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植物染料
天然植物染料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2年内共计156篇,主要集中在轻工业、手工业、化学工业、艺术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0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185697篇;相关期刊44种,包括中国纤检、艺术百家、大连工业大学学报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佶龙杯”2010年江苏印染学会年会、第七届全国染色学术研讨会等;天然植物染料的相关文献由234位作者贡献,包括吕丽华、吴坚、崔永珠等。
天然植物染料—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5697篇
占比:99.95%
总计:185786篇
天然植物染料
-研究学者
- 吕丽华
- 吴坚
- 崔永珠
- 叶方
- 杨江源
- 王春刚
- 陶建平
- 蔡映杰
- 于颖
- 刘少云
- 吴济宏
- 姜会钰
- 张新斌
- 林经伟
- 毛乐意
- 缪斌
- 董鹏
- 钱光强
- 何兰
- 傅红平
- 刘普
- 刘洋
- 刘艳庆
- 卢宗元
- 卫志鹏
- 周彬
- 姚国琦
- 姜文
- 尹卫平
- 张呈瑞
- 张弛
- 张林龙
- 张焜
- 张荣沧
- 徐操林
- 徐海燕
- 於琴
- 曹坳程
- 曹红梅
- 朱亚伟
- 李春
- 涂根华
- 潘春宇
- 牛兰岚
- 牛雅琪
- 王延虎
- 王栋
- 王秋霞
- 王越平
- 祝一鸣
-
-
-
李佳茜;
祁忆青
-
-
摘要:
以苏木为原料,纯水为溶剂,提取液吸光度值为指标,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技术探究苏木色素提取工艺,为其后续在木材染色中的研究应用提供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对比分析了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超声功率4个自变量对于苏木色素吸光度值的影响。以此为基础,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苏木色素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苏木色素提取的较佳工艺为提取温度70°C,料液比1∶50,提取时间50 min,超声功率为300 W,在此条件下,提取液在539 nm处的吸光度为3.725。苏木色素稳定性试验表明:苏木色素在酸性条件、常温避光条件下保存较为稳定,碱性及高温条件下易被氧化,光照会导致提取液褪色,pH值会影响提取液紫外-可见光谱,且伴随色光的变化。
-
-
-
张宗娟
-
-
摘要:
彝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彝绣是彝族人民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先辈文化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国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将彝绣与天然植物染料结合,从彝绣的颜色、用料、染色等方面展开论述,是一次民族文化与化学的对话.
-
-
本刊编辑部;
马丽美;
秦改梅;
雨天漫步(摄影);
大山(摄影)
-
-
摘要:
一年多前,我去山西省图书馆查阅资料,路过一楼展厅,就此邂逅了一场名为"终朝采蓝"的草木染作品展览,机缘巧合下结识了草木染技艺传承者马丽美,有幸触碰到一个关于草木染的多彩世界。草木染,也称植物染,是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面料染色的技术,它陪伴人类走过了几千年,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自然属性和工匠精神,保留着设计与手工的灵魂,可惜自一百多年前被西方化学染料替代后,在中国逐渐沉寂。
-
-
-
郭荣辉;
陈美梅
-
-
摘要:
合成染料虽色泽鲜艳,耐洗和耐晒牢度好,可大批量生产,但其对环境的污染问题也不容忽视.天然植物染料无毒害、与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兼备趣味性和艺术性等优点使得其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阐述了天然植物染料的分类和提取方法,以及天然植物染料在纺织和其他领域的应用,分析了天然植物染料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与相对应的解决办法等.
-
-
-
-
-
高胜传;
王磊磊;
王东
- 《第三届全国检验检测检疫学术报告会》
| 2015年
-
摘要:
文章对国内外使用不同植物染料的纺织面料进行了梳理、收集,对其安全性进行了抽样检测,参照最新标准GJB18401--2010《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对其pH值、甲醛含量、重金属离子含量进行了检测评定.经检测,大部分天然植物染料纺织品符合纺织品安全控制指标,天然植物染料仍存在一些潜在安全风险.
-
-
缪斌
- 《“佶龙杯”2010年江苏印染学会年会》
| 2010年
-
摘要:
采用阳离子CATIOTEC MRC对珍珠纤维毛巾进行改性,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染色,植物染料浓度为:10%,通过改变阳离子CATIOTEC MRC用量,改性温度,氢氧化钠的用量,及染色温度,媒染剂用量优化改性及染色工艺.表明:阳离子改性剂CATIOTEC MRC:5%,NaOH:5g/l,浴比:1:20,改性温度:80°C,时间:30’;植物染料浓度:10%,染色温度:70°C,时间:30',媒染剂:2%,浴比:1:25。
-
-
-
吕丽华;
吴坚
- 《2005“汽巴精化杯”第二届全国中青年染整工作者论坛》
| 2005年
-
摘要:
本文通过极差、方差及单因素分析,优化出棉织物改性的最优工艺,并通过对织物含氮量的测定及红外光谱分析表征了改性剂与纤维素纤维织物发生了反应.通过对天然植物染料姜黄、大黄用于改性纤维素纤维织物的染色指标及牢度的测试,得出纤维素纤维织物经化学改性后,天然植物染料姜黄的染色性能大大提高.
-
-
-
董鹏;
李春;
郑奥柯
- 《“科成杯”浙江省纺织印染助剂行业第28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由于天然染料的生产无污染,一般可自然降解,大部分无毒性,有利于环保,而且具有独特的天然色调,重新被人们关注,其应用的行业越来越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对自身健康和保健等方面的关注意识越来越强烈,同时,出于对环境保护的需要,开发天然资源更加迫切.随着科技的发展,对天然染料提取技术更加多样化,利用基因工程可望得到性能好、产量高的天然染料,将其作为合成染料的部分替代或补充是很有价值的.因此,加快采用生物技术开发天然染料新来源,研究新的染色方法和媒染剂提高其色牢度,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从而使得天然染料将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
-
陈迅
- 《2011年第十一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
| 2011年
-
摘要:
化学染料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天然植物染不但有保健的功效并且选材天然,运用自然的方式进行印染,在诠释绿色纺织品的同时,更好地保护了环境.rn 天然植物染料在我国早在周朝就有了记载。经过几千年的认识及实践,人类对植物染的应用娴熟而广泛。但随着科技、经济的发展,合成的化学染料似乎更适合大机器生产的现代化生产,大大提高了印染的质量与速度;传统的天然植物染色逐渐退出人们是视野。但是,化学染料在工业生产的过程中队环境带来的严重的污染是相当大的。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以及在全球倡导绿色环保的大潮下,天然植物染再次进入人们的生活。rn 目前,天然植物染料更多的还是应用于天然纤维染色中,例如普通、丝光羊毛、羊绒、棉、麻丝绒交织等面料上,而这种面料比起各种合成纤维在价格上就高出许多,因此也决定了天然植物染色纺织品目前的档次定在了高端产品上。现在市场中能见到的各类高档真丝制品、内衣、家纺产品等都已经用到天然植物染色。也因植物染色的健康无毒性,对于免疫力低的婴幼儿来说,用植物染色是健康的首选。现今社会注重环保理念,天然植物染色的市场需求也逐渐被扩大。天然植物染色由于其染料为天然色素且无公害,同时很多植物染料种的植物被证明有药用或保健功效,因而其染色织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综上所述,天然植物染色因其天然取材与工艺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用,以及避免了合成化学染料和化学助剂对环境的污染,对环保有着重要意义。
-
-
-
柯贵珍;
于伟东
- 《第7届功能性纺织品及纳米技术研讨会》
| 2007年
-
摘要:
用黄连提取液对棉布,丝绸以及毛织物进行染色,对黄连染色后织物的抗紫外性能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织物经黄连染色后有较好的防紫外特性.染色过程中使用的媒染剂对紫外线的透过率影响较小,而Vc酸和没食子酸对织物的预处理可进一步提高紫外线吸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