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婴儿抚触

婴儿抚触

婴儿抚触的相关文献在1999年到2022年内共计265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儿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77542篇;相关期刊172种,包括中国保健、健康博览、母婴世界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二届中国针灸学会针灸康复专业委员会第二次学术会议、第三届山东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第一届山东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浙江省医学会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三届长三角围产医学学术会议、新疆预防医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等;婴儿抚触的相关文献由449位作者贡献,包括洪金兰、丁云霞、严晓琼等。

婴儿抚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49 占比:0.32%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77542 占比:99.67%

总计:77795篇

婴儿抚触—发文趋势图

婴儿抚触

-研究学者

  • 洪金兰
  • 丁云霞
  • 严晓琼
  • 于晓玲
  • 倪玲玲
  • 刘丽芝
  • 刘志颜
  • 匡秋姣
  • 叶丽娜
  • 叶志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林瑞凤; 蔡玉伟; 郑碧兰
    • 摘要: 目的探讨早期高压氧联合婴儿抚触辅助干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干预的120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按干预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药物干预,对照组再给予高压氧干预,10 d为1个疗程,间隔10 d进入下个疗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干预3~5个疗程,观察组给予高压氧联合婴儿抚触辅助干预,高压氧干预方法同对照组,依次对头、胸、腹肌、四肢进行抚触,每次15 min,每日2次,记录两组临床表现恢复时间,干预前及干预2个月进行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采用婴幼儿发育量表中的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DI)分别评价患儿的整体运动及智力水平,在干预结束时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所有患儿均随访2年,统计两组患儿随访结束时身高、体质量变化情况及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意识恢复时间[(2.25±0.88)d和(4.20±1.03)d]、肌张力恢复时间[(2.88±1.14)d和(5.34±1.35)d]、反射恢复时间[(3.06±1.85)d和(5.95±1.73)d]、脑水肿消退时间[(2.58±1.25)d和(5.55±1.70)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NBNA、PDI、MDI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出现1例智力低下,对照组出现智力低下4例、脑瘫1例、运动发育迟缓3例,两组神经系统后遗症发生率分别为1.67%和1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联合婴儿抚触辅助干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疗效确切,有助于加快患儿的意识、肌张力、反射恢复,促进脑水肿消退,有效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儿预后。
    • 张英
    • 摘要: 目的:观察袋鼠式护理结合婴儿抚触对新生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15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收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袋鼠式护理结合婴儿抚触。观察2组新生儿睡眠时间、夜间苏醒次数及哭闹持续时间等指标;采用新生儿家属满意度调研表,了解家属对新生儿护理满意认可度,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护理技能、人文关怀及新生儿护理等,同时观察2组新生儿保温箱收治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新生儿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夜间苏醒次数少于对照组,哭闹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新生儿保温箱收治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结合婴儿抚触有助于提高新生儿睡眠质量,提高新生儿家属满意度,缩短新生儿住院时间,护理效果更好,可作为新生儿科首选护理方案。
    • 胡倩倩; 尹刚; 方正清
    • 摘要: 思政教育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医学类专业课程也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提高其综合素养。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微课作为线上教学的一种形式越来越被接受,又具有短、小、精、悍特点,更易于传播。基于此,笔者尝试深入挖掘"婴儿抚触"中的德育元素并"润物细无声"地将其递进式融入"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外拓展"的微课教学中,促进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
    • 付海霞
    • 摘要: 目的 探究在婴儿4-6月龄期间,予以婴儿抚触结合婴儿操护理对其智能发育的影响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间,在本院分娩出生的84名婴儿为研究对象;将纳入婴儿以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2名;其中,对照组婴儿予以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及出院指导,观察组则基于对照组嘱咐婴儿母亲或家属每日予以婴儿抚触结合婴儿操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婴儿在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的智能发育情况.结果 在采取不同婴儿护理方式干预下,观察组婴儿的心理运动及智力发育评分相比较对照组均得到了显著提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 对于4-6月龄的婴儿来说,在其日常护理中采取婴儿抚触结合婴儿操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婴儿的心理运动及智力发育水平,促进婴儿的健康生长发育,建议进行推广应用.
    • 胡倩倩; 尹刚; 方正清
    • 摘要: 思政教育是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医学类专业课程也应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并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学生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提高其综合素养.尤其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后,微课作为线上教学的一种形式越来越被接受,又具有短、小、精、悍特点,更易于传播.基于此,笔者尝试深入挖掘"婴儿抚触"中的德育元素并"润物细无声"地将其递进式融入"导入—新课教学—课堂小结—课外拓展"的微课教学中,促进学生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职业素养.
    • 苏馨; 杨银凤; 王丹; 张苗
    • 摘要: 目的 研究袋鼠式护理模式配合婴儿抚触在新生儿窒息复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取前瞻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抚顺矿务局总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及产科病房进行住院治疗的120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取袋鼠式护理模式配合婴儿抚触进行治疗.两组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生长发育指标、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及预后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体重增长、身长增长和头围增长均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行为能力、原始反应、被动肌张力、主动肌张力、一般反应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窒息复苏后采用袋鼠式护理模式配合婴儿抚触,患儿的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 卓文贤; 林倩; 吴红艳
    • 摘要: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结合婴儿抚触干预对新生儿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下实施袋鼠式护理结合婴儿抚触,并对2组睡眠质量与体格发育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良好率63.16%,高于对照组的36.84%(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不佳率7.89%,低于对照组的26.32%;观察组干预后体质量与身高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予以袋鼠式护理结合婴儿抚触的临床价值显著,可改善新生儿睡眠质量,促进体格发育.
    • 王瑞瑞
    • 摘要: 目的 探讨婴儿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对新生儿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10月我院新生儿109例,2018年3月~2018年12月的53例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2019年1月~2019年10月的56例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婴儿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睡眠质量优良率及护理3d、5d后睡眠时间.结果 研究组睡眠质量优良率94.64%高于对照组75.47%(P<0.05);护理3d后、护理5d后研究组睡眠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 婴儿抚触配合袋鼠式护理能明显提高新生儿睡眠质量,增长睡眠时间.
    • 海娜
    • 摘要: 本文对婴儿抚触技术在新生儿中的应用效果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婴儿抚触技术的现状提出不足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