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水资源量
地下水资源量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21篇、会议论文5篇、专利文献208131篇;相关期刊111种,包括地下水、现代农业科技、现代农业等;
相关会议5种,包括第十二届中国水论坛、河南省地质学会水文地质环境地质专业委员会第九届换届暨学术交流会、黑龙江省水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等;地下水资源量的相关文献由427位作者贡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戴长雷、王政祥等。
地下水资源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08131篇
占比:99.89%
总计:208357篇
地下水资源量
-研究学者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1
- 戴长雷
- 王政祥
- 丁婳婳
- 丁志立
- 丛梅梅
- 代兴兰
- 周淑英
- 孙宝林
- 崔庆萌
- 常玉萍
- 张凤华
- 张晓红
- 张磊
- 张进福
- 徐柳娟
- 李铁男
- 杨瑾
- 段爱国
- 王会磊
- 王伟
- 王思聪
- 王玉明
- 祝岩石
- 穆尼热·赛买提
- 罗党
- 聂青雷
- 苑鹏
- 董韦
- 蒋秀华
- 许海东
- 邹宁
- 郝玉英
- 魏琳
- DAI Changlei
- LI Shanshan
- LI Zhijun
- LI Zhimin
- LIU Zi-chun
- QU Jing
- TAN Guangchao
- WANG Jia-yong
- WEI Yiru
- XU Lei
- ZHAO Ke-feng
- 万晓凌
- 万贵生
- 乔涵
- 于文龙
- 于涛
-
-
刘冬顺
-
-
摘要:
2022年3月22日是第三十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五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今年“世界水日”的宣传主题是“GroundwaterMakingtheInvisibleVisible(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资源)”,水利部确定今年“中国水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这既是新发展阶段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淮河区1956—2016年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239亿m3,占水资源总量的26%。自2014年南水北调工程通水以来,淮河区地下水开采量呈逐步下降趋势。现状地下水供水量为141.18亿m3,占供水总量的23.5%。
-
-
阮永健;
吴秀芹
-
-
摘要: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典型的地下水依赖型生态系统,地下水资源是西北干旱区发展的战略性支撑,实时掌握地下水的动态变化对揭示地下水的变化特征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往基于人工的传统地下水监测研究耗费巨大,难以实现大尺度长时间序列的分析,重力卫星的运用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途径,过往研究尚未对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进行量化评价,为探究近年来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情况,基于GRACE重力卫星和GLDAS数据反演中国西北干旱地区2002—04—2020—09共计200个月的地下水储量变化情况,判断其趋势变化,再计算基于GRACE的地下水干旱指数获取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干旱情况,最后进一步将GGDI与可持续性指数相结合,量化地下水可靠性、回弹性、脆弱性,以此评价近年来中国西北干旱区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结果显示:2002—2020年,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储量大幅度减少,地下水干旱程度加深,地下水平均可靠性为0.495,回弹性0.470,脆弱性为0.404,区域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指数SI为0.28,属于较低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水平。研究揭示了西北干旱区的地下水资源量可持续性时空分布规律及演变趋势,为区域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理论和数据支撑。
-
-
冯杰
-
-
摘要:
襄汾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的临汾市,汾河由北向南于县域中部穿过,汾河以西区域水源地由7处小规模水源地组成。通过对该区域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进而对水源地供水能力进行评价,结果可知:汾河以西有取水井11口,其中取用奥陶系岩溶水的水井7口,取用松散岩类孔隙水的水井4口,设计总供水规模13 752 m^(3)/d,实际供水规模为7 412 m^(3)/d,服务对象为128 006人、5 000头大牲畜、12 000只小牲畜,现状下水源地供水能力可以满足实际需求,属尚有潜力开发区。
-
-
袁冰
-
-
摘要:
武安市跨属邯邢地区百泉泉域、峰峰黑龙洞泉域和涉县东风湖泉域三个岩溶地下水系统,地下水类型分为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岩浆岩裂隙水、第四系孔隙水和变质岩裂隙水。碳酸盐岩岩溶裂隙水是武安市主要开发利用对象,摸清岩溶地下水资源量有助于水资源的持续开发利用。采用排泄量法,收集了武安市境内大量、长系列的地下水位及开采量资料,对武安市岩溶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
-
无
-
-
摘要:
海口市水资源主要来源于由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全市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04.5mm,水资源总量26.43亿m^(3),地表水资源量为19.07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7.56亿m^(3),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904.5mm,多年平均蒸发量为1834mm,降雨量与蒸发量基本持平;人均水资源总量1325m^(3),仅为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64%,是少见的热带沿海缺水城市。海口市长期以来高度重视并深入开展城市节水工作,构建健全的用水节水相关制度、节水管理机构,积极开展节水技术改造升级,极大地提高了城市的供水和用水的效率和效益,且在城市节水工作中不懈努力,于2005年被命名为国家节水型城市,并于2009年、2013年、2017年分别通过了国家节水型城市复检。
-
-
王友年
-
-
摘要:
为论证计算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乔诺地下水库的地下水资源量,在综合分析库区实际及水文地质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均衡法及数值模拟法对目标库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较小;目标库区的腾空与调蓄库容分别为48.59万m^(3)及102.76万m^(3);运用模型计算得出当地下水位埋深等于调蓄下限水位时,在无人工回补及有渗水管工程规模条件下,乔诺地下水库的最大可开采量为906.39万m^(3)/a。该结论对于论证乔诺地下水库工程的可行性及缓解区域水资源短缺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
-
-
摘要:
近期水利部发布了2021年度《中国水资源公报》。2021年,全国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多,大中型水库和湖泊蓄水总体稳定。全国用水总量比2020年有所增加,用水效率进一步提升,用水结构不断优化。2021年,全国水资源总量为29638.2亿m^(3),比多年平均值偏多7.3%。其中,地表水资源量为28310.5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8195.7亿m^(3),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不重复量为1327.7亿m^(3)。
-
-
张国强;
赵生军;
陈龙
-
-
摘要:
青海省茫崖市作为省内最年轻的地级市,自建市以来一直没有集中供水水源。为解决茫崖市生产及生活用水需求,在主要富水区域—阿达滩河和斯巴利克河冲洪积扇开展供水水文地质研究工作,通过断面径流量法和补给量总和法法对拟建水源地的地下水天然资源量进行评价,最终确定研究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21.47×10^(4)m^(3)/d,为后续水源地的建设提供水量依据。
-
-
董韦
-
-
摘要:
辽宁省某石油化工项目区远离城市公共供水管网覆盖区,拟进行年产35万t车用尿素水溶液扩建项目,由于区域内无可利用的地表水源、无外调水源及再生水水源配置,需采用地下水作为项目取水水源。为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进行论证研究,在分析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地下水资源量进行计算,并对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和项目实施后的地下水水位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可知:研究区内95%频率的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21.07万m3/a,项目实施后的取水量为35万m3/a,占地下水可开采量的28.9%,设计开采条件下水源井水位降深为3.63 m,项目取用地下水符合区域水资源配置规划。
-
-
杨燕华;
李晓星;
许海勇;
王鑫
-
-
摘要:
淮河流域人口密度居全国各流域之首,是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最低的地区之一.基于淮河流域水资源公报公布的降水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和水资源总量,分析了淮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特点.研究结果表明,淮河流域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匀.流域覆盖的省际间降水量和水资源总量差异悬殊,水资源总量安徽省占有率最高,湖北省最少.年际间水资源丰枯交替,直接受降雨量变化的影响.年内各月份地表水资源量极不均匀,汛期各月份总量占全年总量的70%以上,枯季水量最小的1或2月份仅占全年总量的2%左右.
-
-
-
WEI Yiru;
尉意茹;
DAI Changlei;
戴长雷;
LI Zhijun;
李治军
- 《黑龙江省水利学会2018年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地下水资源量评价的基础主要分为数据处理和空间区划两个方面,对松嫩平原进行区划分析主要是从空间方面来研究地下水资源量评价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单因素、多因素耦合的分析,辅以ArcGIS10.3绘图软件,指出:(1)以主导因素、综合性和适当考虑行政区划为原则,以国家相关规定、地表水分水岭、地下水水文地质条件为依据进行区划分析.(2)加入地表水与地下水进行耦合分析,可在了解水系特点的基础上,与区域内多个地下水亚系统综合联系,最终制定出适合松嫩平原地下水资源量的评价体系.(3)进行行政、地表水、地下水三因素耦合分析,可对时间、空间上资源分配不均程度加以了解,更好的进行水资源的调度.
-
-
覃琳;
莫淑红
- 《第十二届中国水论坛》
| 2014年
-
摘要:
对文安县工业新区现有地表水和地下水可供水水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工业新区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5.96万m3且地表水资源年内分配不均匀,年际变化大,不便于开发利用;多年平均浅层地下水资源量为407万m3(矿化度≤2g/L)但属于咸水或薄层淡水,不能满足用水水质要求;深层地下水补给量为573万m3/a,且水质良好,可满足工业新区442万m3/a的用水需求.
-
-
-
魏昌利;
张恒;
汪宇;
翟胜强
- 《2005年全国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学术研讨会》
| 2005年
-
摘要:
川南岩溶石山地区地处长江上游地带,区域内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广大岩溶山区地表严重干旱缺水,而地下水资源开发程度却不高.针对这种缺水制约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本文从地质环境、地下水资源等几方面,对四川省碳酸盐岩主要分布区川南地区岩溶水开发利用条件进行分析,阐明了该地区地貌地势条件优越,蓄水、储水构造多样,岩溶地下水系统丰富,可有效开采地下水资源量大,地下水水质优良,表明川南地区岩溶水资源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