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的相关文献在2007年到2022年内共计145篇,主要集中在皮肤病学与性病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4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30370篇;相关期刊100种,包括中华养生保健、医疗装备、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等;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的相关文献由340位作者贡献,包括李彩霞、杨洁、罗艳丽等。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30370篇
占比:99.52%
总计:30515篇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
-研究学者
- 李彩霞
- 杨洁
- 罗艳丽
- 钟美华
- 万喜英
- 任宏飞
- 冯少兰
- 刘常清
- 刘静
- 司延晨
- 尹秀丹
- 张全兴
- 张秀俊
- 徐萍
- 曹文娟
- 曾凡娟
- 李军
- 李晓玲
- 李静
- 杨华
- 杨小玲
- 梁艳
- 沈洪
- 王小红
- 莫贝霞
- 袁小荣
- 贾雯
- 郑敏琪
- 金志迎
- 韦月兰
- Klara Dewita Stanzia
- 丁娜
- 丁金梅
- 丘陵
- 乔朝辉
- 于娜沙
- 于小璇
- 于跃
- 付兰兰
- 付桂莉
- 任凌燕
- 任金梅
- 傅荣华
- 兰晓鸥
- 兰茂林
- 兰茂林2
- 冉颖
- 冯倩
- 冯哲
- 冯娟
-
-
陈玲菲;
章莉
-
-
摘要:
寒冷性多形红斑在春冬季好发,多发生于面、耳、四肢末端等暴露部位,皮损呈水肿性紫红斑、丘疹,有瘙痒、肿胀、疼痛。中小学生为该病的好发人群,严重影响生活和学习。我院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中药熏蒸治疗中小学生寒冷性多形红斑,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对象与分组2018年1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寒冷性多形红斑患者60例,男19例,女41例;年龄6~18岁,平均(11.2±3.3)岁;病程3~14天,平均(7.6±3.4)天;均表现为面、耳、手足指、掌、背水肿性丘疹及中央有水疱的水肿性紫红斑,皮损伴有不同程度瘙痒、肿胀、疼痛,但无破溃。
-
-
杨旺华;
戴锐
-
-
摘要: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2月在江西省临川区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72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远红外线治疗仪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6个月,比较两组第1次透析血流量、治疗6个月时透析血流量、治疗3个月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第1次透析血流量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6个月时透析血流量均大于第1次透析血流量,且试验组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时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治疗仪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可改善血液透析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动静脉内瘘血流,减少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发生。
-
-
商福民;
王化秀
-
-
摘要:
目的 观察窄普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商品名:喜辽妥)治疗老年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70例老年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给予NB-UVB光疗联合喜辽妥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独NB-UVB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度指数(PASI)评分。结果 治疗前,对照组PASI评分为(11.89±1.36)分、治疗组PASI评分为(12.07±1.39)分;治疗后,对照组PASI评分为(5.06±2.21)分、治疗组PASI评分为(3.71±2.09)分。治疗前,两组P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PASI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70、15.57,P<0.05);治疗组PAS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63,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5.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85,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的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8,P<0.05)。结论 NB-UVB联合喜辽妥治疗老年寻常型银屑病临床效果好,副作用少。
-
-
胡兰廷;
梁秀宇;
孙彤;
孟维维;
兰晓鸥
-
-
摘要:
目的分析局限性慢性湿疹患者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的效果、不良反应。方法80例局限性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症状积分(0.42±0.11)分低于对照组的(1.06±0.2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FN-γ、IL-2水平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IFN-γ(47.63±6.46)pg/ml、IL-2(44.51±7.49)pg/ml高于对照组的(40.38±6.21)、(34.58±6.64)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IL-4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患者的IL-4(31.23±5.14)pg/ml低于对照组的(36.24±5.22)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与他克莫司软膏联合治疗局限性慢性湿疹疗效较好,可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机体炎症指标,利于患者康复。
-
-
林珠豆;
周勇;
林丽萍
-
-
摘要:
目的探讨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部位产生不良反应的作用。方法以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的经过阿扎胞苷注射且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共64例,依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予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贴敷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连续干预7 d,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给药部位红斑、瘙痒、硬结、水疱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比较患者瘀斑大小、疼痛程度、依从性、周换药所需时间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的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给药部位的红斑、瘙痒的不良发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瘀斑大小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给药部位疼痛程度为无痛的例数高于对照组,中度疼痛例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周换药所需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对护理的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软聚硅酮泡沫敷料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对预防阿扎胞苷皮下注射部位的不良反应有积极作用,能有效缓解患者皮下出血的并发症,能改善患者依从性,提高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有临床推广意义。
-
-
黄菊礼;
杨红菊;
曹毓
-
-
摘要: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常规护理对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血流量、血管内径的影响,以期为临床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通市海门区中医院收治的78例糖尿病肾病进行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与B组,各39例。A组患者采用局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治疗,B组患者采用中药熏洗+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涂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治疗期间均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皮下血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治疗前与治疗2、4、8周后内瘘血流量、静脉血管内径、内瘘硬结面积,以及治疗期间内瘘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B组患者皮下血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与治疗前比,治疗2、4、8周后两组患者内瘘血流量均显著增快,且B组显著快于A组,静脉血管内径均显著增大,B组显著大于A组,而内瘘硬结面积均显著缩小,B组显著小于A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同时联合护理干预,可缩短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内瘘疼痛与血肿消失时间,增加内瘘血流量,扩大静脉血管内径,同时缩小内瘘硬结面积,安全性良好。
-
-
姚鑫儿;
任凌燕;
王霄一;
杨勇;
施占琴
-
-
摘要:
目的 探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和马铃薯薄片外敷在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血液透析患者中自体动静脉内瘘出现皮下血肿、瘀斑和局部肿胀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27)和试验组(n=28),对照组采用马铃薯薄片外敷,试验组采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比较两组患者局部症状和内瘘功能在4周后能有效恢复的比例,并比较两组患者中有效患者达到有效的最快时间.结果 治疗4周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有效患者平均缓解时间为(13.50±3.60)d,对照组为(16.50±3.50)d,试验组患者达到有效的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和马铃薯薄片外敷在治疗自体动静脉内瘘皮下血肿的疗效均确切,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较马铃薯薄片起效更快,应用更为方便,更适合临床应用.
-
-
丁金梅
-
-
摘要:
目的 观察枸地氯雷他定治疗基础上单用地奈德乳膏或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2月至2020年6月108例特应性皮炎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接受地奈德乳膏治疗,早晚各1次,晚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4.4~8.8)mg;治疗组56例应用地奈德乳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早晚各1次,晚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4.4~8.8)mg.比较两组效果.结果 治疗组治疗1、2个月后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64%,高于对照组82.69%(P<0.05);治疗组治疗2个月后经表皮水分丢失量低于对照组,角质层含水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枸地氯雷他定基础上应用地奈德乳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儿童特应性皮炎可加快症状改善,提升疗效,有效改善患儿皮肤屏障功能,值得推广.
-
-
高丽娟
-
-
摘要:
目的 观察剥脱性唇炎患者使用他克莫司软膏与多磺酸粘多糖乳膏联合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某医院皮肤科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70例剥脱性唇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应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观察组35例应用0.1%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并随访2个月,统计复发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4%(P0.05);随访2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34.29%,与对照组的42.86% 相当(P>0.05).结论 对于剥脱性唇炎患者,给予他克莫司软膏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效果满意,用药安全.
-
-
王攀;
郑源泉;
卢静静;
付桂莉
-
-
摘要:
目的:评价2%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治疗中低风险婴儿血管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我院门诊中低风险婴儿浅表性血管瘤患儿,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给予2%卡替洛尔滴眼液联合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外用治疗,对照组给予2%卡替洛尔滴眼液外用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2016年12月至2020年11月共纳入218例患儿,其中试验组113例,对照组105例.试验组在治疗后1、3、6个月治疗后有效率分别为18.58%、55.75%、76.11%;对照组分别为18.10%、52.38%、72.38%.两组治疗后第1、3、6个月的有效率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不良反应为湿疹和溃疡,治疗后6个月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77%,低于对照组9.52%(P<0.05).结论:多磺酸粘多糖乳膏不影响2%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中低风险婴儿浅表性血管瘤的临床疗效,但可减低湿疹和溃疡的发生率.
-
-
周冰
- 《吉林省第七届科学技术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奥沙利铂是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在病人使用过程中,发现静脉输入后(48h内)静脉炎的发生率高达58.我科自2008年开始对化疗病人预防性使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局部涂擦,有效地防治了奥沙利铂所致静脉炎,多磺酸粘多糖乳膏通过作用于血液凝固和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而具有抗血栓形成,阻止局部炎症的发展和加速血肿的吸收,达到抗炎、止痛,从而降低静脉炎的发生。广泛用于浅表性静脉炎、静脉曲张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血肿等,抑制疤痕的形成和软化疤痕。临床单纯应用多磺酸粘多糖乳膏直接涂擦血管防治静脉炎有一定成效。
-
-
-
-
-
- 裕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11.01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多糖贮积症生物标记物及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艾杜糖酸‑(1‑O‑4)‑N‑磺基胺基葡萄糖苷,艾杜糖酸‑(1‑O‑4)‑N,6‑二磺基胺基葡萄糖苷,4,5‑不饱和葡萄糖酸‑(1‑O‑3)‑6‑磺基‑N‑乙酰胺基半乳糖苷,4,5‑不饱和葡萄糖酸‑(1‑O‑4)‑N‑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不饱和葡萄糖酸‑(1‑O‑3)‑N‑磺基胺基葡萄糖苷。本发明根据粘多糖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粘多糖贮积症的发病机理分析,认识到尿液中特定的二糖单元可作为粘多糖贮积症筛查的生物标志物,并成功用于粘多糖贮积症的筛查和粘多糖贮积症I型,II型和IVA型的区分。
-
-
-
-
-
- 裕菁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9-09
-
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粘多糖贮积症生物标记物及应用。所述生物标志物包括:艾杜糖酸‑(1‑O‑4)‑N‑磺基胺基葡萄糖苷,艾杜糖酸‑(1‑O‑4)‑N,6‑二磺基胺基葡萄糖苷,4,5‑不饱和葡萄糖酸‑(1‑O‑3)‑6‑磺基‑N‑乙酰胺基半乳糖苷,4,5‑不饱和葡萄糖酸‑(1‑O‑4)‑N‑乙酰胺基葡萄糖苷,4,5‑不饱和葡萄糖酸‑(1‑O‑3)‑N‑磺基胺基葡萄糖苷。本发明根据粘多糖化合物的基本结构及粘多糖贮积症的发病机理分析,认识到尿液中特定的二糖单元可作为粘多糖贮积症筛查的生物标志物,并成功用于粘多糖贮积症的筛查和粘多糖贮积症I型,II型和IVA型的区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