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夹缬

夹缬

夹缬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93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工艺美术、世界各国文化与文化事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5篇、专利文献114548篇;相关期刊73种,包括人生十六七、青春岁月、人与自然等; 夹缬的相关文献由117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洋、郑巨欣、张琴等。

夹缬—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5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114548 占比:99.93%

总计:114633篇

夹缬—发文趋势图

夹缬

-研究学者

  • 李洋
  • 郑巨欣
  • 张琴
  • 赵丰
  • 冯佳新
  • 刘剑
  • 刘明
  • 刘显波
  • 孙倩文
  • 孟彬彬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刘芳洲
    • 摘要: 夹缬是我国传统雕版印染技艺,其工艺特点在于使用成对木板对布料进行夹染,是我国古老的染色技艺。从现存的夹缬文物来看,隋唐时期的夹缬在纹样上采用花鸟以及动物纹较多,色彩上遵循华贵艳丽的特点。宋辽时期夹缬在工艺上更为成熟,在唐代基础上纹样和色彩更为精细复杂,以辽、金、夏地区的佛说图主题夹缬最为常见。南宋以后,仅浙南地区延续了夹缬制作工艺,逐渐形成了蓝夹缬,纹样多采取民俗戏曲主题,色彩以靛青为主。上千年来,夹缬工艺品的发展随时代不断变化,文章通过现存夹缬文物以及当代手工艺人作品,对夹缬工艺品的纹样及色彩之流变作初步分析,以期让传统印染工艺审美得以延续。
    • 郑巨欣
    • 摘要: 扎染是用线扎结织物进行防染印花的传统工艺的通称。目前学界普遍认为,扎染在中国古代称作绞缬,并盛行于唐代。然而梳爬钩沉史料,考镜学术源流之后不难发现,唐代有“染缬”,北朝有“缬”,楚汉有“结”之名,却无“绞缬”。其实,“绞缬”是明治时正仓院宝物清点,将“纐缬”“臈缬”“夹缬”简称“三缬”之一的“纐缬”。虽然名无固宜,但是概念应该分清。因为从工艺形态上说,古代的“结”采用的是绑扎法,而改用“缬”时,是因为缝扎工艺的出现,而唐代的“染缬”则指采用多种扎染工艺的综合运用所得到的效果,故而有其各自的名实关系。
    • 徐文娟; 褚昊; 裔传臻; 周新光; 蒋家丽; 次仁央宗; 周旸
    • 摘要: 西藏博物馆藏普度明太祖长卷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明代长幅画卷,画幅和5种文字书写的题记构成画心主体。长卷病害严重,亟需进行保护修复。本工作对该长卷的装裱形制、工艺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发现长卷总体上采用了中国传统的长卷装裱形制,从头至尾的结构依次是米贴、天头、隔水、画心、地头、轴杆,不同之处在于长卷上下边缘采用红色和绿色丝织品包边、背衬五彩夹缬,具有典型的西藏地域特征,是汉藏不同装裱工艺结合的实物见证。同时,本工作也对长卷保存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估,主要病害包括磨损、虫蛀、断裂、折痕、污渍、字迹脱落、不当修复等。其中断裂和颜料的大量脱落及磨损与装裱形制有关,五彩夹缬质地粗糙,红色和绿色包边造成长卷上下边与中间部分层数不同,厚度差异较大,是长卷上下区域颜料磨损比中间更加严重的原因。
    • 张迪; 徐多; 娄燕
    • 摘要: 扎染古称扎缬、绞缬、夹缬和染缬,是中国民间传统而独特的防染工艺。对织物在染前进行缝、(绑扎)绞结等一系列防染处理,其目的是对织物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最终形成深浅不均、层次丰富的色晕和褶皱肌理。
    • 摘要: 苗族蜡染技艺蜡染,古称“蜡缬”,是中国传统民间印染工艺,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苗族蜡染有点蜡和画蜡两种技艺,其图案可分为自然纹和几何纹两大类,图案造型均生动活泼、乡土气息浓厚。苗族女性自幼便学习这一技艺,她们自己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绣、浸染剪裁,代代传承。2006年,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李洋
    • 摘要: 中国民间美术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夹缬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可谓印染方法独特,图案寓意深远,色彩质朴典雅;茶为国饮,我国的茶产量和销售量都很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种植水平的提升,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环境下,提高茶品牌的知名度,设计茶品牌的独特形象显得十分重要.茶与夹缬文化脉络相通,结合设计的空间很大,这种设计思考不仅是挽救一项民间美术的方法,也是提升茶品牌形象设计的一次尝试,更是把优秀的中华文化推向世界的一份力量.
    • 一蝉
    • 摘要: 扎染,古时候称为扎缬、绞缬、夹缬等,是中国民间既传统又独特的染色工艺,距今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扎染起源于黄河流域,成熟于东晋,鼎盛于唐代,扎染纺织品是唐代女子必备的潮流服饰之一。扎染用大自然最原始的色彩,制造出如水墨画一般既梦幻又绚丽,既朴实又浑厚的视觉冲击。
    • 李洋
    • 摘要: 文章基于对我国传统印染技术夹缬所面临的生产技术落后、销售市场萎缩、传承后继无人的困境考虑,进行了生产发展现状分析以及保持其活态传承的价值等方面的研究,提出了夹缬数字保护的意义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创新性地设计了夹缬数字化保护的具体构想以及夹缬的数字教育建设方案和方法等,通过这些分析和设计,能让更多的青年学生热爱并愿意传承夹缬技艺,从而尝试改善夹缬的困境以及推动夹缬生产发展.
    • 张樱
    • 摘要: 作品简介:中国古代印染技术一三缬,分别为绞缬(扎染)、蜡缬(蜡染)、夹缬(一种镂空版印花)三大类型。此系列印染作品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印染技术,由三幅作品组成,每幅作品分别使用不同的印染技术来完成。
    • 曹范亮
    • 摘要: 选用数码增效设备可以解决丝网印刷污染的问题,迅速提升印企的交货时间,加快印刷反应效率,使设计师可以充分释放灵感,实现"所想即所见""所见即所得"。丝网印刷技术起源于我国古老的夹缬印花,随着工业化大生产的推进,丝网印刷成功跻身于四大传统印刷方式"胶凸(柔)凹孔(丝)"之列,同时,由于其设备原理与操作相对简单,磨砂、闪粉等工艺效果无法被其他传统的印刷方式所替代,所以丝网印刷得到了比较广泛的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