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勘查业
地质勘查业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经济计划与管理、财政、金融、工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3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27081篇;相关期刊58种,包括决策、四川省情、南风窗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2014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青年分会2005年学术年会等;地质勘查业的相关文献由102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希凯、冯志学、孟琪等。
地质勘查业—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7081篇
占比:99.17%
总计:27309篇
地质勘查业
-研究学者
- 王希凯
- 冯志学
- 孟琪
- 崔正严
- 许定久
- 钱丽苏
- 丁家瑞
- 乔志钢
- 乔燕艳
- 从龙
- 任景明
- 侯军亮
- 侯华丽
- 冀归山
- 冯燕爽
- 冯聪
- 刘云忠
- 刘峻铭
- 刘志宏
- 刘恩义
- 刘晓燕
- 刘燕峰
- 刘玉山
- 刘益康
- 刘秀凤
- 叶锦华
- 吴安
- 周文和
- 周进生
- 和文农
- 夏宪民
- 奚先皎
- 孙刚
- 孙君
- 季闪电
- 席恒2
- 张寄丹
- 张延饮
- 张文驹
- 张浩威
- 张阳明
- 晓荣
- 曹发伟
- 曾全红
- 本刊记者
- 朱东晖
- 朱小茅
- 朱耀琪
- 李冰
- 李娟
-
-
王晓辉;
辜小夏
-
-
摘要:
在国际供需市场持续疲软、中美贸易摩擦加剧、新冠肺炎疫情反复背景下,四川地质勘查业面临新的形势,同时也存在矿产资源供需矛盾日趋尖锐、地勘投入不高创新不足、市场同质化竞争明显、新领域拓展困难、人才结构性紧缺等问题挑战,需要客观认识、主动作为,在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地灾防治、产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
季闪电;
魏然;
王飞;
刘峻铭
-
-
摘要:
2017年我国颁布最新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2018年修订了《三次产业划分规定(2012)》中,将矿业分为采矿业和地质勘查业,采矿业划为第二产业,地质勘查业划为第三产业,违背了矿业自身的发展规律,不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不利于我国发展中国家身份的认定,影响我国商业勘查市场的发展和资源保障安全,矿业主管部门简政放权工作无法全面展开;导致矿山企业税费负担过重,阻碍我国矿业与国际接轨,使得我国境外资源勘查、投资项目失败率高,收益率低.对矿业产业划分要遵循行业发展规律,正确划分矿业产业分类已迫在眉睫.
-
-
-
-
摘要:
山西新增外企53家前8月山西省新注册外商投资企业53家;商务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58亿美元,同比增长2.89%;省口径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同比增长54.38%。分产业看,前8月部口径实际利用外资中,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122.5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同比增长141.67%。省口径实际利用外资中,制造业同比增长一成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105.97%,采矿业同比增长102.36%,批发和零售业同比增长近四成,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同比增长52.99倍,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同比增长449.59倍。
-
-
乔燕艳;
曾全红
-
-
摘要:
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行业。四川省统计局一季度服务业相关数据显示,在此次疫情期间,呈上升势的为教育业。
-
-
王希凯
-
-
摘要:
天然存在是自然资源资产区别于其他资产的重要特征.地质勘查是认识矿产资源资产的产业活动.地质勘查业从四个方面来认识矿产资源资产存在,即勘查确认资源量的存在性,进而评估其技术上的可得性、生态环境上的可容性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在对地质勘查产业的需求和供给现状及其失衡情况分析基础上,强调在深化改革中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通过构建适应地质勘查特点的体制和机制,努力提高资源的供给效率,降低供给成本.
-
-
-
-
-
王希凯
-
-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大地质"对地质勘查的需求,在结构上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地质勘查需求与供给存在明显的不平衡.这个不平衡主要矛盾在于供给侧,在于地勘单位.地质勘查供给侧存在严重的不适应,包括体制上的不适应、结构上的不适应、生产要素配置上的不适应和观念上的不适用.建议:(1)深化地勘单位的改革和转型,把质量提上去、成本降下来;(2)政府的宏观管理要给予强有力的支持;(3)地勘单位对自身要有一个正确定位.
-
-
-
-
摘要:
8月15日,商务部外资司负责人介绍了2017年1-7月我国吸收外资情况。2017年1-7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7703家,同比增长1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4854.2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2%。该负责人指出,1-7月吸收外资呈现的主要特点有:
-
-
汪(倚)峰
- 《浙江省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16年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在全球矿业经济形势持续低迷、国内地质勘查工作继续深度调整,地质工作投入持续减少,以及国家对环境保护的力度越来越大,地方政府、社会居民对生态环境文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矿权转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矿山开采、矿权运作、商业地质受到了制约的双重压力下,传统地质工作又一次步入了低谷.目前,省有色局事企混合的体制、专业分块的格局以及资质小而散的现状已经不能适应新常态下地勘队伍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也不能适应当前市场条件下地勘工作的需要。因此,应顺应地质工作向主体多元化、需求多元化、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趋势,加快地质工作结构调整,强化本局矿产地质、基础地质和环境地质的专业优势,建立新常态下地质工作的新格局,以增强本局地质工作的资源保障和综合服务功能。
-
-
孟琪
- 《2015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长期以来,对地质勘查领域的行业政策、产业政策、部门政策的内涵与外延缺乏精准的界定,以致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碎片化"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越位、不到位现象.对此,在改革取向上,行业政策要突出统一性;产业政策要突出多元性;部门政策要突出适应性.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及各个社团、中介组织的参与作用.
-
-
孟琪
- 《2015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长期以来,对地质勘查领域的行业政策、产业政策、部门政策的内涵与外延缺乏精准的界定,以致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碎片化"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越位、不到位现象.对此,在改革取向上,行业政策要突出统一性;产业政策要突出多元性;部门政策要突出适应性.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及各个社团、中介组织的参与作用.
-
-
孟琪
- 《2015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长期以来,对地质勘查领域的行业政策、产业政策、部门政策的内涵与外延缺乏精准的界定,以致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碎片化"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越位、不到位现象.对此,在改革取向上,行业政策要突出统一性;产业政策要突出多元性;部门政策要突出适应性.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及各个社团、中介组织的参与作用.
-
-
孟琪
- 《2015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学术年会》
| 2015年
-
摘要:
长期以来,对地质勘查领域的行业政策、产业政策、部门政策的内涵与外延缺乏精准的界定,以致在政策制定与实施过程中"碎片化"明显,存在一定程度的缺位、越位、不到位现象.对此,在改革取向上,行业政策要突出统一性;产业政策要突出多元性;部门政策要突出适应性.并充分发挥中央、地方行业管理部门及各个社团、中介组织的参与作用.
-
-
夏宪民
- 《2014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我国地勘业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国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行业性改革设计和规划.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各自作用的范畴和力度不同.地勘业已有丰富的改革实践经验,认真总结就能指导改革决策.抓紧落实扶持改革政策,争取更多的改革红利.
-
-
夏宪民
- 《2014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我国地勘业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国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行业性改革设计和规划.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各自作用的范畴和力度不同.地勘业已有丰富的改革实践经验,认真总结就能指导改革决策.抓紧落实扶持改革政策,争取更多的改革红利.
-
-
夏宪民
- 《2014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我国地勘业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国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行业性改革设计和规划.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各自作用的范畴和力度不同.地勘业已有丰富的改革实践经验,认真总结就能指导改革决策.抓紧落实扶持改革政策,争取更多的改革红利.
-
-
夏宪民
- 《2014年地球科学与文化研讨会》
| 2014年
-
摘要:
我国地勘业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在国家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制定行业性改革设计和规划.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各自作用的范畴和力度不同.地勘业已有丰富的改革实践经验,认真总结就能指导改革决策.抓紧落实扶持改革政策,争取更多的改革红利.
-
-
孙君;
白雪华;
马立新
- 《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
| 2007年
-
摘要:
"构建和谐地勘"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和重要任务。构建和谐地勘的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和谐地勘"的内涵,科学发展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和谐地勘"的内涵包括了地勘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地勘单位的内部和谐两方面的内容,前者体现"发展"这一要义,而后者的实现必须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和谐地勘"契合科学发展的内涵。文章围绕所提出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实现地勘经济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地勘单位内部和谐"的观点,对如何构建和谐地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