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TRNSYS

TRNSYS

TRNSYS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能源与动力工程、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9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7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青岛理工大学学报、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制冷与空调(四川)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北京市土木建筑学会第一届暖通空调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中国建筑学会2005年全国供暖节能技术交流会等;TRNSYS的相关文献由638位作者贡献,包括冯国会、崔红社、徐伟等。

TRNSYS—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9 占比:96.05%

会议论文>

论文:2 占比:0.88%

专利文献>

论文:7 占比:3.07%

总计:228篇

TRNSYS—发文趋势图

TRNSYS

-研究学者

  • 冯国会
  • 崔红社
  • 徐伟
  • 赵军
  • 姜镀辉
  • 翟晓强
  • 刘金祥
  • 孟庆龙
  • 端木琳
  • 黄凯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锦伟; 谭心; 虞启辉; 方桂花
    • 摘要: 以内蒙地区某太阳能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建模仿真,通过实验与仿真数据对比,验证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以系统热性能为指标,研究了流量对系统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供暖系统是以恒定流量运行(一次回路流量Gc=1.6kg/s,二次回路流量Gw=0.8kg/s)不能满足供暖需求。优化系统流量至Gc=2.8kg/s,Gw=2.4kg/s运行时,系统集热效平率日均提高19.72%,集热器有效热收益日平均增加3.17kW。本研究成果进一步可为寒冷地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 付海宇
    • 摘要: 地埋管换热器的优越性能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供暖、烘干、能源互补利用方面有广阔的前景。本文基于TRNSYS软件建立上海某建筑的模型系统设计,并介绍了建筑负荷模拟的过程、冷却塔串联和并联方式的模拟计算。针对上海的天气情况、土壤源温度的变化作为原始变量进行了模拟分析,比较得出性能好方案,最后进行较好方案的继续优化。
    • 闫素英; 潘文丽; 高世杰; 王群; 赵晓燕; 王胜捷; 马瑞
    • 摘要: 文章针对严寒季节供暖期太阳辐照及环境温度变化所引起的供热负荷波动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及仿真方法,分析供暖期典型工况,通过调节集热器流量、热泵运行时间以及切换供热模式,以热泵为转换枢纽对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并对比分析调节前后系统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调节后的系统提高了在环境温度低于-8°C、太阳辐照强度低于400 W/m^(2)气候条件下的供热能力,能够满足严寒地区室内供暖需求;对比寒冷气候下的系统能耗和热泵COP,蓄热-热泵系统COP值提升至2.8;调节后系统全年能耗稍有增加,但寒冷气候时系统的供热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热泵的低温运行性能也得到提高。
    • 王芸; 端木琳; 李祥立; 仝仓
    • 摘要: 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是严寒寒冷地区实施清洁供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该系统中,太阳能集/蓄热系统与土壤源热泵系统有不同的连接方式和运行模式,太阳能系统的运行时间直接影响土壤的热恢复程度。本文基于TRNSYS平台建立了可全年进行蓄热的太阳能辅助土壤源热泵复合系统,提出了独立双埋管土壤蓄热器模拟计算方法,并与现场测试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基于大连市公共建筑实际工程,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及TRNSYS模拟全面研究了系统运行参数,得到对系统运行能耗与土壤温度变化率有重要影响的运行参数并分析了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系统运行能耗与冬季热泵供水温度、负荷侧水流量、土壤侧水流量均呈正相关,与夏季热泵供水温度呈负相关;当累计供热供冷量比为1.31时,系统运行能耗与蓄热启动温度呈负相关;当累计供热供冷量比为2.32时,与蓄热启动温度为正相关;当累计供热供冷量比为1.77时且蓄热启动温度为35°C时,系统运行能耗最低。土壤温度变化率与蓄热启动温度呈负相关。应根据系统累计供热供冷量比来相应调节太阳能系统运行时间和运行参数。
    • 李景营; 李凤名; 王东; 刘娇娇; 张立强; 林日亿
    • 摘要: 由于天气、季节等变化导致太阳能供热不稳定,研究选择电能作为太阳能辅助热源,以解决全天候油井采出液加热问题.针对东营某联合站电加热辅助太阳能集热系统,以TRNSYS程序为模拟平台,建立仿真模型,分析得出太阳能-电加热系统的运行方案,并对模拟结果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集热器面积70 m^(2)、方位角5°、倾角37°安装,温差控制策略采用下限温差3°C、上限温差10°C时,系统耗能比最大,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 史宏岗; 罗会龙; 李云涛; 关志中; 张国健; 刘禹琳
    • 摘要: 以丽江市某农村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微通道平板集热器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使用TRNSYS仿真软件建立了该系统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模拟分析了不同集热器设计参数对集热器出口温度及集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热器面积分别为2m^(2)、3m^(2)、4m^(2)时,集热器最大出口温度分别为58.2°C、77.6°C、95.7°C,最大集热效率分别为67.6%、63.5%、59.4%;集热器进口温度分别为15°C、20°C、25°C时,集热器最大出口温度分别为58.2°C、62.4°C、66.5°C,最大集热效率分别为65.6%、64.4%、63.1%;集热器进口流量分别为20kg/h、25kg/h、30kg/h时,集热器最大出口温度分别为58.2°C、50°C、44.5°C,最大集热效率分别为65.6%、66.6%、67.2%;集热器倾角分别为30°、45°、60°时,集热器最高出口温度分别58.8°C、61.4°C、54.0°C,最大集热效率分别为66.9%、70.7%、59.6%。
    • 古启鑫; 潘剑锋; 张倚
    • 摘要: 文章建立了太阳能耦合燃料电池热电联产系统的TRNSYS模型。采用镇江地区的天气数据(太阳直射辐射强度和环境温度),模拟了该系统在各典型日的火用效率。得出热电联产系统的集热量、发电量及火用效率均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增强而提高的结论。基于此,将热电联产系统的生命周期成本设为优化目标,采用Hooke-Jeeves算法对关键运行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集热器面积为15 m^(2),单电池片数为60个,蓄热水箱容积为5 m^(2),太阳能电池板面积为5 m^(2)时,可以获得最小的生命周期成本49.1万元,比常规模型降低11.7%;优化后的热电联产系统在典型日的火用效率为50%~57%,较常规热电联产系统提升50.0%~85.7%。
    • 宁赛; 王启民; 李万卓
    • 摘要: 以北方地区40.5 m^(2)农宅为研究对象,通过TRNSYS软件搭建空气源热泵辐射供暖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忻州峰谷电价特点,在谷时段利用地板、墙体等蓄热体进行蓄热。在保证室温的前提下,通过TRNSYS模拟供暖系统,对比分析系统在不同谷时段运行方案下的变化特点,以年运行费用最低为目标,找到谷电电价期间的最优蓄热温度及最优蓄热时间,获得最优的蓄热运行策略。相比无蓄热运行策略,最优蓄热运行策略可节省年运行费用14.2%,提高采暖季供热量716 kW·h,满足房间舒适性要求。
    • Sami Yaich; Malek Jedidi
    • 摘要: Tunisia is one of the pioneering developing countries in terms of energy efficiency policy initiated since the mid-1980s.Indeed,energy efficiency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pillars of the country’s energy strategy,especially with the increase in energy prices.The main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give an idea of the impact that certain choices made during the design of a building can have on its energy balance,namely the orientation of the facades,the types of glazing and their surfaces,the choice of materials,etc.The calculation of the building’s energy requirement was determined using the transient systems simulation program TRNSYS(version 18)with a modular structure.
    • 冯国会; 张磊; 常莎莎; 黄凯良; 崔航; 张雪萍
    • 摘要: 为提高可再生能源耦合系统供热的效果,文章以沈阳市某净零能耗建筑为例,分析了5种多能源耦合供暖系统方案的适宜性。在建筑动态负荷计算的基础上,使用TRNSYS瞬时仿真模拟软件建立了5种可再生能源耦合供热系统,对其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通过与实验数据比较,模型误差范围小于10%。分析表明:在所考虑的工况下单独空气源热泵、“光伏幕墙余热+空气源热泵”、“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单独地源热泵、“太阳能+地源热泵”供热系统机组制热性能系数COP从低到高依次为2.57,2.79,2.90,3.04,3.49;“太阳能+地源热泵”、单独地源热泵、“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单独空气源热泵、“光伏幕墙余热+空气源热泵”耦合系统的采暖季能耗从低到高依次为3882.6,4573.5,4690.5,5162.6,5460.2 kW·h。严寒地区净零能耗建筑太阳能供热量占耦合供暖系统15%为宜,建议优先采用“太阳能+地源热泵”系统,其次采用单独地源热泵系统。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可再生能源耦合系统在严寒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