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粘连分离术

宫腔粘连分离术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66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6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27143篇;相关期刊146种,包括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实用妇产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种,包括2015年河南省妇产科学学术年会、第三届全国生殖医学论坛、第五届中韩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宫腔粘连分离术的相关文献由660位作者贡献,包括段华、涂灵、刘明星等。

宫腔粘连分离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62 占比:0.08%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327143 占比:99.92%

总计:327409篇

宫腔粘连分离术—发文趋势图

宫腔粘连分离术

-研究学者

  • 段华
  • 涂灵
  • 刘明星
  • 华海红
  • 古云霞
  • 徐芳
  • 李娜
  • 李廉
  • 沈晓露
  • 王燕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申平; 高燕
    • 摘要: 目的比较宫腔粘连患者术前不同宫颈预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最佳宫颈预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6例宫腔粘连并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经阴道放置卡孕栓进行宫颈预处理的患者28例(A组);放置昆布条35例(B组);联合放置昆布条和卡孕栓43例(C组)。比较三组患者无阻力通过Hegar扩宫棒号数、扩宫并发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子宫颈无阻力通过Hegar扩宫棒号数A组与B、C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发生腹痛的概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采用Bonferroni调整后显示,B组腹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2)和C组(P<0.01);其余药物不良反应及扩宫并发症均无差异。结论宫腔粘连患者单独使用昆布条,无需联合卡孕栓即能有效扩张宫颈,是该类患者行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较好的宫颈预处理方法。
    • 杨晓梅
    •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在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综合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5月-2021年5月在我院接受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综合治疗的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给予补佳乐治疗,观察组49例在此基础上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两组术后3个月的治疗效果,对比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及子宫内膜类型,测量两组子宫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及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随访术后3个月的妊娠情况,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43%)低于观察组(8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应用于宫腔镜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子宫内膜修复综合治疗中效果较佳,可有效促进子宫内膜修复,改善子宫内膜的受容性,安全有效。
    • 旷思思; 石丽云; 廖秀琼
    •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导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Ⅲ度宫腔粘连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三组均采用宫腔镜下微型剪进行宫腔粘连分离术,A组术后采取透明质酸钠凝胶+球囊导尿管进行治疗,B组术后采取宫内节育器+透明质酸钠凝胶进行治疗,C组术后采取球囊导尿管进行治疗,三组术后均常规服用戊酸雌二醇3mg bid。对比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月经及宫腔恢复情况、宫腔再粘连发生率。结果:A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C组,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明显低于B、C组,且月经及宫腔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B、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透明质酸钠凝胶+球囊导尿管预防宫腔粘连分离术后宫腔再粘连效果显著,还有助于促进月经及宫腔恢复,值得推广。
    • 王宏锋; 孟宝丽; 段雪娇
    • 摘要: 目的:评估重度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行球囊扩张术,术后注入透明质酸钠合并人工周期治疗预防宫腔术后发生再粘连疗效.方法:收集2017年6月—2020年6月本所就诊的重度宫腔粘连患者124例,均行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术后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并放置一个3~5ml球囊支撑宫腔,于术后1周和2周分别行球囊扩张术(60例,观察组),术后仅宫腔注入透明质酸钠(64例,对照组),术后均予大剂量雌激素合并人工周期治疗.术后随访患者宫腔恢复以及月经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宫腔再粘连率观察组(18.3%)低于对照组(40.6%),月经情况好转率观察组(83.3%)高于对照组(59.4%)(均P<0.05).结论:对于重度宫腔粘连患者,通过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配合术后球囊扩张术预防宫腔再粘连,能有效预防再粘连,促进月经恢复.
    • 刘芳; 钟倩; 胡杏军
    • 摘要: 目的:分析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后行留置球囊联合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宫腔粘连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宫腔粘连分离术(TCRA)+留置节育环装置,研究组接受TCRA+留置球囊+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宫腔形态有48例恢复正常,49例月经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A后行宫内留置球囊+雌激素人工周期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宫腔及月经恢复情况,且复发率更低,安全性更优。
    • 程秋瑾
    •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放置球囊支架结合戊酸雌二醇预防宫腔再粘连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70例宫腔粘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5例。研究组采取术后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对照组采取术后放置宫腔节育器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宫腔粘连评分、月经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43%,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宫腔粘连评分[(13.69±3.31)分]、月经评分[(0.64±0.21)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8.35±2.15)、(1.21±0.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9%,低于对照组的4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粘连分离术后给予患者放置球囊支架结合口服戊酸雌二醇治疗有助于预防宫腔再粘连情况的发生,纠正患者的月经状态,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王文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transcervical resection of adhesion,TCRA)后联合不同剂量雌激素治疗中重度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1郏县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行TCRA的76例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应用雌激素的剂量分为2组,每组38例。2组均于术后当天开始服用戊酸雌二醇,对照组的剂量为4 mg/d,观察组的剂量为8 mg/d(第2、3个月经周期从月经第5天开始服用),连续服用21 d。服用戊酸雌二醇的第12天开始给予黄体酮胶囊100 mg,口服,2次/d,共10 d。共治疗3个月经周期。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术后3个月测量子宫内膜厚度,统计宫腔再粘连发生率、月经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的子宫内膜厚度均较术前显著增加,且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的厚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而且宫腔粘连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月经改善率和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TCRA后联合予戊酸雌二醇4 mg/d比较,8 mg/d的剂量可显著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降低宫腔粘连复发率,有利于提升月经改善率和治疗总有效率,而且发生肝肾功能异常等严重不良反应风险小。
    • 肖蓓
    • 摘要: 目的:研究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改善宫腔粘连分离术后预后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本院66例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按照治疗差异分为两组,均33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观察治疗有效率,观察副反应状况、妊娠率与自然流产率、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复查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妊娠率无明显差异,治疗前两组患者宫腔粘连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宫腔粘连评分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91%高于对照组的72.73%,研究组自然流产率6.06%低于对照组的18.18%,研究组术后3个月子宫内膜厚度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术后宫腔再粘连6.06%、慢性子宫内膜炎3.03%低于对照组的18.18%、15.15%,差异显著,P<0.05。结论:归肾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能够改善宫腔粘连分离术的预后,患者月经情况获得好转,提升治疗效果。
    • 廖杰媚; 吴文娟; 张洁
    • 摘要: 目的 探讨宫腔粘连分离术后使用子宫球囊支架预防再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9月-2020年12月湛江久和医院门诊收治的60例宫腔粘连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30例。2组患者均在宫腔镜下行粘连分离术,对照组术后放置三角形宫内节育器;观察组术后放置子宫球囊支架,7 d后取出置入节育器。对2组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月经恢复率、再粘连发生率以及出血情况展开对比。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3.33%),再粘连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月经恢复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并发症发生率(6.66%)明显低于对照组(3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123.41±21.37)m 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90.63±31.26)m 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子宫球囊支架应用于宫腔粘连分离术后能有效预防再粘连的发生,恢复患者月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出血量,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洪云; 周露萍
    • 摘要: 目的观察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宫腔粘连患者129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9例与对照组60例。两组均予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观察组联合人工周期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术中出血量、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月经改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8%)明显高于对照组(76.7%),治疗后的宫腔容积、子宫内膜厚度、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宫腔再次粘连率分别为7.2%、1.4%,均低于对照组的56.7%、21.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腔镜下宫腔粘连分离术联合人工周期治疗宫腔粘连,效果满意,能明显改善月经情况,防止术后再次粘连,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