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用水效率

用水效率

用水效率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797篇,主要集中在水利工程、农业工程、建筑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87篇、会议论文98篇、专利文献105676篇;相关期刊322种,包括地下水、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黑龙江水利科技等; 相关会议66种,包括2015年治淮论坛暨淮河研究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中国水利学会2014学术年会、中国水利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等;用水效率的相关文献由1310位作者贡献,包括王浩、宋序彤、张云峰等。

用水效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87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98 占比:0.09%

专利文献>

论文:105676 占比:99.26%

总计:106461篇

用水效率—发文趋势图

用水效率

-研究学者

  • 王浩
  • 宋序彤
  • 张云峰
  • 张帆
  • 王树鹏
  • 董增川
  • 赵勇
  • 赵晶
  • 陈莹
  • 刘昌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宁瑶; 刘雅莉; 杜剑卿; 杨雅茜; 王艳芬
    • 摘要: 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带,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的重大战略需求。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水资源配置不甚合理等问题,阻碍了流域整体的可持续发展。以黄河流域上、中、下游9个省份作为研究对象,引入目标间均衡度这一新的评估方法,通过分析上中下游在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状况、发展路径、对黄河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工农业用水效率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了基于水资源优化利用的协同发展策略。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15年间,黄河九省的可持续发展指数都有了显著提高,在不考虑各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均衡度时,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显著优于上游地区,考虑均衡度后则未发现显著差异;(2)忽略均衡度对评估结果带来的偏差也体现在省级层面上,如宁夏和山西在不考虑均衡度时都被认为取得了良好的发展,但实际上两者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少部分目标上,和环境保护相关的部分目标反而出现了退步,这说明不考虑均衡度可能会高估可持续发展目标达成度;(3)黄河流域上中下游均有对黄河水资源较为依赖的省份,这些省份间工农业用水量和用水效率等存在较大差异,总体来看,上游地区用水效率较低,中下游地区用水效率较高;(4)取水量与17个可持续发展目标间的关系在上中下游有所差异,在上游地区取水量同多数目标无关或呈负相关关系,说明限制上游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因素不是水资源,而在中下游地区取水量的增加则能够促进一些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相关的目标。可以通过加强上、中、下游间的合作,优化产业结构和水资源配置,提高流域整体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促进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最终实现全流域的可持续发展。
    • 许丽娟
    • 摘要: 受配套设施落后、缺乏节水意识、节水技术落后等因素影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比较低,对农业现代化发展造成极大阻碍,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迫在眉睫。本文围绕影响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主要因素,从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推广应用节水技术、科学调整作物结构、提高群众节水意识、建立节水灌溉制度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几点应对策略。
    • 计利刚
    • 摘要: 文章较为全面地介绍了灌溉用水系数测算的实施过程,及实施过程中选择农田水利工程灌区并设置田块样点、测定田块的面积及含水率等土壤基本物理参数等关键环节的操作要点。然后,以某农田水利工程项目为例,将灌溉用水系数测算法与首尾测算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从而得出灌溉用水系数测算法在测算精确度上具有明显优势的结论。
    • 朱佳佳; 蒋瑞波
    • 摘要: 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深入分析长三角地区2011~2017年水资源利用效率,数据样本包括长三角地区省级数据以及杭州市、宁波市、金华市、合肥市、芜湖市、马鞍山市、苏州市、常州市、南通市等9个样本城市数据。结果表明:长三角地区省市之间效率差异明显,上海市总体水平最高,安徽省较低,江苏省、浙江省居中;长三角地区总体污水处理效率较低。通过对长三角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分析,为长三角地区提高用水效率提供建议。
    • 蒋海
    • 摘要: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模式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性,然而农业水资源的匮乏问题严重阻碍这一农业发展任务的完成。因此,我们需要充分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发展节水农业,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文章从节水灌溉农业的基本属性和概念出发,具体阐述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现实意义,深入分析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点明当前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水资源应用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缓解我国农业用水压力的具体措施,为我国新时期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 唐明; 周涵杰; 许文涛; 陈莹
    • 摘要: “万元GDP用水量”是国内外现行的衡量用水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但是该指标在反映区域用水结构和产业用水效率的不均衡性上存在不足;区域GDP的快速增长会掩盖部分低效用水对象。通过“生活、生态、生产”以及“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用水结构的分析,基于“生产用水结构”构建了新的区域用水效率综合评价测度——“万元GDP综合用水量”。以2019年全国省级区划用水为例,运用指标相关性、“K-均值”聚类、系统聚类以及集合相似度分析等方法,对“新测度”的有效性与合理性进行了分析与验证;发现“新测度”在综合反映区域用水效率上存在优势,能够更好地识别低效用水对象,找出重点节水区域或领域。应用“新测度”,中国用水效率的空间分异特征(2019年度)显示:京津、贵州及黄河下游省份等资源型或工程型缺水地区的用水效率较高;新疆、西藏及北方经济欠发达省份的区域用水效率较低,节水潜力很大;上海、江苏、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以及安徽、湖南、江西等中部省份的农业用水效率偏低,比其他同类省份有着更大的节水空间。“新测度”可以作为现行“万元GDP用水量”的替代指标,提升低效用水对象的识别水平与改造力度。
    • 查建平; 蔡威熙
    • 摘要: 提高用水效率是缓解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重要举措。同时考虑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双重压力,运用非期望超效率SBM模型测度沿黄九省(区)用水效率,运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从时间序列来看,沿黄九省(区)用水效率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空间差异来看,沿黄九省(区)总体呈现上游低下游高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水资源利用结构、城镇化水平和废水治理水平对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直接效应;政策倾斜、产业结构、工业污染治理水平和科技投入对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间接效应。基于此,提出以下建议:建立节水机制,发展节水技术;合理引导沿黄九省(区)城镇化建设;建立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和保护的协同发展机制。
    • 匡佳丽; 唐德善
    • 摘要: 为科学评估长江中游地区的用水效率,从综合、工业、农业、生活和生态用水5个方面遴选出13个评价指标,构建基于MCW-灰色TOPSIS的用水效率评价模型,采用G1法、熵权法和变异系数法交叉融合的混合交叉赋权法求得指标权重,将TOPSIS法与灰色关联度分析相结合评价2015-2019年长江中游地区3省用水效率情况,并从5个方面分析长江中游地区3省用水效率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用水效率在时间序列上呈现较稳定上升的趋势,在空间序列上,湖南、湖北两省在评价期内的用水效率较高,江西省用水效率偏低,且3个省份在5个方面的相对贴近度表现差异很大,通过分析其原因揭示了长江中游地区存在的主要用水问题,可为区域用水效率研究及节水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 邵汉华; 罗俊; 王瑶
    • 摘要: 基于2008—2018年黄河流域4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水资源相关面板数据,文章运用三阶段DEA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核密度估计和Markov链等方法,分析黄河流域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时空分异特性及其动态演进过程。结果发现:城市化水平和产业升级对效率值影响显著,剔除环境变量之后,纯技术效率成为影响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主要方面,且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地理条件等多种因素影响;水资源利用效率在空间上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在集聚程度上表现为波动下降态势,效率较高的城市对周边城市具有辐射带动作用;随着时间变化,效率值逐步减小,城市间效率差异呈扩大趋势,向中低效率转变的可能性增大。
    • 张瑞茹
    • 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有关水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尽管我国土地资源较为辽阔,但是人均分布量相对较少,很多区域的水资源分布量无法满足日常需求,加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得国民的生活质量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正因如此,文章就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加以分析,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这样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能够降低外界因素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发展也会产生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