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7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5篇、专利文献359172篇;相关期刊33种,包括中国临床保健杂志、中华医院管理杂志、医学临床研究等;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的相关文献由247位作者贡献,包括于倩倩、修杨、关静等。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59172篇
占比:99.98%
总计:359247篇
家庭医疗保健服务
-研究学者
- 于倩倩
- 修杨
- 关静
- 刘虹
- 喻美贞
- 姚能亮
- 姜晓利
- 孙葵
- 孟文奇
- 尹文强
- 廖素梅
- 彭海波
- 徐燕
- 徐碧姬
- 方秀莲
- 李子鑫
- 李春燕
- 柳松艺
- 梁万年
- 王志红
- 章丽娟
- 罗建勤
- 许婷
- 费益君
- 郭佩宣
- 郭洪伟
- 陈钟鸣
- 靖树新
- 韩琤琤
- 马鹏涛
- Future of Family Medicine Project Leadership Commi
- 丁加立
- 万美蠲
- 于彬彬
- 于淑华
- 仇宝华
- 仇爱珍
- 代娜
- 任志英
- 何志宏
- 余秋娟
- 倪维欣
- 农圣
- 凌伟民
- 刘云娥
- 刘俊伏
- 刘剑
- 刘合芬
- 刘桂华
- 刘欣然
-
-
顾盼;
王晓旭
-
-
摘要:
目的 探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居家自我管理任务清单的设计及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专家会议等方式设计自我管理任务清单,清单包括行为、角色、情绪及改善自评4个部分。于2020年3月-9月便利选取上海市某康复医院74例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38)和试验组(n=36)。试验组采用自行设计的居家自我管理任务清单,指导患者及家属参照清单执行居家康复锻炼;对照组根据宣教内容自行锻炼。在出院后2个月、出院后6个月,分别采用自行设计的患者康复锻炼依从性问卷、中风自我管理行为评定量表进行评估。结果 出院后2个月、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依从性得分均优于对照组(Z=8.408,18.941;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组间与时间存在交互效应(F=119.506,P<0.001),简单效应分析显示,出院后2个月、出院后6个月,试验组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均高于对照组(t=4.112,13.047;P<0.001)。结论 居家自我管理任务清单可以提升脑卒中恢复期患者康复依从性,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
-
柳松艺;
孟文奇;
彭海波;
姜晓利;
李子鑫;
于倩倩;
尹文强;
陈钟鸣;
孙葵;
郭洪伟
-
-
摘要:
背景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自2016年全面推行以来,已取得阶段性成效,进一步的工作开展需要“质”“量”并重,重点提高居民的服务获得感和满意度,而目前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续性的评价尚不明确。目的了解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连续性的评价,探讨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进策略。方法于2021年1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法在山东省菏泽市抽取9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9所乡镇卫生院的1193例签约居民。采用汉化版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PCAT)的连续性维度对纳入居民展开入户调查,量表共包含15个条目。比较不同特征签约居民的PCAT连续性维度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签约居民PCAT连续性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09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2.04%。其中,签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居民541例(49.27%),签约乡镇卫生院的居民557例(50.73%)。签约居民的PCAT连续性维度平均得分为(3.38±0.51)分。得分最高的条目是“D5您的家庭医生是否耐心听您叙述病情”,为(3.64±0.59)分;得分最低的条目是“D15如果很容易给您换一个家庭医生,您是否愿意”,为(2.98±0.9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签约机构类型、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是否患慢性病是签约居民PCAT连续性维度得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签约居民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连续性评价总体较好,医患双方建立了长久、稳定的联系。在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应关注签约居民的年龄、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职业及慢性病患病情况,以针对性提供其所需要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高其对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评价。
-
-
张天程;
徐筱婧媛;
陈小垒;
杜娟
-
-
摘要:
上门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工具是用来评估上门医疗服务质量的指标体系.统一、规范的上门医疗服务质量指标不仅可以帮助判断上门医疗服务质量的优劣,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鉴别医疗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差距和问题,从而有的放矢地加以改进,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不断提高.文章通过介绍国际上已有的一些应用于上门医疗服务的成熟评估工具以及国内上门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探索我国上门医疗服务质量评估工具的开发.
-
-
柳松艺;
郭洪伟;
孟文奇;
彭海波;
姜晓利;
李子鑫;
于倩倩;
尹文强;
陈钟鸣;
孙葵
-
-
摘要:
目的 评价和分析签约居民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医体验,为进一步改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汉化版的基本医疗质量评估量表(primary care assessment tools,PCAT),于2020年5-6月对某市9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所乡镇卫生院的1400名家庭医生服务签约居民进行入户调查,分析其在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体验.同时对机构管理人员及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访谈.运用描述性统计与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1333份,有效回收率为95.2%.PCAT量表总得分25.17分,其中首诊、连续性、协调性、综合性、以患者和家庭为中心、社区为导向及文化胜任力7个维度的得分依次为3.57分、3.68分、3.54分、3.40分、3.72分、3.67分和3.59分;372人(47.1%)在去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之前未经过签约机构转诊;不同机构类型、年龄、学历、职业和收入的居民在首诊、连续性、协调性与综合性4个核心维度的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该市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提升空间,建议进一步完善服务的综合性、协调性和可及性,推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高质量发展.
-
-
罗红侠;
李莉
-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主导的家庭支持对颅脑术后并发癫痫患者负性情绪、遵医行为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92例颅脑术后并发癫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基于护士主导的家庭支持,两组患者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负性情绪、遵医行为、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两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遵医行为总依从性率、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护理知识、自我护理责任感评分及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生理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护士主导的家庭支持可有效改善颅脑术后并发癫痫患者负性情绪,提高遵医行为和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改善生活质量.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