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集热效率

集热效率

集热效率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290篇,主要集中在能源与动力工程、建筑科学、电工技术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6篇、会议论文44篇、专利文献115286篇;相关期刊116种,包括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能源与节能等; 相关会议36种,包括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第27届学术与技术交流年会、首届中国太阳能热发电大会、第四届严寒、寒冷地区绿色建筑联盟大会暨绿色建筑技术论坛等;集热效率的相关文献由762位作者贡献,包括张小松、王亮、代彦军等。

集热效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26 占比:0.20%

会议论文>

论文:44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115286 占比:99.77%

总计:115556篇

集热效率—发文趋势图

集热效率

-研究学者

  • 张小松
  • 王亮
  • 代彦军
  • 张欢
  • 朱跃钊
  • 杨宾
  • 满意
  • 王如竹
  • 由世俊
  • 贾斌广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郭锦伟; 谭心; 虞启辉; 方桂花
    • 摘要: 以内蒙地区某太阳能供暖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TRNSYS建模仿真,通过实验与仿真数据对比,验证了建立模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以系统热性能为指标,研究了流量对系统热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前供暖系统是以恒定流量运行(一次回路流量Gc=1.6kg/s,二次回路流量Gw=0.8kg/s)不能满足供暖需求。优化系统流量至Gc=2.8kg/s,Gw=2.4kg/s运行时,系统集热效平率日均提高19.72%,集热器有效热收益日平均增加3.17kW。本研究成果进一步可为寒冷地区太阳能供暖系统的优化研究提供参考。
    • 史宏岗; 罗会龙; 李云涛; 关志中; 张国健; 刘禹琳
    • 摘要: 以丽江市某农村居住建筑为研究对象,设计了一种微通道平板集热器太阳能热水系统,并使用TRNSYS仿真软件建立了该系统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模拟分析了不同集热器设计参数对集热器出口温度及集热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集热器面积分别为2m^(2)、3m^(2)、4m^(2)时,集热器最大出口温度分别为58.2°C、77.6°C、95.7°C,最大集热效率分别为67.6%、63.5%、59.4%;集热器进口温度分别为15°C、20°C、25°C时,集热器最大出口温度分别为58.2°C、62.4°C、66.5°C,最大集热效率分别为65.6%、64.4%、63.1%;集热器进口流量分别为20kg/h、25kg/h、30kg/h时,集热器最大出口温度分别为58.2°C、50°C、44.5°C,最大集热效率分别为65.6%、66.6%、67.2%;集热器倾角分别为30°、45°、60°时,集热器最高出口温度分别58.8°C、61.4°C、54.0°C,最大集热效率分别为66.9%、70.7%、59.6%。
    • 韩喜莲; 朱垚宇
    • 摘要: 为了解相变储能型太阳能真空集热管的运行情况,对不同工况下单根真空管的运行情况以及三根真空管串联运行的情况进行实验研究,实验主要分为吸热和放热两个阶段.单根真空管运行的研究结果表明,吸热阶段,晴天和多云工况下,日平均集热效率能够达到30%~45%;阴天工况下的日平均集热效率很低,只有6%左右,且在吸热过程中由于U型铜管中水和液化后石蜡的自然对流作用,真空管中的石蜡会存在顶部石蜡温度高和底部石蜡温度低的温度分层现象.放热阶段,晴天工况下提供的热水量最多,热水温度也较高.经计算,能够提供50°C的热水量2.89 L,40°C的热水量4.44 L,30°C的热水量9.56 L.串联运行的实验结果表明,各真空管在吸热过程中温度会出现差异,离串联系统出水口越近的真空管内石蜡平均温度越高;串联系统运行时能够提供的热水温度和热水量明显增加,在单日的实验过程中能够提供60°C的热水7.64 L,40°C的热水13.07 L.
    • 朱婧婧; 程小梅; 李瑶; 郭建生
    • 摘要: 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作为轻质柔软的太阳能集热器,在中低温集热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文章设计了新型双层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并进行户外试验,探究单双层结构、间隔丝密度、空气质量流量对集热器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质量流量为0.023 kg/(m^(2)·s)时,双层纺织基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热转移因子和总热损系数分别为0.97和5.87 W/(m^(2)·°C),集热性能优于同条件下单层结构集热器;进出口空气温差和集热效率随间隔丝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集热效率随空气质量流量的增加而增加,当空气质量流量为0.037 kg/(m^(2)·s)时,间隔丝密度为36根/cm^(2)的集热器集热效率为0.64。
    • 吕伟中; 艾雄杰; 安兴才
    • 摘要: 针对PV/T组件的特性,通过从吸热导热材料特性、太阳电池特性及导热性能这3个方面进行研究,最终得出若要同时提升PV/T组件光电转换效率和集热效率,宜选用高导热系数的EVA封装材料、低温度衰减系数的多晶黑硅太阳电池,并可通过填充石墨烯填缝料增大吸热材料的热传导面积,由此研发出一种新型热管式PV/T组件,通过第三方检测机构的检测发现,新型热管式PV/T组件达到了提升综合效率的目的。
    • 罗亮; 王仙玲; 刘光明; 胡梦龙; 王璋元
    • 摘要: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通道平板热管的新型光伏光热墙体/热泵(MFHP-WIPV/T-HP)系统,该系统将太阳能光伏光热建筑一体化系统进行拓展,与太阳能热泵技术和微通道平板热管相结合,用以减少冬季供暖、供热水能耗。在广州冬季典型阴天、晴天气候条件下对该系统进行测试研究,分析不同环境参数对系统的光电转化效率、平均集热效率和制热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阴天气候条件下,系统平均集热效率达40.36%,光电转化效率达8.98%,制热效率达15.96%;而在晴天气候条件下,系统平均集热效率达46.69%,光电转化效率达10.08%,制热效率达16.04%;水箱水温温升阴天下可达14.1°C,晴天下可达25.2°C,能有效满足室内供热和生活热水需求。
    • 吴俊; 庞波; 方鑫; 赵畅; 张一帆; 安巍
    • 摘要: 文中设计了一种建筑整合型线性菲涅尔聚光器,该聚光器具有设计紧凑、焦距短、户外使用风阻小等优点,适合安装于高层建筑外墙.通过光学模拟及实验研究,文中分析了聚光器在不同安装条件下的光学效率和集热效率,并与平板集热器进行了对比.光学模拟结果显示,由于跟踪太阳角度的差异,横向安装的聚光器的光学效率除了在正午时分高于垂直安装,其余时刻均低于垂直安装;垂直安装的日均集热光学效率为50.9%,比横向安装高3%.户外集热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垂直安装聚光器集热效率变化趋势与横向安装相似,垂直安装聚光器的日均集热效率可达41.1%,比横向安装时的集热效率高出4%.结合光学模拟的结果可知,垂直安装的聚光器的光学性能和集热性能均优于横向安装的聚光器.此外,通过与商用平板集热器的集热性能的对比实验可知,平板集热器和聚光器在实验开始时具有相似的集热效率,其余时刻平板集热器的集热效率均低于聚光器,聚光器的日均集热效率比平板集热器高11%.
    • 胡桂; 胡建军; 金健; 谈宏莹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提高无盖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的集热效率,该研究提出了一种利用U型管制造反向射流强化集热板换热的无盖板型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通过试验研究了该型集热器内部的温度分布特性,以及2020年12月10日和2021年6月20日的集热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反向冲击射流的冷却作用可以有效降低集热板表面温度,形成覆盖大部分集热板面积的低温区域,且温度分布较为均匀;作为产生反向射流的U型管,还可以充当肋片结构对进入集热腔内的空气进行预热,夏季晴朗工况下U型管的进出口温差可达3.5°C;该型集热器在6月20日的平均集热效率可达到80%,而12月10日的热效率仅为45%,冬夏集热效率的差别较大。该研究为无盖板型太阳能集热器性能优化提供了新思路。
    • 宋磊; 曹晏飞; 王浩; 肖金鑫; 胡艺馨; 李建明
    • 摘要: [目的]设计一种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并在温室中进行实际测试,以此探究该系统的热性能表现,分析其各项性能参数,为后续改进优化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及其在温室中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在太阳能平板集热器的基础上,通过给集热器加装用于基质升温的散热管道来进行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设计,该系统以太阳能为热源,白天集热器收集太阳热能并实现对空气的加热,同时在管道风机的作用下通过空气循环将热空气输送到散热管道中释放热量,以此实现系统的集热和放热,从而提升基质温度.将日光温室用聚苯板分隔,以采用了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隔间作为试验区域,以不采取任何措施的隔间作为对照区域,通过测定温室环境温度、集热器内部空气温度、散热管道温度、太阳辐射强度、空气流速和基质温度,分析空气流速、环境温度、太阳辐射强度对系统瞬时集热量和集热效率的影响,并分析集热器和散热管道从进气口到出气口各部位的温度变化,最后对该系统的整体热性能以及与温室对照区域基质的温度差异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实测,空气流速为2.0 m/s时,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的集热效率和瞬时集热量最高,分别为67.7%和494.4 W/m2,在此流速下,集热器内空气温度平均提升27°C,散热管道进气口到出气口平均温差为16.2°C;系统集热效率还受环境温度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其随着二者的增加逐渐提高;系统运行期间,系统集热量为6.0~9.3 MJ/m2,放热量为4.7~6.8 MJ/m2,能量利用效率为73%~78.2%;典型晴天条件下,温室试验区域基质温度始终高于对照区域,平均高2.7°C.[结论]太阳能空气集放热系统性能表现优异,具有较高的集热效率和放热性能,同时具有较高的能量利用效率,适合在温室中进行推广应用.
    • 罗昊敏; 张杰; 穆永超; 张洁雄
    • 摘要: 以研究高层住宅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为目的,对天津市某单元楼太阳能热水系统进行现场测试,通过对比两种工况测试数据,分析了太阳能热水系统的运行性能.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工况下板式换热器平均传热系数分别为2828.54 W/(m2·K)、2919.05 W/(m2·K),且换热器出口侧温差较小,换热存在不合理现象;工况一两个并联管路的平均流量分别为1.54 m3/h、3.76 m3/h,管路不平衡率为0.59;工况一、二(工况一、二分别代表系统在晴天、多云两种典型天气条件下的系统运行状态)室外环境温度分别为25.44°C、28.01°C,集热器平均集热效率分别为27.25%、30.33%,集热器集热效率受室外温度因素影响较大.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