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混凝土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34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水路运输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0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1966720篇;相关期刊118种,包括中国新技术新产品、陕西建筑、城市建筑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第五届全国建筑结构技术交流会暨首届全国青年结构工程师论坛、第二届全国建筑防灾技术交流会、2013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技术交流会等;型钢混凝土结构的相关文献由771位作者贡献,包括杨勇、薛建阳、赵鸿铁等。
型钢混凝土结构—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966720篇
占比:99.99%
总计:1966996篇
型钢混凝土结构
-研究学者
- 杨勇
- 薛建阳
- 赵鸿铁
- 郑山锁
- 曾磊
- 郭子雄
- 付常伟
- 王彦宏
- 邓国专
- 李红
- 白国良
- 聂建国
- 傅传国
- 杜福祥
- 许成祥
- 车顺利
- 高峰
- 倪宗英
- 刘宇峰
- 刘文超
- 厉天数
- 吕营
- 周鑫
- 周鹏洋
- 孔令坤
- 宋玉卿
- 左权胜
- 张克胜
- 张超
- 李磊
- 李跃辉
- 杨王辉
- 林艺勇
- 沃海燕
- 熊学玉
- 王中学
- 王建刚
- 王成
- 王瑞
- 王英
- 王达
- 纪进立
- 胡庆康
- 袁筑宇
- 袁鹏举
- 许崇浩
- 谢炜
- 赵新华
- 郑文忠
- 霍喜伟
-
-
王建刚;
张清;
李智军;
刘媛莹;
张心玥;
梅源
-
-
摘要:
精密电子厂房加工生产高精密电子元件时,不仅需提供极高的洁净度,还需满足恒温、恒湿、恒压及微震动的生产环境。针对装配式精密电子厂房结构工程要求,将厂房结构设计分为核心区和支持区,通过结构缝将2个模块分开,形成独立的结构单元。同时,充分利用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特点,优化结构体系设计,首次应用于国内电子工业厂房的设计中,并对工程应用中的构件连接设计进行系统研究。
-
-
许崇浩;
郑文忠;
胡明亮;
王英
-
-
摘要:
感应加热破碎型钢混凝土(SRC)时,型钢直接被电磁感应加热,混凝土依靠型钢热传导被加热,型钢与混凝土之间产生温度差和变形差,为实现型钢与混凝土之间的分离提供可能。开展了6根无混凝土保护层和8根有混凝土保护层型钢混凝土试件的感应加热分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试件内型钢的温升曲线趋势基本相同,即型钢温度在450°C以下时,型钢升温较快,约为30°C/min~50°C/min;当型钢温度在450°C~700°C时,型钢温升变慢,约为20°C/min~30°C/min;当型钢温度达到700°C后,型钢温升平缓。当型钢温度不高于700°C时,随着型钢温度的升高,型钢与混凝土之间温度差及膨胀差基本呈线性增加。型钢与混凝土的膨胀差主要与型钢腹板高度相关,当型钢腹板高度为300 mm,膨胀差不小于1.80 mm时,可方便型钢与其所辖混凝土的分离;当型钢腹板高度为400 mm,膨胀差不小于2.12 mm时,可方便型钢与其所辖混凝土的分离。
-
-
刘洋洋;
冯建飞;
朱虎;
颜勤琴;
吴仰琦;
张东辉
-
-
摘要:
通过结合北京市昌平区某办公楼项目中应用新型可调节钢筋连接器实例,对钢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前的深化设计流程、施工技术、质量控制重点难点进行研究分析,阐述新型可调节钢筋连接器连接方式、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要点,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施工组织和施工管理,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解决目前钢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施工中存在的技术难题和缺陷,达到提高钢结构-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效率、保证施工质量目的,为今后同类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意义。
-
-
顾仲鹏;
孙泽慷;
张逸豪
-
-
摘要:
随着建筑领域持续发展,各种新型结构的出现使得工程建设逐渐复杂化。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存在较多的梁柱节点,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不仅需要施工人员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还应将BIM技术应用其中,以满足实际质量要求。基于此,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深入探讨BIM技术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的应用,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充分发挥出BIM技术的作用,使型钢混凝土结构具备良好性能。
-
-
尹斌斌;
杨建平;
高辉;
张胜圣;
王富红;
龚小芹;
田亚勇;
陈昆
-
-
摘要:
结合某项目型钢柱与混凝土组合结构的施工特点,利用BIM技术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进行三维建模,优化节点施工做法,进行模拟安装与碰撞检测,达到改进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施工工艺、优化节点做法、节约材料、降低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度的目标,有效地保证了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并通过三维可视化交底,确保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的落地、实施.
-
-
黄树军
-
-
摘要:
本文针对福建省漳州台商投资区龙江片区棚户区改造工程项目地下室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结合钢结构专业分包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梁柱节点处钢筋连接进行深化设计,钢柱吊装精准定位和固定制定有效方案,以及型钢梁柱节点牛腿处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施工技术的探讨。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地下室型钢混凝土机构梁柱节点处钢筋连接施工技术的研究;钢柱吊装精准定位及固定施工技术;型钢梁柱节点牛腿处混凝土浇筑密实度施工技术的研究。
-
-
田永刚;
罗瑞鹏;
徐航;
赵美冉
-
-
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为满足建筑生产的需要和质量控制,对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措施,从而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发展,从而满足新时代建筑生产的需要.在钢混组合结构的建筑中包括3种结构:纯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混凝土结构.正是这三种组合促进了工程的完整性,能够使复杂的、烦琐的空间结构得到清晰的表达,并且在梁柱、梁板和板柱接头等节点处更能体现出来工程的复杂性.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部分是施工过程中的关键部分,如在进行一些结构转换的时候,施工难度非常大,各个阶段的任务相对比较复杂,从而需要高要求、高标准来进行施工;并且在进行焊接和吊装过程中技术水平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很大.所以在施工前要保证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员充足,还要保证采用合理的技术促进各个阶段任务顺利完成,从而促进建筑竣工的质量完善并且符合设计要求以及客户需要.
-
-
刘星然
-
-
摘要:
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较为广泛,如在大型体育场馆项目中的应用.基于此,本文将简单分析型钢混凝土结构特征及应用要点,并结合某大型体育场馆项目实例,深入探讨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具体应用,以供相关业内人士参考.
-
-
裴涛
-
-
摘要:
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迅速,城市用地紧张,高层建筑层出不穷,为了提高建筑结构安全性,减轻结构自重,型钢混凝土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大跨度、高层或超高层建筑以及部分工业厂房中。首先介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特点,然后对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结构类型、计算方法、结构选型和布置进行分析,并对型钢混凝土的应用做了简单的介绍。
-
-
-
吴荫强
- 《第二届全国BIM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信息化是建筑产业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作为建筑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必将极大地促进建筑领域生产方式的变革,对于特殊结构、复杂节点的应用优势更加明显.莲塘口岸旅检大楼型钢混凝土结构中采用BIM模拟技术,能有效提高深化设计深度、识别危险源和质量控制难点,提高复杂施工方案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于BIM技术在类似结构复杂节点的深化设计、节点连接、安装施工等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对其他项目在全过程管理中大规模推广BIM技术得到了促进和加强.
-
-
-
-
王维;
韩晓冬;
牛增聪;
刘洪延
- 《湖南省土木建筑学会施工专业学术委员会2018年学术年会暨学术交流会》
| 2018年
-
摘要:
安阳市职工文化体育中心为型钢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共5层,内部分布大跨大空间,型钢混凝土柱的数量较少,吨位大,分布较为特殊,核心型钢的吊装对施工的可行性、安全性、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通过对几种不同施工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确定了较为经济的型钢一次吊装的方案,并采用BIM等先进技术,对该方案的工艺流程进行了梳理,并重点对吊装路线,吊装安全性等施工保证措施进行了校核,使安阳职工文体中心施工得以顺利进行.
-
-
孟卓
- 《第七届中国中西部地区土木建筑学术年会》
| 2017年
-
摘要:
型钢混凝土结构施工时,利用BIM技术平台对钢结构BIM模型与钢筋BIM模型优化整合,进行可视化虚拟施工.通过模型模拟预判碰撞位置,对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进行三维模型展示.结合节点部位的型钢构造,优化排布节点部位粱、柱钢筋的排布方式.通过模型模拟方案对比,为钢筋的精准下料及钢筋与型钢的连接方式提供依据.
-
-
Cai Xinjiang;
蔡新江;
Gong Muhua;
巩牧华;
Lu Rong;
卢荣;
Tian Shizhu;
田石柱
- 《中国钢结构协会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第15次学术会议》
| 2015年
-
摘要:
针对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承载力低、轴压比限值低、节点薄弱和抗震性能不理想等特点,将异形柱分别与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相结合,基于OpenSees建立三层两跨平面实腹式异形柱中框架模型,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和滞回性能分析,通过改变轴压比参数,获得结构骨架曲线和滞回曲线,进一步分析其承载力、延性和耗能等相关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同钢筋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相比,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和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承载力和延性均有提高;随着轴压比增大,两种异形柱框架的弹性刚度基本不变,但荷载-顶点位移曲线下降段越陡而导致延性降低;同样配筋率下,钢管混凝土异形柱框架的承载力和延性均高于型钢混凝土异形柱框架,并且可以提高施工速度;相关研究成果可为科研和工程设计提供研究参考.
-
-
曹源
- 《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我国型钢混凝土(SRC)结构行业标准主要有《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和《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本文从梁正截面承载力、柱正截面承载能力及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3个方面对两本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并为实际工程应用的选择提供了建议.将梁正截面承载力及柱抗剪承载能力按两种设计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分析,并编程计算与对比了两种方法对应的柱N-M相关曲线.研究表明:YB在梁抗弯承载力上较JGJ保守;在剪跨比较大时YB会高估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两种方法得到的柱N-M相关曲线差别不大.
-
-
曹源
- 《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我国型钢混凝土(SRC)结构行业标准主要有《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和《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本文从梁正截面承载力、柱正截面承载能力及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3个方面对两本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并为实际工程应用的选择提供了建议.将梁正截面承载力及柱抗剪承载能力按两种设计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分析,并编程计算与对比了两种方法对应的柱N-M相关曲线.研究表明:YB在梁抗弯承载力上较JGJ保守;在剪跨比较大时YB会高估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两种方法得到的柱N-M相关曲线差别不大.
-
-
曹源
- 《第十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我国型钢混凝土(SRC)结构行业标准主要有《组合结构设计规范》(JGJ)和《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本文从梁正截面承载力、柱正截面承载能力及斜截面抗剪承载能力3个方面对两本规范进行对比分析并为实际工程应用的选择提供了建议.将梁正截面承载力及柱抗剪承载能力按两种设计方法的计算结果与试验对比分析,并编程计算与对比了两种方法对应的柱N-M相关曲线.研究表明:YB在梁抗弯承载力上较JGJ保守;在剪跨比较大时YB会高估截面的抗剪承载力;两种方法得到的柱N-M相关曲线差别不大.
-
-
Y.K.Zhang;
张月坤;
Q.W.Wang;
王秋维
- 《第七届结构工程新进展国际论坛》
| 2016年
-
摘要: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型钢混凝土(SRC)梁柱平面节点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数值模拟,将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与平面节点对应的空间中节点有限元模型,研究SRC空间中节点在不同加载路径下的滞回性能、骨架曲线和延性性能.结果表明:与平面加载路径相比,空间加载使节点核心区产生双向耦合效应,从而降低了试件的承载能力;与空间路径2相比,空间路径1使节点内的双向耦合效应更加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