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负压引流
VSD负压引流的相关文献在200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1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21634篇;相关期刊54种,包括实用临床医学、结直肠肛门外科、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议、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2008灾害创伤与急救新进展学术交流会等;VSD负压引流的相关文献由242位作者贡献,包括倪小红、农玉梅、孙文娟等。
VSD负压引流—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21634篇
占比:99.97%
总计:321720篇
VSD负压引流
-研究学者
- 倪小红
- 农玉梅
- 孙文娟
- 张守军
- 张睿
- 张科
- 李宗婷
- 李莉
- 王炜
- 邓磊
- 陈威
- 陈宗南
- 丛燕娜
- 严前琳
- 乐汉娥
- 于万军
- 于倩
- 于哲哲
- 于昆仑
- 任慧琳
- 何冰心
- 何小欢
- 余庆华
- 兰应努
- 冯刚
- 冯建书
- 刘东苗
- 刘丽姣
- 刘丽媛
- 刘光军
- 刘北师
- 刘华蔚
- 刘文杰
- 刘珊珊
- 刘磊
- 刘素云
- 刘萃
- 刘金梅
- 区家雯
- 华伟
- 古丽
- 叶云清
- 吴琛
- 周明霞
- 周易
- 周维俊
- 周运彩
- 唐海燕
- 唐莉
- 夏小玲
-
-
许洋洋;
陈树荣;
田章萍;
蔡晓燕;
李慧
-
-
摘要:
目的:研究VSD负压引流联合纳米银敷料在3、4期压力性损伤感染创面中的应用效果,为3、4期压力性损伤感染创面的患者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评价护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9年3月~2021年3月一年时间中,在我院就诊的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320例,并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前者采用的治疗方式为VSD负压引流技术联合纳米银离子敷料;后者使用VSD负压引流技术进行治疗。两组进行数据对比,对比的因素有临床治疗效果、换药次数与费用、创面愈合与肉芽组织生长时间。结果:观察组上述因素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其临床治疗有效率(86.88%)显著高于对照组(59.38%, P 0.05)。结论:采用VSD负压引流技术联合银离子技术对3、4期压力性损伤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减少换药次数以此来节省费用,同时患者所承受的疼痛也有很大程度降低,并且创面愈合速度更快,综上所述,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进行推广。
-
-
周易;
毕文婷;
徐鑫宇;
胡敏;
刘华蔚
-
-
摘要:
目的:观察采用VSD负压引流治疗老年人口腔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2021年3月就诊于我科的老年颌面部多间隙感染患者资料54例,其中22例采用VSD负压引流,32例采用常规半管引流。对两组病人治疗效果、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期间疼痛评分、术后换药时间、院内交叉感染发生率等进行分析,统计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采用VSD负压引流治疗组的病人平均住院时间(10.0±4.3d)明显短于常规治疗组(16.3±9.2 d)(P<0.05);治疗期间患者疼痛VSD组(3.8±0.8)明显轻于对照组(7.6±0.8)(P<0.05);术后换药时间VSD组(16.7±3.5min/d)相较对照组(65.0±8.8min/d)显著缩短(P<0.05);院内感染发生率VSD组2例(9.0%)低于对照组10例(29.4%)(P<0.05)。结论:VSD负压引流用于老年人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能够明显促进感染伤口愈合,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强度,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
-
王光楠;
金敬一;
魏永兴;
李垒;
于万军;
韩凤山
-
-
摘要:
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改良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胫骨骨髓炎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5年1月-2021年1月,对16例胫骨骨髓炎患者采取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改良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转位覆盖修复的综合治疗,通过临床观察及跟踪随访,总结治疗效果。结果16例切口均愈合,院后随访2~18个月,平均9个月,骨髓炎全部治愈,局部皮肤无红肿、发热、软组织窦道等情况,未发现复发迹象。结论应用持续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改良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治疗胫骨骨髓炎,二者联合能够相互催化,充分放大各自优点,安全、可靠、效果显著,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康加祥;
官世水;
林文祥
-
-
摘要: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病患者治疗中富血小板血浆技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VSD)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2022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资料,55例应用VSD结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治疗作为观察组,另55例用常规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创面面积、疼痛程度、下肢动脉病变评分、足部血流速度、神经传导速度、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创面面积小于对照组,数字分级评分法(NRS)评分、下肢动脉病变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足部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胫后神经、胫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运动传导速度(MCV)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高于对照组的52.73%(P<0.05)。结论:糖尿病足患者治疗中富血小板血浆技术联合VSD的应用价值高。
-
-
王昕;
林燕
-
-
摘要:
目的 探讨长期卧床深度压疮患者VSD负压引流的护理.方法 从2017年11月—2019年10月于该院进行治疗的长期卧床深度压疮患者中方便选取48例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患者针对VSD负压引流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对照组患者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换药次数及换药间隔时间分别为(6.23±1.10)分、(48.69±1.24)d、(28.96±3.65)d、(1.51±1.22)次,研究组上述指标分别为(3.77±1.06)分、(30.25±1.12)d、(12.13±2.14)d、(2.95±1.06)次,研究组比对照组各指标状况更理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203、14.996、15.145、13.947,P<0.05);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态度、病房环境、沟通完整、护理技能、病房巡查、健康宣教、病情讲解等7项的护理满意的总评分为(26.2±0.5)分,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总评分为(34.1±0.1)分,研究组比对照组得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255,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6.7%,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47,P<0.05).结论 对长期卧床深度压疮患者进行VSD负压引流治疗过程中进行临床路径护理干预,可提升临床疗效,促进各临床指标恢复正常,还利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应用效果良好.
-
-
张娟;
陈敏;
梁金玉;
郑丽芳;
杨琼;
钟娟芳
-
-
摘要:
目的:探讨VSD负压引流在经大腿皮下通路腔镜下外阴癌根治术中的临床护理应用,以期为临床医护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经大腿皮下通路腔镜下外阴癌根治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引流管,观察组患者采用VSD负压引流装置.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焦虑和抑郁情况、生活质量,比较两组干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DS、S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和整体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总满意度为97.56%,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76%,低于对照组的34.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负压引流在经大腿皮下通路腔镜下外阴癌根治术中价值较高,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减少并发症,值得临床医护借鉴.
-
-
-
李宗婷
-
-
摘要: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烧伤、创伤应对技术,可以应用于浅表创面以及深部引流,去除坏死组织以及创面分泌物,具有创伤小,感染风险小,加速愈合的优势.封闭负压引流也需要适宜的临床护理方法,目前如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等均是封闭负压引流的常用护理方法,并且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护理理念的不断革新,适用于封闭负压引流中的临床护理方法会越来越多,探讨现有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有助于目前护理方法的改进,同时也对革新护理理念,创新护理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
-
陈威
-
-
摘要:
目的深度烧伤创面修复中VSD负压引流技术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3月~2019年4月收治的深度烧伤创面患者22例,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化的护理,对实验组采用VSD负压引流护理,对比差异性。结果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实验组综合满意为11例(100.00%),对照组为8例(72.73%),P<0.05,实验组综合有效为11例(100.00%),对照组为9例(81.82%)(P<0.05)。结论采用VSD负压引流技术应用深度烧伤创面修复,患者恢复效果显著,满意率高,建议研究推广。
-
-
李宗婷
-
-
摘要:
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烧伤、创伤应对技术,可以应用于浅表创面以及深部引流,去除坏死组织以及创面分泌物,具有创伤小,感染风险小,加速愈合的优势.封闭负压引流也需要适宜的临床护理方法,目前如护理干预,心理护理,临床护理路径等均是封闭负压引流的常用护理方法,并且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护理理念的不断革新,适用于封闭负压引流中的临床护理方法会越来越多,探讨现有护理方法的研究进展,有助于目前护理方法的改进,同时也对革新护理理念,创新护理方法有一定的帮助.
-
-
-
-
-
-
-
-
-
李建兵;
潘志军;
李杭;
郑强;
冯刚
- 《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rn 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53例Pilon骨折感染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19~64岁,平均48岁。车祸伤21例,重物砸伤19例,摔伤13例。合并软组织缺损45例,合并糖尿病6例。所有患者行清创+VSD负压引流,46例拆除内固定钢板,16例抗生素骨水泥植入,38例皮瓣转移修复。跨踝外固定架固定43例,环形外固定架固定8例。3~6月后二期植骨内固定16例。rn 结果:49例获得4~32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皮瓣均存活,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8.5个月。参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16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3%。rn 结论:Pilon骨折感染与致伤原因密切相关,其治疗包括拆除内固定、清创+VSD负压引流、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及皮瓣修复等。
-
-
李建兵;
潘志军;
李杭;
郑强;
冯刚
- 《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rn 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53例Pilon骨折感染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19~64岁,平均48岁。车祸伤21例,重物砸伤19例,摔伤13例。合并软组织缺损45例,合并糖尿病6例。所有患者行清创+VSD负压引流,46例拆除内固定钢板,16例抗生素骨水泥植入,38例皮瓣转移修复。跨踝外固定架固定43例,环形外固定架固定8例。3~6月后二期植骨内固定16例。rn 结果:49例获得4~32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皮瓣均存活,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8.5个月。参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16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3%。rn 结论:Pilon骨折感染与致伤原因密切相关,其治疗包括拆除内固定、清创+VSD负压引流、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及皮瓣修复等。
-
-
李建兵;
潘志军;
李杭;
郑强;
冯刚
- 《2009年浙江省显微外科、手外科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目的:探讨Pilon骨折感染的原因和治疗方法。rn 方法:自2006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53例Pilon骨折感染患者,男36例,女17例,年龄19~64岁,平均48岁。车祸伤21例,重物砸伤19例,摔伤13例。合并软组织缺损45例,合并糖尿病6例。所有患者行清创+VSD负压引流,46例拆除内固定钢板,16例抗生素骨水泥植入,38例皮瓣转移修复。跨踝外固定架固定43例,环形外固定架固定8例。3~6月后二期植骨内固定16例。rn 结果:49例获得4~32个月随访,平均26个月。皮瓣均存活,骨折全部愈合,骨折愈合时间3~12个月,平均8.5个月。参照Mazur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定:优28例,良16例,可6例,差3例:优良率83%。rn 结论:Pilon骨折感染与致伤原因密切相关,其治疗包括拆除内固定、清创+VSD负压引流、抗生素骨水泥植入及皮瓣修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