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群众自治
基层群众自治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33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人口学、中国共产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2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586篇;相关期刊182种,包括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领导决策信息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本土化的探索、对接京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论坛等;基层群众自治的相关文献由321位作者贡献,包括刘东杰、潘鸿雁、肖立辉等。
基层群众自治
-研究学者
- 刘东杰
- 潘鸿雁
- 肖立辉
- 郭永力
- 冯雅静
- 刘三山
- 刘明君
- 卢福营
- 周小华
- 唐鸣
- 张竞
- 本刊编辑部
- 李刚
- 李善来
- 李强彬
- 杜学峰
- 杨垚
- 杨新
- 樊佩佩
- 汪仕凯
- 王剑锋
- 王怡孜
- 王维国
- 王雷
- 石东坡
- 祁中山
- 詹成付
- 谢晶莹
- 赵建新
- 郭鹏
- 陈立媛
- 韩晓倩
- 魏悠然
- 丁国杰1
- 丁颖
- 中共上海市长宁区委组织部组织科
- 中共绵阳市委党校课题组
- 代慧
- 任华奇
- 任文启
- 任杨文
- 任白雪
- 何佳恒
- 佳菊
- 侯志武
- 俎邵静
- 全永波
- 冯亮
- 冯洪勤
- 刘东风
-
-
雷芬
-
-
摘要: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以实现基层民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在实现人民民主、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彰显出独特的制度优势。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实施过程也面临诸多困境。因此,要着力探析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完善路径,以经济建设为依托,以文化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为重要支撑,齐头并进推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
-
-
廖芳芳
-
-
摘要: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在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基层社会治理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以湖南省衡东县兴东社区创新基层群众自治实证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研究,来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构建。
-
-
樊佩佩
-
-
摘要:
研究问题:社区分化与公共性转型的复杂性及新的生长点2020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超过60%,“十四五”期间更高水平的城镇化进程将继续引导人口向城市集聚。根据2021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我国现有人户分离人口共49 276万人,流动人口共37 582万人;与2010年相比,人户分离人口增长了88.52%,流动人口增长了69.73%。这说明近十年来流动人口规模增速迅猛,人户分离程度不断加剧,高流动迁徙态势已然成型。
-
-
李强彬;
马丹妮
-
-
摘要:
“行政”与“自治”是我国乡村治理中的一对基本关系。在行政力量与自治力量之间的关系中,无论认为“自治已死”,还是主张“找回自治”,都彰显出“行政”与“自治”之间的结构性紧张与运作之困,尤其体现在国家力量与乡土社会力量的此消彼长、纵向行政与横向自治之间的不协调、公共理性与个体选择的不一致之中。以协商系统的观点来看,“行政”与“自治”并非不可兼得的二元对立关系,行政力量与自治力量都是基层治理中的关键要素。在一个平等包容、要素依赖、科学分工的基层协商系统中,可以将“行政”与“自治”视为协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创造有效衔接与互动的基层治理共同体关系、营造良好的协商环境、明确二者之间的边界并保障其独立性与功能特性,可以促进协商治理的有效实现,进而为推进“行政”与“自治”的共进提供一种新的路径。
-
-
-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浙江省宁波市围绕“健全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发挥居民群众在基层事务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积极探索基层民主建设实现形式,“村民说事”制度和“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在全国推广,产生了深远影响。
-
-
范佳富
-
-
摘要:
“芡实卖不出去如何解决?”“原材料运不进来怎么办?”今年春夏之交,疫情愈加严重,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车桥镇卢滩村接到群众诉求后,通过“现场座谈+远程协商”的方式,及时高效解决问题。
-
-
许珊
-
-
摘要:
乡村基层群众自治作为乡村治理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纽带。笔者坚持问题导向,分析了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基层群众自治实践所面临的困境,为进一步回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找准解决基层群众自治问题的突破途径,找到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相配合的基层治理方式。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要继续完善政党嵌入,平衡自治性与行政化以及拓展乡村基层民主协商等乡村振兴视域下基层群众自治的路径。
-
-
-
-
摘要:
临汾市是山西省下辖地级市,省域副中心城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辖1个市辖区、1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面积202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48.15万人.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精神,结合山西省正在开展的“三零”(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单位创建工作,临汾市在党建引领下,坚持自治为基,完善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城乡社区协商是基层群众自治的生动实践,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实现形式。加强城乡社区协商,有利于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社区和谐;有利于找到群众需求的最大公约数,促进基层民主健康发展;有利于汇聚力量,推动各项政策落实。
-
-
吴晓林;
谢伊云
-
-
摘要: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党建引领是当前推动群众自治制度效能转化的关键.从基层角度来看,治理效能体现在组织体系建构、居民参与提高、回应力提升三个维度.研究显示,党建引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效能转化遵循了"强组织的低成本撬动"机制:其一,党建引领进入小区,缩小基层群众自治的单元,降低了群众自治的规模成本;其二,党组织运用意识形态和纪律约束,发挥党员兼具组织成员与居民双重身份的优势,撬动社区社会建设,降低了群众自治的组织成本.强组织的低成本撬动机制符合"成本效益原则",能够有效克服社区规模大、动员难的困境,降低集体行动的成本,是制度效能转化的理性选择.但是,这种机制还要在实践中接受"组织扩张"和"有效激励"的挑战.党组织帮助社会积累条件,将社会力量撬动起来、将基层自治意识激发出来,是未来一段时期的重要工作.
-
-
潘鸿雁
- 《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本土化的探索》
| 2010年
-
摘要:
制度建设和基层群众自治的实践活动是相辅相成,有机地统一于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中.本文以上海市"三会制度"为例,分析和探讨了基层群众自治实践与制度建设的创新.评议会制度、协调会制度、听证会制度三会制度是上海市在探索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建设的实践中,逐渐形成与完善的,它有效地解决了居民区内的许多棘手的现实问题,是上海市社区基层民主实践的一种创造,极大地丰富了全国基层群众的自治实践.
-
-
雷慧冉
- 《对接京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论坛》
| 2018年
-
摘要:
自从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30多年以来,中国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文章将针对京津冀地区农村基层自治制度和农村基层群众自治性组织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做出全面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农村基层自治建设经过30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而作为农村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的村委会是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发展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及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败。当前,应时刻清醒地认识到农村基层群众自治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和难点,找出症结,对症下药,积极加强基层干部队伍组织建设,积极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新时代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
-
-
-
-
-
-
-
-
- 张海燕
- 公开公告日期:2022-07-19
-
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层群众文化宣扬用扬声器,属于文化传播装置技术领域。其主要针对现有装置不便于维修的问题,提出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安装板、固定板与扬声器本体,安装板与固定板铰接,扬声器本体底面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穿设在安装板上的连接槽内,安装板内穿设的连接组件包括横杆、锁紧块与锁紧弹簧,锁紧块一端与锁紧弹簧连接,锁紧块另一端穿设在卡槽内,卡槽开设在连接板上,锁紧块底面设置有固定柱,固定柱位于挤压块一侧,挤压块设置在横杆上;通过连接板、锁紧块、锁紧弹簧、固定杆、横杆与挤压块的设置,使得装置可快速拆装,维修更加方便;通过安装板、固定板、连接杆、螺杆与移动杆的设置,使得装置可方便的进行角度调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