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RS时间
QRS时间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18年内共计6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9篇、专利文献56446篇;相关期刊21种,包括护士进修杂志、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海南医学等;
QRS时间的相关文献由140位作者贡献,包括卢喜烈、吕志军、国卫民等。
QRS时间—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56446篇
占比:99.88%
总计:56515篇
QRS时间
-研究学者
- 卢喜烈
- 吕志军
- 国卫民
- 张娟
- 李慧
- 耿学军
- 胡伟国
- 陈万春
- 丁伟
- 丁松
- 乔平
- 于小林
- 何方田1
- 何昕
- 何萍桂
- 俞晓珍
- 倪小平
- 倪红林
- 傅如南
- 冯应君
- 冯玉霞
- 刘仁光
- 刘卓梅
- 刘增长
- 刘学波
- 刘宇琳
- 刘金榜
- 包卫方
- 卢耀军
- 吴婉春
- 吴方斌
- 吴爽
- 周秀英
- 周长宏
- 唐建平
- 夏玲
- 姚兴荣
- 孙凯
- 孙志文
- 宋灼华
- 宋琦
- 岳砚芳
- 康虹
- 张伟平
- 张兆奎
- 张凌志1
- 张喜
- 张国强
- 张昀昀
- 张涌
-
-
李恒;
郭宁;
张胜高
-
-
摘要:
目的:研究心电图QRS时间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心电图QRS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QRS时间≥110ms,对照组QRS时间<110ms,出院时同步测量两组患者心功能、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血清N-末端脑肽钠前体水平,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结果:急性肺水肿、心律失常、休克发生率观察组分别为37.8%,28.9%和8.9%,高于对照组的11.1%,11.1%和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观察组为13.3%,高于对照组的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功能Ⅰ级、Ⅱ级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多为Ⅲ级Ⅳ级,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VEF观察组为(41.5±7.2)%,低于对照组的(52.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N-末端脑肽钠前体观察组为3.3±0.5n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8±0.6n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电图QRS时间与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相关,心电图QRS时间延长预示患者的病情更严重.
-
-
-
-
-
-
-
-
冯应君;
李华义
-
-
摘要:
例1 患者男性,32 岁.因反复心悸4 个月余入院.体检:T 36.1°C,P 70 次/ min,R 20 次/ min ,BP110 / 60mmHg.患者心悸发作时的12导联同步记录的心电图(图1)示P波不能分辨,R-R 间期相等,QRS时间0.14s,频率190 次/ min,心电轴240°,Ⅰ、Ⅱ、Ⅲ、aVF 呈rS 型,V1~V2 呈qR 型,V3~V6 呈rS 型,食管心电图(非同步)见P 波与QRS 波群呈1∶1 关系,R-P间期>P-R间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