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按摩
局部按摩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4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8篇、专利文献86725篇;相关期刊114种,包括双足与保健、健康世界、护理实践与研究等;
局部按摩的相关文献由254位作者贡献,包括虞田乐、周丹冰、姚传美等。
局部按摩—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86725篇
占比:99.85%
总计:86853篇
局部按摩
-研究学者
- 虞田乐
- 周丹冰
- 姚传美
- 李孜
- 李素萍
- 程美珍
- 谢巧庆
- 陈伟清
- 陈凯昕
- 陈凯泽
- 陈静蓉
- 丁晓青
- 丁艳玲
- 不公告发明人
- 严秀芳
- 丰晓霞
- 于雪冰
- 于雯
- 于鹏
- 仇培九
- 何青秀
- 傅小慧
- 党玲
- 兰宁生
- 关稳
- 凌其英
- 刘丽秀
- 刘丽芳
- 刘云双
- 刘亚芬
- 刘全燕
- 刘妙君
- 刘广涛
- 刘延安
- 刘艾欣
- 刘霞
- 刘鹰
- 华艳萍
- 卢苇
- 叶玲玉
- 吴宇平
- 周万萍
- 周佶
- 周军哲
- 周晶
- 周智娟
- 周毛
- 周锦妍
- 夏玲琳
- 姚永全
-
-
陈洁雯
-
-
摘要:
目的对老年卧床压疮患者应用艾灸联合局部按摩的预防效果进行研讨。方法本实验选取的30例老年卧床患者均是我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收治的,以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讨论组(n=15)行艾灸联合局部按摩方案预防压疮和参照组(n=15)行传统常规方案预防压疮,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各指标观察比较。结果相比参照组,讨论组患者的压疮面积更小,诺顿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各指标均明显更高,指标差异显著(P<0.05);本实验讨论组和参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93.33%和53.33%,数据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讨论组患者疗效及预后均更优。结论将艾灸联合局部按摩配合用于老年卧床压疮患者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压疮面积,达到预期临床疗效及预后质量,应用价值突出。
-
-
康建
-
-
摘要:
足跟痛让很多老年人苦不堪言。日常生活中.这些小动作可以帮助缓解疼痛,减少发病次数。毛巾拉伸:为帮助放松肌肉,起床前,将腿伸直,双手持一条毛巾或腰带两端,绕足底,用手轻轻拉向大腿方向.至大腿根部感到张力即可,保持30秒,反复5次。局部按摩:用两个大拇指沿足弓、足跟、肌肉组织来回均匀缓慢地按压,坚持1分钟,换另一只脚重复动作。
-
-
胡中雨
-
-
摘要: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局部按摩治疗膝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78例,以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针灸组给予单纯温针灸治疗,联合组给予温针灸联合局部按摩治疗,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膝关节功能(以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估)改善情况、治疗前后疼痛感受(以VAS评分评估).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联合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治疗前,VAS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Lysholm膝关节评分高于针灸组,VAS评分低于针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炎以温针灸治疗能够达到较好临床疗效,但配合局部按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减轻膝关节疼痛感受,临床疗效更高,值得临床应用.
-
-
吴宇平
-
-
摘要:
目的 观察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治疗中强脉冲光(IPL)联合局部按摩治疗方法所取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120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强脉冲光联用局部睑板腺按摩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OSDI)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BUT(10.03±2.52)s长于对照组的(7.14±2.03)s,OSDI(16.47±2.13)分低于对照组的(21.36±2.12)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疾病治疗中应用强脉冲光联合局部按摩治疗方法,患者的眼部功能明显提高,临床症状得到改善,取得了突出的临床治疗效果,体现出了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
赵玉梅;
王金荣;
胡燕;
孙成艳;
严秀芳
-
-
摘要: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前局部按摩的方法减轻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将2019年9月-2020年05月在我院注射室执行皮下注射的患者68例.采用自身对照,比较传统注射方法和注射前局部按摩的方法对疼痛的影响,根据数字评分法同时结合面部表情评估法,对所有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将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注射前局部按摩的方法疼痛评分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的注射方法,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减轻皮下注射所致的疼痛,患者满意度得到提高,值得在临床工作中推广.
-
-
-
-
摘要:
1.牵拉。伸直抽筋的下肢,将脚背向上抬;或躯干前屈,用双手扳住前脚掌,缓慢、持续地向躯干侧牵拉,直至痉挛缓解。2.局部按摩。一手或双手用按法或揉法在腘窝至跟腱处用力按揉数分钟;或用双手快速搓擦小腿,至小腿肌肉放松为止。3.穴位刺激。用手指按压委中穴(膝后凹陷处中心点)、承筋穴(小腿后部肌肉的最高点)、承山穴(小腿后部肌肉的分叉处),再按压远穴肝点(位于掌面,无名指第1~2节指骨间)。
-
-
-
董伟;
李慧;
林佳楠;
马岩;
王璐;
李春文
-
-
摘要:
目的 探讨局部按摩联合踝泵运动在妇科腹腔镜术后疼痛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妇科2018年1—9月行择期腹腔镜手术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干预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局部按摩联合踝泵运动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焦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术后镇痛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局部按摩联合踝泵运动,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综合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干预模式.
-
-
刘艾欣
-
-
摘要:
目的:探究针刺配合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间收治的产后缺乳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70例)以及对照组(70例)。对照组采取局部按摩,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泌乳量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泌乳量评分均有所上升,但研究组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7.14%)较对照组(87.14%)更高(P<0.05)。结论:针刺配合局部按摩治疗产后缺乳效果较优,可促进患者泌乳。
-
-
马娜;
程娇新;
胡婷婷;
欧小红;
高明飞
-
-
摘要:
Objective To prevent limb swelling after PICC placement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umor.Methods A total of 125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umor were randomized into a control group of 60 and an experimental group of 65,receiving either routine care or nine-step limb massage.The effect was evaluated after 30 days of intervention.Results Limb swelling was observed in 1 patient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nd 8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1 of whom in the control group had thrombosis.The incidence of limb swelling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Conclusion Standard local massage performed after PICC placement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limb swelling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tumor.%目的 预防肿瘤晚期患者PICC置管后肢体肿胀.方法 将125例肿瘤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观察组65例;对照组PICC置管后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设计9步肢体按摩法为患者按摩.连续30 d后评价效果.结果 观察组发生1例肢体肿胀,无血栓形成者;对照组发生8例肢体肿胀,其中1例血栓形成.两组肢体肿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行PICC置管的肿瘤晚期患者,术后即行规范化肢体按摩,可有效预防肢体肿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