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格光栅
布拉格光栅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2年内共计885篇,主要集中在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0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5542篇;相关期刊90种,包括仪器仪表用户、电子测试、光电工程等;
相关会议15种,包括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2010年商用飞机复合材料应用国际论坛、Power and Energy Engineering Conference 2010(PEEC2010)(2010年电力与能源工程学术会议)等;布拉格光栅的相关文献由1960位作者贡献,包括陈达如、何赛灵、魏鹏等。
布拉格光栅—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542篇
占比:99.64%
总计:35670篇
布拉格光栅
-研究学者
- 陈达如
- 何赛灵
- 魏鹏
- 许吉
- 陆云清
- 陈向飞
- 管祖光
- 崔一平
- 恽斌峰
- 王义平
- 李宁
- 陆昕怡
- 刘奇
- 孙志平
- 李成贵
- 乔学光
- 刘宁
- 姜亚军
- 李明
- 杨德兴
- 陈奕霖
- 帕西·萨里科
- 张亮
- 张雨
- 梅盛开
- 涂万里
- 王云帆
- 迟万里
- 高旭
- 夏豪杰
- 张治国
- 强则煊
- 李宏伟
- 胡国华
- 钟嫄
- 饶云江
- M·E·科尔伯恩
- 何俊
- 孙小燕
- 安俊明
- 崔洪亮
- 崔继文
- 廖常锐
- 张卫方
- 张帆
- 张渤
- 张铭
- 折丽娟
- 施跃春
- 曾理
-
-
-
王向宇;
乔学光;
禹大宽
-
-
摘要:
环境折射率和环境温度变化是影响光纤应变测量误差的主要因素.本文利用双模光纤纤芯双模式(LP01和LP11)支持特性设计了一款环境折射率不敏感的双模光纤(DMF)长周期光纤光栅LPFG)应变传感器.设计了传感器模型结构,制作了最优化参数的传感器样品.实验测试了DMF-LPFG传感结构对外部环境中应变、温度和折射率的响应.通过在单模光纤上用紫外激光刻写的布拉格光栅(FBG)解决了环境温度的交叉影响.轴向应变实验结果表明,该新型结构传感器在0με~840με应变范围内其轴向应变灵敏度可以达到-5.4 pm/με,该灵敏度值相比较于普通LPFG有很大提高.温度在25°C~80°C范围内其灵敏度为58.86 pm/°C,表现出较好的线性度.同时,传感器对环境折射率变化表现出不敏感特性.通过采用双参数矩阵对少模LPFG和FBG的应变和温度灵敏度进行处理,可以实现双参数的同时解调.该新型复合光栅结构具有良好的传感性能和工程应用前景.
-
-
-
李瑞冬;
邹永刚;
田锟;
王睿;
范杰;
兰云萍
-
-
摘要:
耦合系数是评价分布反馈(DFB)半导体激光器光栅性能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耦合波理论,结合数值模拟,研究了侧向耦合表面光栅结构参数对其耦合特性的影响.与矩形光栅侧向耦合脊波导结构对比,研究了对称梯形、错位梯形、对称结形、错位结形、双对称梯形和双对称结形六种特殊侧向微结构光栅,通过改变光栅侧壁纵向倾角、调整光栅的光学限制因子等途径,有效地实现了光栅的耦合系数调控.模拟分析了脊波导特殊侧向微结构光栅的占空比、脊宽、光栅侧向宽度等结构参数对耦合系数的影响,发现合理的结构参数能够有效地缓解耦合系数的波动,有助于减少工艺误差对耦合系数的影响.本工作为后续光栅结构设计与制备提供了理论依据.
-
-
王晓丽;
董波;
陈恩情;
李杨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Sagnac光纤环的布拉格光栅时分复用强度解调方法,多个中心波长相同的光纤布拉格光栅组成时分复用传感网络,通过光纤布拉格光栅网络输出光谱的强度变化对光信号进行解调;在系统信号解调模块,采用小波分析与高斯拟合的算法对信号进行滤波处理及拟合优化处理。实验结果证明,系统信号信噪比由8.06 dB提高到11.7 dB,提高了约36%,有效提升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以及检测外界参量传感的准确度。该方法在极大降低解调系统成本的同时,有效提高了布拉格光栅传感器复用数量,可用于各种传感系统或者参量检测系统中。
-
-
刘启发;
朱莉辉;
徐许;
冯柯瑞;
成谢锋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绝缘层上硅波导的全刻蚀布拉格光栅滤波器。该器件可通过对顶部硅的一步刻蚀来实现,其特性使布拉格波长的调谐更加灵敏和有效。仿真研究结果表明,其一阶和三阶光栅的周期对波长调谐系数分别为33 nm/nm和11 nm/nm,光栅刻槽折射率对波长的调谐系数为1 nm/0.006。将光栅脊与刻槽的小折射率差与高阶光栅相结合,可以实现1550 nm波段更窄带宽的全刻蚀光栅滤波器。
-
-
陈宝杰;
贾平岗;
钱江;
冯飞;
洪应平;
刘文怡;
熊继军
-
-
摘要:
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温度补偿的等截面悬臂梁式光纤布拉格光栅(FBG)振动传感器,可用于同时测量温度和振动,并通过温度补偿反馈解调系统对该传感器进行了实验验证.该高温振动传感器由石英悬臂梁和飞秒布拉格光栅组成.采用了主动温度补偿的反馈控制解调系统,可以不断地调节激光波长来稳定光栅偏置点,并实现温度和振动的同时测量.在此基础上,通过搭建高温振动测试系统,在20-400°C的温度范围内对传感器的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传感器的灵敏度约为132.33 mV/g,线性度约为3.33%,激光波长与温度之间的灵敏度约为0.01307 nm/°C.另外,该主动温度补偿光纤布拉格光栅振动传感系统具有结构简单,性能稳定,易于解调,灵敏度高的优点.该传感器可以实现高温振动信号的监测,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
-
-
李子凡;
陈芳;
李伯中;
邓春雪;
田照宇
-
-
摘要:
由于舞动、覆冰等因素,光缆与变电站接触的相对位置会出现偏移,影响传感器对光缆参数检测的精准度,难以正确诊断光缆运行状态、故障原因以及故障位置.文章提出一种基于分布式传感器与点式传感器的混合光缆监测机制.通过测量布里渊中心频移和布拉格光栅谐振波长功率变化,分别计算光缆实时应力、温度等信息.以点式传感器的温度数据作为锚定,降低温度对分布式传感器的影响,提升分布式传感器对应力感应的测量精度.实验结果表明,文章提出的混合光缆监测机制能在50 km范围内保证2 m以下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增加了对光缆突变信息源的区分能力.
-
-
张楠;
郑世杰;
张荣祥;
夏彦君;
王金鹤
- 《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 2011年
-
摘要:
本文着重讨论应用混沌遗传算法、遗传规划算法两种方法实现布拉格光栅非均匀应变分布重构。重构过程中,采用修正的传输矩阵计算光栅反射谱,应用混沌遗传和遗传规划两种改进的遗传算法进行应变分布函数优化。混沌遗传算法从适应度排序标定和混沌算子嵌入两方面对遗传算法进行改进,促进最优解的搜索,增强遗传算法的局部搜索能力。遗传规划算法随机生成应变分布表达式,通过遗传操作优化表达式,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应变分布重构。文中给出两种算法的重构算例,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均能较好的实现布拉格光栅非均匀应变分布重构,但比较而言,遗传规划算法精度更高,运行时间短,更具优越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