较小,而且能够发挥底板深部稳定岩体的承载能力,是目前比较科学的巷道底臌防治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支护效果.
    • 杜艳军
    • 摘要: 针对大埋深软弱围岩巷道底臌防治困难等问题,以万家庄煤矿为工程背景,分析回采巷道底臌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锚网索+高抗框型支架"治理底臌技术,利用FlAC软件模拟在巷道掘进和回采期间的支护效果,并进行工业性试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顶底板相对移近量为40mm,两帮最大移近量为82mm.
    • 石建军; 高林生; 冯吉成; 彭瑞; 朱权洁
    • 摘要: 以高河煤矿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利用FLAC3D有限差分软件建立数值模型,计算E2305工作面回采过程中胶带巷围岩应力的分布和峰值,模拟分析巷道变形、底臌形成过程及原因.模拟E2305工作面分别推进20~140 m时E2305工作面胶带巷煤柱帮应力及工作面侧帮应力分布情况.通过分析得出E2305胶带巷的应力峰值为37.5 MPa,距离巷帮5.6m,巷道两侧的峰值应力分别为28.4 MPa和37.5 MPa,应力峰值均较高,巷道面临着高垂直应力作用,导致巷道底臌严重.
    • 张宇旭; 王科
    • 摘要: 针对煤层巷道底鼓破坏问题,以某矿53082巷为研究对象,采用UDEC离散元模拟软件对该巷道掘进期间的围岩应力状态、位移分布及破坏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较大的水平构造应力下,53082巷底板软弱煤层成为应力释放的主要区域,破坏特征主要表现为浅部拉伸破坏和深部的剪切破坏.针对53082巷原有支护方案无法控制底板位移,造成底鼓比较严重的问题,通过对不同底板支护方案进行支护效果模拟分析,提出了底板注浆与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试验结果表明:底板注浆与锚杆锚索联合支护方式优于单一的锚杆锚索支护方式,大大改善了底板应力状态,抑制了底板深部的剪切破坏,顶底板位移量控制在150 mm以内,两帮位移量控制在60 mm以内,巷道围岩的控制效果较好.
    • 文志杰; 程卫民; 卢建宇; 肖庆华; 陈广印; 杨涛; 蒋宇静; 李利平; 杨胜利; 赵仁乐
    • 摘要: 软岩巷道底臌治理一直是软岩支护中重点攻关的难题之一,作为受采动压力影响的软岩回采巷道来说,巷道的底臌问题尤为突出.针对山东能源临矿集团上海庙矿区软岩大变形技术难题,首先从巷道底臌变形的力学机制入手,根据巷道围岩本构关系及应力作用模式,在结合朗肯压力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剪切错动型巷道底臌力学模型,导出了巷道底臌力源P0的计算方程.计算分析知,当底臌压力P0大于底板岩体的强度极限时,巷道底板岩体将发生剪切和扩容变形挤入巷道空间,随时间效应的加大最终导致巷道底臌;其次,结合建立的底臌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与剪切错动型巷道底臌力学机理相适应的新型反底拱底臌控制技术,对反底拱伸出段、底板预应力锚杆和反底拱主体段3部分在底臌控制过程中的作用进行理论分析,揭示了其“控底-助帮”的底臌控制机理,并综合数值计算和正交实验的方法对新型反底拱结构的3个主要参数进行试验优化,模拟显示影响巷道底臌量指标的主要因素为底板超挖深度和反底拱伸出段长度,影响巷道两帮移近量指标的主要因素为反底拱伸出段长度;最后,通过对榆树井矿13803工作面回风巷原始支护条件下底板压力的验算,确定了底板围岩压力与矿井水的耦合作用是造成该巷道底臌的主要原因,并根据优化后的底板治理方案在榆树井煤矿13803工作面回风巷返修段进行工业性试验.工程实践表明,该项新技术控制软岩回采巷道底臌及两帮变形效果较好,有效保证了工作面回采期间巷道的稳定性.
    • 贾后省; 王璐瑶; 刘少伟; 彭博; 张伟光; 范凯
    • 摘要: 针对综放工作面煤柱巷道非对称底臌剧烈、支护维护困难、起底工程量大等难题,以大南湖一矿综放工作面煤柱巷道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现场试验等综合研究方法,分析了煤柱巷道围岩周边应力环境特征及其作用下的变形破坏形态.结果 表明:煤柱巷道底板强度低下以及在采动影响下围岩应力环境出现非均匀现象,进而导致巷道底板塑性区出现非均匀分布,是造成非对称底臌的内在原因;底臌变形规律监测结果显示,非对称底臌程度与放煤厚度有内在联系,放煤厚度在5.9m范围内,放煤厚度越大,基本顶岩层破断偏转角度亦越大,巷道围岩周边主应力比值、主应力旋转角度等参数越大,底板塑性破坏引起的非对称底臌变形越剧烈;底板最大塑性破坏深度位置随着主应力方向旋转角度的增加,逐渐向巷道中部位置移动,导致底臌变形最大位置分布不同,同时,煤柱巷道的这种底臌变形可控性较差,现有技术条件下企图采用高强支护是不可行的,控制上应以适应底臌变形为主;然而,当放煤厚度超过5.9m,基本顶岩层有沿煤柱边缘失稳切落的可能,巷道围岩应力环境趋于原岩应力状态,巷道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大幅降低,底臌变形较小.据此,以巷道非对称底臌规律为依据,提出了以调整采掘关系、优化巷道底臌硬化方案为主的底臌控制对策,现场应用效果良好,底臌变形量有效减少的同时,巷道底臌处理工作量亦大幅降低.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