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回顾分析

回顾分析

回顾分析的相关文献在1984年到2022年内共计1574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53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177043篇;相关期刊618种,包括中西医结合研究、浙江临床医学、浙江创伤外科等; 相关会议19种,包括2013《中国工业经济》青年作者学术研讨会暨新经济环境下工业经济改革与发展论坛、第九届全军急诊医学学术会议、第23届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等;回顾分析的相关文献由3515位作者贡献,包括代显会、侯明晓、冯代群等。

回顾分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53 占比:0.87%

会议论文>

论文:2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77043 占比:99.12%

总计:178617篇

回顾分析—发文趋势图

回顾分析

-研究学者

  • 代显会
  • 侯明晓
  • 冯代群
  • 孙江泰
  • 张仁福
  • 张宁
  • 张宝芬
  • 金伟
  • 陈阳
  • 高雪梅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卉; 彭文丽
    • 摘要: 目的:评价骨髓细胞学检查在贫血病因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954例初次诊断为贫血待查患者的骨髓穿刺标本并行骨髓细胞学检查结果。结果:1954例骨髓穿刺标本,感染性贫血17份、描述性诊断骨髓象259份。1678份为淋巴组织和造血疾病:急性白血病463份、缺铁性贫血284份、多发性骨髓瘤314份、巨幼红细胞性贫血206份、再生障碍性贫血181份、溶血性贫血6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18份、慢性粒细胞白血病106份;两个四年间病例数呈增加趋势,并且急性白血病病例数明显增加,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明显减少。结论:骨髓细胞学检查可以有效确定贫血病因,有利于各类贫血的针对性治疗;两个4年间比较结果提示急性白血病病例数增加最为显著,故而临床上对于诱发因素、防治手段应予以格外重视。
    • 柳玉晓; 宋美云; 王乐华; 冯晗; 纪甜
    • 摘要: 目的:分析南疆地区某基层县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的疾病构成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南疆地区于田县人民医院口腔科2013年11月-2020年10月住院患者病历共1067份,统计住院患者的基本资料,按疾病名称和类型进行归类,分析其构成和发病原因,并探讨疾病的治疗转归。结果:1067例住院患者,男女比例50.89:49.11,维吾尔族占98.5%,汉族占1.2%,蒙古族占0.3%。共统计得到疾病名称82个,其中占前五位的依次是间隙感染、软组织损伤、颌下淋巴结炎、颌骨骨折及颈淋巴结核。1067例患者归类得到8个主要疾病病种名称,按数量排序分别为颌面部感染、损伤、肿瘤、牙槽外科疾病、面神经疾病、唇腭裂、唾液腺疾病及口腔黏膜病。各主要病种占全部病例的86.32%,其他疾病占13.68%。前十五位主要疾病总治愈加好转率为95.92%。结论:南疆地区基层医院口腔颌面外科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有自身的特点,应有针对性地采取疾病防治措施。
    • 罗斌; 李贤富; 曹璐; 郭飞; 谢力; 许鹏; 阳华东
    • 摘要: 目的分析阐述Synergy加速器输出剂量测量的理论基础及具体方法,通过3年的吸收剂量测量结果对其稳定性和影响因素进行回顾分析。方法首先按照IAEA TRS-277的要求测量Synergy加速器每周的输出剂量,再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141例周检的测量结果进行分析并找出其中的异常点。结果常用标称能量6 MV的周检结果单样本K-S检验P>0.05,即符合正态分布要求。异常点重新标定后的P值显著增加,标定前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数据达到了相关国标及AAPM TG-142中稳定性和剂量偏差≤±3%的标准,与IAEA-277中剂量偏差<2%的要求较为贴近。结论我院配备的Synergy加速器输出剂量稳定,周检结果呈正态分布,能够满足临床治疗的基本要求。
    • 孙国玲
    • 摘要: 目的探究急性心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急性心梗死患者院前急救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院前急救患者中有56例抢救成功(93.3%),4例因现场心脏骤停死亡(6.7%)。结论科学合理的利用院前急救知识,正确的对患者做出评估,立即现场急救、转运与监护,采取护理等措施,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成功率,改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胡学渝; 刘军; 杨广华; 钟淑萍; 吴莉; 刘淑芸
    • 摘要: 针对品牌影响力低、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医院以“一线一标、五化步骤、两化标准”为路径,以文件管理为体现痕迹管理的抓手,同时以信息化手段作为辅助,历时8年,建立了评审管理常态化模式。该管理模式助力医院等级从二甲晋级到三甲,外部影响力持续提升,在2018年和2019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医院总体名次呈上升趋势,同时在本地区区县级医院中保持领先。该管理模式能帮助管理水平和管理队伍相对薄弱的医院实现管理水平持续改进和提升,提供了建立评审常态的工作路径,有一定推广价值。
    • 唐萍; 王华; 任发亮
    • 摘要: 目的 探讨儿童多发性固定性药疹(fixed drug eruption,FDE)的发病情况、临床特征、治疗情况。方法 收集2014年01月至2021年1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皮肤科诊断的14例泛发性固定性药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共14例多发性FDE患儿,其中8例可明确的致敏药物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或抗生素类(磺胺类和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口唇眼睑为最容易累及的部位(共9例)。也可只发生于手足和四肢皮肤(1例)。仅2例患儿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结论 多发性FDE在儿童中非常少见,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抗生素是最常见的致敏药物,多无需系统使用激素,且预后大多较好。临床需提高对该病的认知以避免多次复发。
    • 周小琴; 黄景涛
    • 摘要: 广西因其独特的地貌和优越的文化资源而受到画家的青睐。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以来,广西内外各地的画家纷纷从桂林山水中汲取灵感。本文将对已发表的有关广西山水画的文献进行综述。本研究旨在揭示当代广西山水画家在描绘地方地域特色时所采取的笔墨程式和重点描绘对象。
    • 闵晶晶; 陈琪; 王小同
    • 摘要: 目的:探讨成人抗sulfatide抗体阳性的吉兰-巴雷综合征(GBS)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方法:收集2020年2月至2021年12月间在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的3例抗sulfatide抗体阳性GBS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和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例患者中,男2例,年龄分别为84岁、66岁,女1例,年龄为26岁。1例发病前10余天有食管恶性肿瘤术后继发重症感染病史,1例发病前1周有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方面1例表现为进行性双下肢麻木无力,2例表现为四肢急性进行性四肢麻木无力,其中1例患者合并呼吸困难故予以气管插管。电生理结果示:3例均有四肢的运动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和波幅降低,双下肢明显,以感觉神经的轴索损伤为主。3例患者腰穿均提示蛋白细胞分离,脑脊液抗sulfatide抗体均阳性,头颅磁共振平扫均未见明显异常。治疗上2例患者经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明显好转,1例患者家属拒绝免疫治疗,经积极抗感染后成功拔管脱机,但肢体功能仍有明显障碍。结论:成人抗sulfatide抗体阳性的GBS四肢感觉运动都可受累,感觉障碍更为明显,电生理以感觉轴索损害为主,免疫治疗有一定疗效,整体预后良好。
    • 王新萍; 高垚
    • 摘要: 目的对楚雄州姚安县医院2011至2021年10年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不良反应形成分析报告,以促不良反应监测机制的完善并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楚雄州姚安县医院2011至2021年上报到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从不良反应类型、患者性别年龄、发生不良反应的药物给药途径、药物剂型、药物种类、不良反应累及器官系统、发生不良反应的转归情况、不良反应上报人员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楚雄州姚安县医院2011~2021年共上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442例不良反应。其中严重不良反应112例(25.43%),新的不良反应65例(14.71%)。女性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看,以儿童及老人发生率较高,儿童(0~10岁)上报93例(21.04%),老人(>60岁)上报共89例(20.14%)。给药途径以静脉注射居多,共385例(87.10%)。药物剂型以注射给药的注射剂及粉针剂居多,共412例(93.21%)。上报最多的药物类别为抗感染药242例(54.75%),其次是中药制剂66例(14.93%)。累及器官系统主要是皮肤及其附件,共322例(64.79%)。大多数(438例,99.1%)不良反应经处理后可以痊愈或好转。参与不良反应上报的人员主要是护士。结论应进一步加强合理用药监管及不良反应上报监督,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
    • 饶春梅; 杨银玲; 吴淑卿; 朱海华
    • 摘要: 目的分析厦门市某综合性三甲医院不同类型跌倒患者的特征,为该地区在院患者跌倒预防的护理程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医院不良事件信息系统及电子病历系统,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之间的161例院内跌倒事件,通过影响跌倒发生的因素及跌倒的表现特征、伤害程度等进行相关的对比及分析。结果住院期间发生跌倒的患者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时间段发生跌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不同年龄段跌倒后的伤害程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跌倒多发生在中老年合并基础疾病的患者中,夜间如厕时发生率最高。低年龄段患者跌倒时多伴有乏力,高年龄段患者跌倒时多伴有晕厥,且年龄越大,跌倒时的伤害越严重,住院时间越长。因此应加强此类患者及家属的宣教,同时加强夜班护士对于此类患者的关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