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广义遗传力

广义遗传力

广义遗传力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78篇,主要集中在农作物、林业、农学(农艺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79307篇;相关期刊57种,包括种子世界、中国糖料、东北林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中国棉花学会2007年年会等;广义遗传力的相关文献由252位作者贡献,包括周会、杨荣仲、王传堂等。

广义遗传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 占比:0.10%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79307 占比:99.90%

总计:79385篇

广义遗传力—发文趋势图

广义遗传力

-研究学者

  • 周会
  • 杨荣仲
  • 王传堂
  • 雷敬超
  • 于树涛
  • 刘昔辉
  • 吴琪
  • 唐仕云
  • 唐月异
  • 昝逢刚

广义遗传力

-相关会议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荣仲; 周会; 李文教; 黄赞斌; 唐仕云; 雷敬超; 刘昔辉; 梁强; 黄海荣
    • 摘要: 甘蔗黑穗病抗病育种是甘蔗抗病育种的主要目标之一,为了解近年广西甘蔗主要亲本抗性情况,选择98个甘蔗亲本在黑穗病高发蔗区广西百色进行了2新3宿田间自然发病测试。试验结果表明黑穗病发生在不同年度、不同时期存在较大差异,宿根蔗下半年的发病率相对较高,新植蔗不宜用于黑穗病抗性评价。黑穗病发病率属较高遗传力性状,受到试验年度、作物季、亲本和亲本×试验类型互作等因素的影响;随着宿根年限延长,甘蔗黑穗病的发生将明显降低次年宿根蔗有效茎的数量,从而导致甘蔗减产。抗性评价表明,在测试亲本中有‘YC89-7’和‘YZ06-80’等29个抗病亲本,占29.59%;‘FR97-53’和‘GT10-2018’等6个中抗亲本,占6.12%;‘GT08-120’和‘GT02-833’等18个中感亲本,占18.37%;‘GT87-7’和‘GT05-955’等36个感病亲本,占36.74%;‘CP07-1618’和‘GT05-ym3’等9个高感亲本,占9.18%。与20多年前相比,甘蔗的抗病亲本占有率没有明显提高;调整区试方法、抗性测定时设立对照组品种、明确蔗区黑穗病抗性适应等级将有助于提高甘蔗抗黑穗病育种效率。
    • 杨荣仲; 吕达; 周会; 肖祎; 刘昔辉; 陈道德; 雷敬超; 黄赞斌; 唐仕云; 黄海荣; 陶宇
    • 摘要: 【目的】了解甘蔗常用亲本耐寒性与耐寒性评价性状的变化特点,为选育耐寒甘蔗品种及降低霜冻对甘蔗生产的危害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02个常用甘蔗亲本在霜冻易发地区四川省资中县进行2年新植蔗(2017P和2019P)和3年宿根蔗(2018F、2019S和2020F)田间自然耐寒性测试,并进行性状相关分析、方差分析、广义遗传力计算和聚类分析。【结果】低温环境下不同甘蔗亲本受害性状的类型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宿根蔗较新植蔗更易受害;冷害或轻霜冻时受害性状与部分农艺性状呈显著相关(P<0.05)。甘蔗的低温受害性状受亲本、年度及其互作影响;株受害率属高遗传力性状,在冷害和轻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茎长受害率和节间受害率属中等遗传力性状,受低温影响程度较小,均可用于耐寒性评价,但以节间受害率为评价性状效果优于茎长受害率;绿叶百分率在年度间变化较明显,在发生适度霜冻时可用于耐寒性评价;合并分析时亲本方差占比明显下降,遗传力有所下降。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017P和2019P不宜用于亲本耐寒性评价;在测试亲本中,58.89%亲本的耐寒性属较好及以上,23.53%属较差及以下。【结论】甘蔗亲本的低温受害性状种类和受害程度存在差异,耐寒性属中等至偏高遗传力性状,可用于耐寒评价的性状受到低温程度影响。进行甘蔗室内耐寒性测试时宜设差异相对较明显的轻和重2种低温环境。
    • 张坤; 陈璇; 杜光辉; 郭鸿彦; 郭蓉; 吕品; 郭孟璧; 许艳萍; 张庆滢; 杨明
    • 摘要: 【目的】为探究两种生态型大麻杂交F代群体在不同生态环境种植下主要农艺性状间的遗传变异特点。【方法】以‘云麻1号’和‘Dame Blanche’杂交获得的F代株系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在3种生态环境种植下对亲本和F代分离群体的株高、茎粗和分枝数等10个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对这些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广义遗传力估算。【结果】8个农艺性状在3种生态环境种植下表现出显著差异(P鲜重>分枝长>分枝数>株高>茎粗>叶宽>小叶宽>叶长宽比>叶长。各农艺性状间关系密切,除小叶宽、叶宽、叶长宽比(叶形)3个性状外,其余7个农艺性状在3个生态环境下均两两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分枝数、分枝长等农艺性状分布呈连续正态分布,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10个农艺性状广义遗传力变化幅度为29.508%~82.575%,由大到小依次为:分枝长>株高>第一分枝高>叶长>分枝数>茎粗>叶宽>小叶宽>鲜重>叶长宽比,其中分枝长和株高广义遗传力超过80%。【结论】在F_(2)代群体中10个农艺性状变异丰富,表现出广泛的性状分离,各农艺性状间关系密切,具有典型的数量性状遗传特征。本研究初步探讨了两种生态型大麻杂交F代主要农艺性状遗传分离特征,结论可为大麻不同用途品种选育和相关性状的QTL定位提供理论基础。
    • 闫雷; 邹莹; 张等宏; 沈艳芬; 高剑华; 肖春芳; 吴承金; 王甄; 张远学
    • 摘要: 以17份马铃薯品种为试材,共测定8个光合指标,分别为Pn、Gs、Ci、Tr、SPAD值、CE、Ls、iWUE,结合显著性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等方法,对参试材料进行了遗传变异分析与高光效种质筛选。结果表明,17个马铃薯品种的光合性状差异明显,光合性状在不同品种间的变异系数介于5.547%~27.722%之间;其中Gs、Pn、CE、iWUE的变异较大;各性状广义遗传力均小于60%,其中Ci、Pn、CE、Ls的广义遗传力属于中等水平;筛选出高光效种质1份、中等光效种质14份和低光效种质2份,可作为光合机制研究及高光效育种的材料。另外,SPAD值与光合效率综合评价指数显著正相关,可以作为高光效群体评价的初筛指标,并且证明了湖北二高山环境中,具有筛选出高光效品种的可能性。
    • 王传堂; 张青云; 唐月异; 焦坤; 王菲菲; 苏江顺; 于树涛; 高华援; 付春; 白冬梅
    • 摘要: 花生播种出苗期低温是我国北方和东北产区花生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为解决这一问题,本研究进行春季早播多点试验和室内低温预处理常温发芽试验.结果表明,根据田间最低出苗率鉴定出3份高耐、4份中耐、9份低耐、4份不耐低温花生材料;花生播种出苗期耐低温性广义遗传力估值为中或高的水平,说明具有一定遗传改良潜力;室内发芽率与田间最低出苗率呈显著正相关(r=0.5763),说明室内发芽试验可作为花生耐低温性种质鉴定的初步筛选手段.
    • 王传堂; 王志伟; 宋国生; 李坤; 盛广为; 杜祖波; 李哲; 吴琪; 于树涛
    • 摘要: 为鉴定花生品种(系)播种出苗期耐低温高湿特性,并评价"苗苗亲"包衣剂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春季早播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0个品种(系)中,花育960、花育9623中耐,11个品种低耐,其余品种(系)不耐低温高湿.基于出苗株数或出苗指数衡量花生耐低温高湿性的广义遗传力,以小区或品种均值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分别达到中和高水平,说明花生播种出苗期耐低温高湿特性具有一定的遗传改良潜力."苗苗亲"包衣极显著地提高了参试花生品种(系)在低温高湿条件下的出苗株数和出苗指数,出苗率由不包衣的32.02%提高到包衣的89.55%,出苗指数由不包衣的1.12提高到包衣后的3.68,说明"苗苗亲"包衣有明显的抗低温高湿效果,能促进花生出苗,大幅提升出苗率,因此认为"苗苗亲"是一款值得在"倒春寒"易发的东北早熟花生产区和北方大花生产区推广应用的优良种衣剂.
    • 李辉; 张伟; 白雅梅; 宋志军; 吕文河
    • 摘要: 人体中存在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铁元素含量最多,且缺铁性贫血已成为公共卫生问题.如果能通过遗传改良提高马铃薯块茎铁含量,将对人类健康大有帮助.试验目的是分析利用国外种质资源杂交选育的高世代马铃薯材料铁含量,评价铁含量的稳定性,并估算铁含量的广义遗传力.2017和2018年,把19份马铃薯高世代材料和2份对照品种('夏坡蒂'和'克新13号')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种植在哈尔滨市和克山县.收获后,分析块茎内铁含量.不同品种(系)马铃薯块茎铁含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幅为61.22~101.81μg/g DW.马铃薯块茎铁含量存在品种(系)×环境交互作用,但依然可以选出铁含量高且表现稳定的高世代无性系.马铃薯铁含量的广义遗传力估值为0.61,与零差异显著.采用杂交选育出富铁的马铃薯新品种是可行的.
    • 刘刚
    • 摘要: 为鉴定花生品种(系)播种出苗期耐低温高湿特性,并评价11%精甲·咯·嘧菌悬浮种衣剂的应用效果,科研人员进行了春季早播试验。结果表明,参试的30个品种(系)中,花育960、花育9623中耐,11个品种低耐,其余品种(系)不耐低温高湿。基于出苗株数或出苗指数衡量花生耐低温高湿性的广义遗传力,以小区或品种均值为单位的广义遗传力均分别达到中和高水平,说明花生播种出苗期耐低温高湿特性具有一定的遗传改良潜力。
    • 刘有春; 李天忠; 刘威生; 王兴东; 杨艳敏; 魏鑫; 孙斌; 张舵; 杨玉春; 刘成
    • 摘要: [目的]筛选与越橘果实贮藏性相关的性状并揭示其遗传规律,为越橘果实贮藏性改良育种提供依据.[方法]调查越橘果实的果蒂痕大小、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酸含量、果实重量、果型指数、贮藏性等7个性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筛选与贮藏性相关的主要性状,利用正反交群体分析其遗传倾向.[结果]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越橘果实贮藏性与果蒂痕性状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1),与果实硬度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二者是与蓝莓贮藏性相关的主要性状.越橘果实带柄和脱柄贮藏试验表明果蒂痕大小对越橘果实贮藏有重要影响.果蒂痕大小和果实硬度性状在正、反交群体中呈正态分布,表现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均大于15%.正、反交群体果蒂痕大小趋近于亲本平均值,无父母本倾向,其广义遗传力(H2)在正、反交群体中分别为0.887和0.867,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较大.正、反交群体果实硬度平均值均趋于低值亲本,即存在倾向于果实硬度变小的劣质遗传,H2在正、反交组合中分别为0.535和0.514,表明越橘果实硬度遗传效应较小,遗传不稳定,易受环境影响.[结论]越橘果实果蒂痕大小和果实硬度性状与贮藏性密切相关,其中果蒂痕性状呈趋中遗传,其遗传变异主要来自遗传效应,遗传潜能大,超高亲遗传不明显;果实硬度性状遗传受低值亲本影响较大,存在明显的劣质遗传倾向,遗传效应小,受环境影响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