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法
SD法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24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林业、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45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94956篇;相关期刊153种,包括现代园艺、西北林学院学报、安徽农业科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健康人居环境国际研讨会 · 2018场所营造活动周分论坛(PRE-EVENT)暨2018新建筑秋季论坛等;SD法的相关文献由611位作者贡献,包括肖晴、王建伟、黄启堂等。
SD法—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94956篇
占比:99.74%
总计:95203篇
SD法
-研究学者
- 肖晴
- 王建伟
- 黄启堂
- 刘仁义
- 刘群阅
- 戴慧
- 王小丹
- 王标
- 王瑶
- 章俊华
- 郑艺鸿
- 马爱玲
- 余萌
- 冯志国
- 周勤
- 唐礼勇
- 姜海涛
- 孙延光
- 宋天明
- 庄惟敏
- 张嘉丽
- 曹晓强
- 李娜
- 李早
- 李渊
- 李石桥
- 杨帅
- 杨璐
- 杨立新
- 林毅伟
- 牛水源
- 王增涛
- 王寿铭
- 王帅
- 王忠驰
- 王昭雨
- 王晓蕾
- 王有正
- 王路遥
- 程军
- 纪凯婷
- 罗明春
- 薛狂
- 赵璐
- 郭俊华
- 郭卫宏
- 郭悦青
- 郭雯雯
- 闫庆洋
- 闫红伟
-
-
熊子越;
吴玉萍;
秦明涛;
吴庆书
-
-
摘要:
以海口人民公园水体边界空间中6个具有代表性的景观空间单元为研究对象,借助SD法分析游人对公园内水体边界空间的内心感受及偏好。通过现场进行深度访谈和填写问卷相结合的调查与因子分析,得到3个影响游人对水体边界空间感受评价的主要因子,分别是使用因子、氛围因子和场景因子。结果表明,廊桥区的得分最高,主入口区的得分最低。可见,在进行水体边界景观的设计过程中,除了要保证景观的美观程度,还应注重游人的使用体验感受以及内心世界氛围的营造,把控使用、感知与观赏三者之间的平衡,使景观与人的关系更加和谐。
-
-
卫博;
姜峰
-
-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商业建筑的需求也越发重视。本文以西安市金莎国际购物广场为研究对象,运用SD法对商城的使用空间进行感知评价研究,并且通过对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研究使用者对设定的各评价指标的心理感受,依据感受差异和评价结果,探讨商城使用空间的优缺点,为商城发展提出合理意见,也为同类商业建筑设计提供参考价值。
-
-
杨乔森;
张云
-
-
摘要:
该文以昆明市昙华寺公园为研究对象,运用SD法(语义分析法)从使用者感知角度对公园景观质量进行评价,并通过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城市公园景观质量的关键因子。研究发现,昙华寺公园的整体景观质量较好,其中景观可达性、保洁质量、管护状况和植物层次感评价较好,景观趣味性和视野宽广度稍有欠缺。结合昙华寺公园现状提出管理建议:(1)维持高质量的管护水平;(2)选择适宜场地布置景观趣味性设施;(3)保护和利用特有的历史文化特色。昙华寺公园景观质量评价可为昆明市城市公园景观提升建设提供可参考的依据,相关经验也可为其他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的良性发展提供思路。
-
-
吴烨凡;
熊瑛
-
-
摘要:
SD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查尔斯·埃杰顿·奥斯古德于1957年提出的一种心理实验方法,在建筑学领域中用于将人们对空间的心理感受进行量化。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枢纽,主要服务于乡镇及农村居民。笔者通过SD法对通城县关刀镇和沙堆镇两个卫生院的三个空间进行调查,将搜集到的数据分别整理,形成SD折线图。利用SPSS分析法对总体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发现20个因子可降维成4个公因子,按照特征值贡献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环境因子、心理因子、行为因子、空间因子。笔者对各个空间的公因子得分进行对比分析,并提出相关优化策略,为未来的乡镇卫生院建设提供了参考。
-
-
袁中文
-
-
摘要:
潜山市处于撤县立市的发展重要机遇期,但城市街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因此重塑街道活力,提升步行体验势在必行。本文结合SD法与IPA方法的分析思想,从空间要素、绿化及设施要素、业态要素与活动要素4个方面设置了15组形容词对,来测定行人对街道在各评价因子方面的满意度以及重要性,发现潜山市5条街道在空间、绿化设施等方面各有不足,并以南岳路一段为例,结合客体指标筛选出重点要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改造策略。
-
-
唐子豪;
刘琮晓
-
-
摘要:
文章以华南理工大学五山校区和中山大学南校区作为对比研究对象,基于SD法设计校园室外空间构成要素的调查问卷,利用SPSS软件对校园室外空间氛围感进行量化研究。研究表明,营造校园室外空间氛围的实体要素排序为:绿化配置、道路遮荫度、道路通畅度等。营造校园室外空间氛围的虚体要素排序为:空间特色、空间舒适度、空间通透度等。营造校园室外空间氛围的人文要素排序为:景观美感度、历史文化氛围等。从使用者心理的角度认知并分析校园室外空间氛围的重要构成要素,总结历史校园可持续更新的策略。
-
-
罗映舜;
沈守云;
詹文
-
-
摘要:
以张谷英村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采用SD法并结合眼动分析法对张谷英村文化景观进行体验评价与综合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张谷英村文化景观的整体体验评价处于中等水平。眼动数据分析、注视热点分析、SD因子分析突出表明张谷英村中园林绿化景观建设效果表现不佳,以及乡村绿地区与田园农业区是后期建设需关注的重点。综合评价结果为后续张谷英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更新与发展传承提供了科学建议,也为乡村文化景观的综合评价提供了新视角。
-
-
刘礼;
肖晴;
吴伟东;
杨林;
窦玲玲
-
-
摘要:
本文借助心理实验的SD法,通过数据收集整理,将被测试者对安徽科技学院龙湖校区图书馆内部公共空间环境的客观评价进行定量分析,评价现阶段被测试者对图书馆内部公共空间环境是否满足其学习工作的需要。针对被测试者对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的综合评价,提出合理的建议和解决方案,旨在提升图书馆内部环境的空间品质,以更好地服务于使用者。同时期望为高校图书馆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和改造提供参考。
-
-
贺为才;
马俊君
-
-
摘要: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精神追求的更加重视,旅游成为大多数人静心的首选方式,随之而来的乡村民宿建设也掀起了一股热潮。本文基于SD法以皖南黟县乡村民宿公共空间为调查研究对象,制定相应的调查问卷测定使用者的体验感受,定量分析测评结果,研究使用者对民宿外部公共空间环境感受的差异性,运用因子分析法总结归纳影响空间评价的共性因素,提出空间环境品质、空间环境文化、空间环境感知三方面设计提升建议,以期为皖南乡村民宿外部公共空间的设计提供一些借鉴。
-
-
王宇鈜;
吴正旺
-
-
摘要:
绿化是影响街巷体验的重要因素,以溜江村20个街巷空间为研究对象,采用语意差异法(SD法)对街巷绿化环境进行了评价,基于评价结果确定了影响体验的关键因素,其结果表明:绿化率较高的街巷其整体评价优于低绿化率街巷;街巷绿视率对环境氛围和心理感受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街巷绿视率与SD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正向线性相关;植物配置和分布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街巷环境质量,复合型植物配置效果优于单一型植物配置,植物双侧均衡布置效果优于单侧布置。
-
-
-
-
-
-
-
-
陈璐瑶;
谭少华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街道的活力是城市的魅力体现,也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以人为本的民生问题.本文将借助心理学领域研究空间感知的SD法来对街区活力进行评价,选取洛阳市为案例城市,老城区中的四个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得到街区活力的评价因子,运用SD法作为工具刻画出使用者对街区的印象以及活力的要素,结合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对评价因子进行满意度评价,再通过整合评价因子进一步细化得到街道活力因子,通过使用者的二次评价来探索评价因子与活力因子之间的关联,最终找出了影响街区活力的强相关活力因子,希望可以借助街道活力的评价体系为规划师以及决策者在进行相关决策或者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
-
陈璐瑶;
谭少华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街道的活力是城市的魅力体现,也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以人为本的民生问题.本文将借助心理学领域研究空间感知的SD法来对街区活力进行评价,选取洛阳市为案例城市,老城区中的四个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得到街区活力的评价因子,运用SD法作为工具刻画出使用者对街区的印象以及活力的要素,结合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对评价因子进行满意度评价,再通过整合评价因子进一步细化得到街道活力因子,通过使用者的二次评价来探索评价因子与活力因子之间的关联,最终找出了影响街区活力的强相关活力因子,希望可以借助街道活力的评价体系为规划师以及决策者在进行相关决策或者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
-
陈璐瑶;
谭少华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街道的活力是城市的魅力体现,也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以人为本的民生问题.本文将借助心理学领域研究空间感知的SD法来对街区活力进行评价,选取洛阳市为案例城市,老城区中的四个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得到街区活力的评价因子,运用SD法作为工具刻画出使用者对街区的印象以及活力的要素,结合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对评价因子进行满意度评价,再通过整合评价因子进一步细化得到街道活力因子,通过使用者的二次评价来探索评价因子与活力因子之间的关联,最终找出了影响街区活力的强相关活力因子,希望可以借助街道活力的评价体系为规划师以及决策者在进行相关决策或者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
-
-
陈璐瑶;
谭少华
- 《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2017年
-
摘要:
街道的活力是城市的魅力体现,也是当前城市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以人为本的民生问题.本文将借助心理学领域研究空间感知的SD法来对街区活力进行评价,选取洛阳市为案例城市,老城区中的四个街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综述得到街区活力的评价因子,运用SD法作为工具刻画出使用者对街区的印象以及活力的要素,结合调查问卷的方式来对评价因子进行满意度评价,再通过整合评价因子进一步细化得到街道活力因子,通过使用者的二次评价来探索评价因子与活力因子之间的关联,最终找出了影响街区活力的强相关活力因子,希望可以借助街道活力的评价体系为规划师以及决策者在进行相关决策或者规划方案的制定提供客观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