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城乡协调

城乡协调

城乡协调的相关文献在1982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篇,主要集中在农业经济、经济计划与管理、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6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3421篇;相关期刊191种,包括行政与法、理论前沿、生产力研究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5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全国中等城市道路运输管理工作第20次研讨会、第四届中国国际数字城市建设技术研讨会等;城乡协调的相关文献由337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久文、曾国平、薛龙义等。

城乡协调—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6 占比:1.73%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10%

专利文献>

论文:13421 占比:98.17%

总计:13671篇

城乡协调—发文趋势图

城乡协调

-研究学者

  • 孙久文
  • 曾国平
  • 薛龙义
  • 邓毅
  • 闫二旺
  • 靳飞飞
  • 马井彪
  • 佟光霁
  • 刘战平
  • 刘毅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东华
    • 摘要: 近年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美丽宜居、生态平衡的发展方向。"十四五"规划提出了乡村振兴、城乡协调的战略目标,针对农村环境建设提出了相关目标规划。农村环境治理主要针对农村土地污染、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其中水资源污染防治是农村治理工作的重点。农村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是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为达到建设美丽乡村、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的目的,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已是迫在眉睫。目前,乡村水资源治理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是如何处理生活污水并发挥其剩余价值。
    • 张永霞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方向与新原则。文章以我国农村生态休闲产业发展历程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农村生态休闲产业对城乡发展的意义和作用,阐述了当前我国农村生态休闲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途径与措施,供从业人员参考。
    • 郭婷; 周天弘
    • 摘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任务,是我国进入新时代后有效解决“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现。协同推进乡村振兴和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解决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间矛盾的主要途径。课题组从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出发,阐述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分析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讨城乡一体化视角下我国乡村振兴发展的路径选择。
    • 张红凤; 程鹏
    • 摘要: 城乡协调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正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2008—2019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选用耦合协调度模型、PVAR模型、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方法实证分析城乡协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结果显示:各省份的耦合协调度都存在明显的改善,且大部分省份正朝着高水平磨合阶段前进;耦合协调度在空间上呈现东中西依次递减的态势;城乡协调有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高质量发展又反向支撑城乡协调水平。针对目前发展状况及实证结果,提出强化地方领导的农村贫困治理能力和统筹城乡发展的能力,加大农村地区政策支持力度和人力资本培育力度,因地制宜,加强中西部地区核心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 郑有贵
    • 摘要: 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致力于促进现代化的全面协调发展,把全面性与重点性统一起来,既推进重点,又着力解决现代化进程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从人的现代化发展出发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在产业体系现代化演进中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在构建独立的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进程中夯实农业基础,在发展虚拟经济时发挥其服务作用夯实实体经济根基,在城镇化进程中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在循环累积因果效应固化区域发展不平衡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了促进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的路径。动态地破解中国式现代化演进中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在全面协调发展中拓宽发展空间,在加强薄弱领域中增强发展后劲,是中国成为韧性强的经济体、经济长期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相互促进的重要因素,是中国应对国际环境复杂变化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的支点和优势。
    • 张璐菲; 王鼎
    • 摘要: 以长三角地区26个地市为研究对象,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评价指标,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出长三角26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在此基础上,利用全局Moran's I指数、局部莫兰散点图对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东西部地区城乡协调发展分布不均衡,但是空间集聚特征整体上稳定在较高的水平;各地级市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差异明显,HH型、LL型和LH型城市分别集中在长三角的东部、西部和中部,HL型的城市主要为南京和杭州,并且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水平在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性在逐渐减小.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就推动长三角地区城乡协调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 杨育智; 李卫祥
    • 摘要: 社区教育是我国大教育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2010年11月,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对劳动者的素质能力和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产业结构的调整对新理念、新技术、新工艺的需求更加迫切,社会治理的创新对公共服务、基层治理、城乡协调、村民自治提出新要求,这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明确了目标和方向。
    • 卢阳春; 高晓慧; 刘敏
    • 摘要: “要素—结构—功能”是城乡发展系统的重要认知维度,城乡协调发展具有三维度驱动力和正向或负向反馈的耦合效应.基于对城乡发展系统三维度耦合协调识别和实现机制的探讨,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Moran'Ⅰ指数等方法,以四川省2012~2017年市(州)级面板数据为例,实证研究城乡发展系统耦合协调的多维度效率漏损及时序变化和空间集聚特征等.研究表明:近年来四川省城乡协调发展水平总体呈缓慢增长态势,但不同地区城乡发展系统耦合协调在不同时期存在不同层面的单维度或多维度效率漏损;全省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优化布局特征愈加明显,但城乡发展耦合协调的空间关联性逐渐减弱,地区间由于区位条件、资源禀赋差异等导致的区域和城乡间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
    • 金晟男; 耿献辉
    • 摘要: 采用2009—2018年的城乡相关数据,从生产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等3个角度设计城乡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我国除台湾、香港、澳门、西藏自治区之外的30个省(市、区)城乡协调度的动态演化过程.结果显示,虽然全国整体城乡发展水平不高,各省(区、市)间城乡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有差异,但是2009—2018年间城乡协调度均呈现出稳步上升的状态,表明城乡间差异在减小.其中,城市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产发展、人民生活方面,乡村发展最大的优势是生态环境.最后根据城乡发展的现状,为政策制定者提出建议.
    • 吴江
    • 摘要: 建设美丽中国,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布局的重大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目标。江苏自然禀赋优越、生态特质鲜明,现代都市和古镇园林交相辉映,城乡协调、人文荟萃,自古就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江苏发展,亲自擘画了“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的宏伟蓝图,赋予了建设美丽江苏的重大使命。省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明确要求,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打造美丽中国现实样板,在率先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上走在前列,为新时期推动美丽江苏建设指明方向。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